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別讓孩子的心成為填不滿的無底洞 ——美國名校金榜題名時

(2014-12-20 05:09:11) 下一個
2014-12-18 哪噠芬芳 ijingjie
摘要孩子們被推上一條沒有靈魂方向的脫“平”之路。對一個沒有從小學習操練尊重他人、愛他人、了解他人需要,卻隻有不斷被愛、被付出、被告訴“隻要你好我就好”、被以金榜題名為動力、鼓勵自我提升、不斷追求卓越的人來說,為他人需要放下自己比駱駝穿針眼還難。

文/哪噠芬芳

從12月13日始,美國多所包括常春藤在內的名校陸續公布“提前錄取”(ED:earlydecision)結果。最先哈佛,之後耶魯、普林斯頓、斯坦福、哥倫比亞等在近一周內都已發榜。對海內外高考生家庭,正是十八年來盼望的“金榜題名時”。作為家有高中生的母親,我深知孩子們褪去幾層皮的備考生活,對於發榜時的喜悅和失落沮喪都令我感同身受。我女兒剛讀高中。

每年這時,SAT專項考試、AP成績、數學、科技競賽、樂團演出經曆、辯論隊、領袖獎、體育單項成績排名、球隊選拔、社區服務,諸多配合升學的特長,“蓄謀已久”後“厚積薄發”。

學生和考生家長個個躍躍欲試,精心打造和包裝自家“與眾不同、學業優秀、才幹卓越、品行出色”的申請生,而提前錄取就是最幸運的孩子們入選第一夢想名校的窄路。

“我曾那樣鄙視我自己”

 

秋季剛開學,朋友的孩子咪咪寫信與我們商量申請學校的事。ED申請截止前一周,我們第一次走進咪咪的內心世界。

孩子開篇第一句讓我心裏受極大震動:“我曾那樣鄙視我自己。曾經多年,我不能忍受自己是這樣一個安靜、無聊,幾乎沒任何存在感的人。這樣一個安靜的我不斷被眾人忽略。從不是人們注視的焦點,哪怕隻有一分鍾。我總是活在那些聰穎和談吐不凡的同伴們的陰影裏。”

咪咪是一個非常平凡的好學生,就讀一個普通基督教教會學校,沒任何出彩、可包裝的特別之處,更談不上什麽噱頭。4.0的GPA,2000出頭的SAT,基本沒什麽AP成績,安靜,寡言,與音樂、體育、競賽、領袖才能毫不沾邊兒。

不能再普通的她兩年前信了主,除每周教會聚會和每年少年團契福音宣教旅行,就沒什麽可以著筆的地方。

即便如此,我從沒想到孩子心裏藏著如此深的自卑。咪咪平靜描述自己過去幾年的成長。15歲來美、初到教會的她,在主日學做小學生班助教。不安而緊張的咪咪因沒有領導能力管理小孩子們,一次次被小學生們淹沒到無聲,深感沮喪。

受刺激的咪咪之後“竭盡全力與人交往,甚至不惜改變自己喜歡獨處的習慣”“努力與人相識和交談,即便強迫自己也要不斷開口,盼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更有趣健談的人。”不斷嚐試改變中,咪咪在不斷進行不下去的談話裏受傷、挫折、泄氣;她失去了最享受的“安靜獨處”,深感“完全迷失了自己”。

去年暑假教會組織的鄉村宣教旅行中,沮喪至極的咪咪決定放棄嚐試改變,決定照自己所能做自己。她在與同伴備課過程中認真動腦,積極參與和分享一些點子,上課過程中安靜退到幕後,為帶領的同伴做幫手。

當她放鬆帶著自信的微笑、安靜走在孩子們中間時,開始有孩子向她表達信任。更不可思議的是,旅行結束後一些孩子居然通過網絡和她取得聯絡,毫無保留地向她尋求幫助。

這令她非常詫異,她開始認真審視自己:“我真是一個沒有價值和無聊的人嗎?”“當然不是!我是一個做事之前會認真思考的人,通常不會讓事情落入混亂。在突發情況之下,不容易被周圍人情緒左右。”更重要的是,咪咪是一個學會了禱告的孩子,也是一個“會在安靜裏舒緩自己壓力的人。”

文章結束時,咪咪承認,“多少年來,我一直問自己,‘為什麽我不能像她或他?’但我今天明白我的問題應是‘我為什麽應該像別人?’”“我為什麽不可以接納自己的本相,好好做我自己?”

本相其實就是上帝創造人起初所賜下的恩典。不非凡的孩子們難道都沒有價值嗎?難道上帝創造人時,真的隻有創造帶著卓越、領袖字眼的孩子和生活道路嗎?平凡的孩子都是失敗之作嗎?

“沒有導航儀的人生駕機”起飛就失控了!

