《境界》獨立出品【新發現】
文/臨風
《呂氏春秋》中有一段非常淒美傳神的故事,說到春秋時代善於彈琴的俞伯牙,遇到一位懂得欣賞琴藝的知音鍾子期,二人相見恨晚。他們相約次年中秋到鍾子期的家鄉集賢村再會。沒想到子期猝然去世,滿懷期待的伯牙來到集賢村,遽然聽到這個噩耗,恍如晴天霹雷,匆匆趕到墓地,要給地下的鍾子期彈琴。
伯牙邊哭邊彈,鄉下人不懂,還以為他在墓地取樂,紛紛走避。伯牙傷心欲絕,彈罷割斷琴弦,舉起瑤琴,往拜石上一摔,高聲哭唱:“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麵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知音難求,伯牙從此絕琴。
無獨有偶,這個故事有個現代版,不過結局遠沒有《呂氏春秋》故事那麽淒慘。
我們究竟錯過了多少重要的東西?
喬舒亞·貝爾(hight light)是國際著名的小提琴家。貝爾1993年獲得格萊美獎,2007年榮獲音樂界殊榮費什爾大獎(Avery Fisher Prize)。他多次登上時尚雜誌,並曾被評為“全國50大最俊美的人”之一。如果你想去紐約林肯中心,或波士頓交響樂廳聆聽貝爾的演奏,至少得花費數百美元,而且往往一票難求。
這樣一位有成就的音樂家,2007年接受《華盛頓郵報》邀請,在美國首府華盛頓的地鐵站朗方廣場(Enfant Plaza)的入口演奏。專欄記者尤金·溫加滕(Gene Weingarten)邀請貝爾與他合作,打算作個“實驗”,看看世界頂尖小提琴手的琴聲在交通要道能否引起注意。
1月12日早上八點不到,貝爾拿著自己那把心愛的世界名琴(1713年製造,將近4百萬美元的斯特拉迪瓦裏琴),頭上戴著棒球帽,身著牛仔褲,裝作街頭藝人,演奏起巴赫和舒伯特等人的古典名曲。溫加藤埋伏在一旁錄影和采訪過路客。
這個地段是華府知識分子和中產階級匯集之地。在他演奏的43分鍾期間,熙來攘往的過客超過一千多位,結果隻有7位路人停下來駐足觀賞。其中隻有一位女士認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貝爾。事後,貝爾發現,琴盒裏一共收到$32.17 的施舍!
溫加藤事後寫了一篇非常動人的報道,因這篇報道他拿到了普利策獎。該文讓人們意識到,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太快,要不是無暇欣賞真正的美,就是缺乏審美觀,以為在這種地方表演的都是潦倒的藝人,不值得浪費時間。
一個讀者說,這個故事讓他想到佛羅倫薩的一首歌,針對美國遊客:“嗨,哥們,慢下來、慢下來;白癡們,慢下來、慢下來!”我們連欣賞偉大的藝術品都在趕場,走馬看花。讓人不禁懷疑,我們到底在欣賞什麽?
有些讀者甚至承認,自己讀完後哭泣。其中有位在國會工作的告訴溫加藤說, 這故事讓他恐懼, 擔心自己或許為了忙於生計而錯過了人生真正重要、真正有意義的東西。
今天,鍾子期仍然難尋,就是有,也都非常忙碌,沒有雅致欣賞伯牙的琴藝。對於美的追求,那不過是“有閑階級”的玩意。如果世界上最優秀的提琴家,我們都視若無睹,擦肩而過,那人生中更可能有許多重要的東西我們同樣會漠視、錯過。
贗品比真品更受青睞
鍾子期難求。對一個創新藝術家,最先鼓掌的人總是很少,常常要到身後才會逐漸受到重視。可歎的是,有時反倒是膺品更容易受到青睞。
出身於荷蘭代爾夫特的米格倫(Han van Meegeren,1889-1947)是位畫家。米格倫的作品一直沒有受到重視,批評家認為他的才藝沒有達到一流的水平,而且技術上有點粗糙,原創力不足。這讓他耿耿於懷。
名畫家維梅爾(Jan Vermeer, 1632-75)也在這裏度過一生。我們知道維梅爾也是一生潦倒,死後才成名。因此,維梅爾流傳下來的畫很少,總共不過35幅左右。後人希望找到更多他的遺珠。
1932年,80多歲的一流藝術鑒賞家Abraham Bredius,在藝術界最有名的雜誌Burlington Magazine上發表文章,宣稱有人發現了維梅爾的早期作品:《以馬忤斯的晚餐》,也就是耶穌複活以後與兩個門徒交談的故事。Abraham Bredius是研究倫勃朗的專家。經他鑒定,他認為無論是畫框、畫布和顏料的使用都很古典,雖然沒有維梅爾的簽名,但確定是維梅爾的真跡。這畫以高價賣出。
不久,一批名畫家的作品陸續被“發現”,多半是維梅爾的宗教畫,包括一幅耶穌赦免淫婦的畫。維梅爾一生極少畫宗教畫,所以也不容易用來對比。你或許有興趣知道,這批畫是誰發現的?嗯,它們都是米格倫“發現”的。
後來二戰開始,希特勒和他的手下開始到處掠奪名畫。結果,耶穌赦免淫婦的這幅畫被空軍元帥戈林買去,掛在自己家的客廳。
有趣的是,那些看不上米格倫的藝評家,卻非常欣賞他製作的膺品。這是什麽心態?其實這就是米格倫本來的目的,他準備在膺品被熱烈接受以後,選擇適當時機對外宣布實情,讓繪畫界出醜!
向聰明通達人藏起來,向嬰孩顯出來
喬舒亞·貝爾現在是著名的聖馬丁室內樂團總指揮。在地鐵站演出7年後,他終於有了第二次機會。2014年9月30日中午,貝爾帥領了9位年輕的弦樂家再度出擊,在華府地下鐵的聯合車站演奏。這次,他們一共演奏了30分鍾的巴赫與門德爾鬆的曲子。這次,他不再寂寞,一千多人駐足聆聽,熱烈鼓掌,可以說是盛況空前。
主辦當局事先做了周全的準備,演奏前已經人群聚集,還有司儀介紹,效果自然大為不同。這次,現場觀眾大飽耳福,經驗了一次免費的高級享受。
其實不僅音樂和藝術的欣賞如此,人生處事何嚐不然?世界上具有慧眼的人不多,有鑒賞力的人也鳳毛麟角。我們捫心自問,世人不是多半在追逐時髦,甚或膺品,缺乏耐心和品味去捕捉生命中真正的美嗎?
世人特別是國人用膺品代替原裝是出名的。人總是隻看眼前,跟著潮流走:用色情的膺品代替愛情,用虛榮的膺品代替生命的真諦,用錢財的膺品代替幸福。更可怕的是,我們對自己這種傾向渾然不覺。
以聖誕節來說,耶穌可能是最不講究物質享受的人,他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但今天人們如何慶祝他的出生?許多商家整年的業績就在於能不能在這時節大撈一把,瘋狂購物已成為聖誕節期的標誌性活動。購物代替了聖誕節的真諦。這不是很荒謬嗎?
耶穌基督在世的遭遇也是一樣。隻要頭腦清楚,人們一定能看出他充滿恩典和智慧,沒有受到文化的熏染。然而當他說出:“使人活的是靈,肉體是無濟於事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是靈,是生命。”(約翰福音6: 63)
因這段政治不正確的話許多人離開了他:從此,他的門徒中有許多人退去了,不再與他同行。”(約翰福音6: 66)為什麽?因他關心人心靈的需要,人們卻隻想到肉體的需要,想到外在的體麵,卻看不見心靈的可貴。這些人不是鍾子期,他們缺乏慧眼。
除了美與醜之外,是與非、真與假也往往很難辨明。有人以是當非,以非作是,例如,隻要是“中國的”就都是好的,或都是壞的。有人把假神當作真神來拜,有人把真神當作假神來拜。
唯有獨具慧眼的人才認識,自己並不擁有真理,也並不單獨擁有對真、對美、對善的鑒賞力。這樣的人能謙卑認識,這世界除了物質的一麵,還有神聖的一麵,那是我們不熟悉的,也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有時人們需要傾聽上帝的聲音,獲得嶄新的視野,才能重新解讀、定位人生。我們如果沒有這個自知,對自己的品味太有把握,很可能也就會“退去”,不會去尋求真理,或與耶穌同行了。
據《華盛頓郵報》記者溫加滕的報道,貝爾2007年在華府地下鐵車站初次演奏時,對他感興趣的絕大多數是孩子們。他們都是被父母強迫帶走的。這說明什麽?
“耶穌被聖靈感動就歡樂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父阿,是的,因你的美意本是如此。”(路加福音,10: 21)
戰後,米格倫因將”國寶“維梅爾的畫賣給納粹而被控叛國。如果罪名確定,將被處死。在這生死攸關的當兒,他終於承認,這些都是他製作的膺品。
5 我知道有古典音樂愛好者喜歡在家舒適地欣賞唱片,而不是在音樂廳整襟危坐,盡管音響效果並不如現場。
1 贗品不都沒有藝術性。張大千仿的石濤畫還是有很高的藝術成就。總之要有鑒賞力
2 對藝術如果沒有鍾子期對俞伯牙一樣的感覺,就千萬不要附庸風雅,更不要進行商業投機,否則早晚會為付出的時間和金錢後悔。
3 金錢可以讓人實現附庸風雅,也可用來投資藝術,但享受藝術帶來美的愉悅感卻不是金錢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