 

今天我們做父母的,不經意間已把帶領孩子走向社會的終極目標定格在考大學。在孩子們預備好離開家、獨立起航之前,將孩子裝備成一座海闊天空的駕機,幾乎變成為人父母的全部工作。

孩子們首先需要健康體魄:從嬰孩開始,從母乳到輔食和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做父母的想的就是“這個我的寶貝愛吃!”從飲食的選擇到家庭的活動重心,都是“孩子喜歡!”“對孩子有好處!”然而孩子們聽的最少的話就是:“你看見別人的需要嗎?”“在這個家庭和世界裏,你不是全部!”

第一步自然是學業出色。於是功課、補習班、考試成為壓倒一切的大事,全家都可以讓步開綠燈。“功課一定要讀程度最高的,機會一定要抓最好的”,““xx孩子進了快班,趕緊補習,咱也得追上”,“隻要忙學習,房間亂就亂吧”,“家務不伸手也無所謂啦”,“孩子那麽辛苦,有什麽好吃的一定得優先孩子;心情不好時,頂兩句嘴就頂兩句吧”。

我們是如此精力集中,以至於沒在駕機裏安裝一個可以輸入這樣指示的導航儀:當學校結束時,你的人生才剛開始!而那時,令你的人生充滿盼望的將是一種叫做信仰的東西,因“認識上帝是智慧的開端”。它交給你如何付出愛、如何接受愛的願望和能力,建立你的全人和家庭,定義你的社會責任和生活意義。

在光拚成績已不足以打天下的今天,孩子必須有特別的賣點和噱頭,才可以在考大學時脫穎而出、與眾不同。“學鋼琴、小提琴的太多,估計沒有大比賽得獎經曆沒啥用,所幸找個冷門的樂器學學”,“中國人打這球絕對拚不過老美,換個咱們擅長的”,“兒子數學不錯,可是沒有強到可以進數學競賽隊,試試換個動手項目?”

有趣的是,執著建立兒女興趣愛好的父母糾結最深的就是兒女自己的“興趣愛好”。當我們孩子的天賦與愛好與我們的升學航線合拍時,皆大歡喜。但更多的孩子則是平凡的,或“喜歡的都是沒用的”,或“沒什麽特別的才能”,再或“喜歡卻才能天分不夠”。

當“平常”被看作“平庸”、“平庸”成為不可以時,孩子們被推上一條脫“平”之路,痛苦卻誌在必得。在這個脫“平”路上,上帝賜給孩子們的本相被否定、被拒絕;當接納自己和被接納成為不可能,咪咪的掙紮於是就成了多少平凡孩子們的常態:“我怎樣才能不平庸?”

對華人父母來說,脫“平”的重點工程之一就是打造領袖!“孩子轉眼上一年級了,得抓緊報名上個leadership培訓班,從小培養領袖才能”,“這麽膽小、害羞,能幹什麽?趕緊出去學學演講,鍛煉鍛煉”,“小MBA班和小主持人班都是不錯的選擇,讓孩子學習更放得開、更個性張揚,絕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教會這麽多活動,趕緊參加服侍學習做領袖,有好處”。

然而,畢竟每場比賽隻有一個冠軍;每場考試隻有一個第一名;每個團隊隻有少數做領袖;金榜之上隻有鳳毛麟角的提名!當我們為歐美教育中的領袖文化喝彩時,卻常常用中國式領袖觀念詮釋表象,忽略和曲解了其根本的基督教領袖觀:領袖不是一個自我成就的指數,靠自說自話的地位和一呼百應的才能與影響力;真正的領袖品質根植於對社會的責任和服侍人的心;領袖的建立不在乎個性張揚和才能非凡,乃是從甘心降卑、謙卑起步。這樣的精神都在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教導中。

我們不難看到,當“名校”成為父母教養兒女的終點,我們無法預見離開父母的孩子,這輛沒有品格教育導航儀的航班,進入飛行自動駕駛狀態後會是什麽光景,許多孩子起飛的人生果然就如同失控的機隊!

從名校學業重負下攀高的抑鬱症發病率和自殺率,不平凡少年作出的“不平凡”的反社會舉動,到學識優異卻人品缺陷而導致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困難重重,都成為父母的無奈:我們已盡力,孩子們都大了,隻好靠自己。

我們到底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

 

十幾年前,女兒年幼,母親來探親,我們一家三代去超市買菜。回來路上,趁乖巧的女兒安靜熟睡,媽媽非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了這樣一段話:“你是個好媽媽,愛孩子的心就如同媽媽當年愛你。不是媽媽心眼兒小,今天買菜一直聽你說‘寶寶愛吃這個!寶寶愛吃那個!’如果你是有智慧的母親,可以學習告訴孩子,她不是世界的中心,外婆、媽媽和爸爸也都可以有自己愛吃的東西,別人的需要也很重要。”

十幾年前媽媽的話一直回響在我的耳邊,時刻提醒我:我的愛常會迷失方向,它督促我將育兒中的種種困惑、糾結和掙紮不斷帶到聖經真理和禱告中尋求。

最近偶然機會和好友結伴而行。長途行車路上,聊起她即將離家升大學的孩子,聊到我們自己不輕鬆的人生,也聊到已年邁、甚至開始離世的父輩。突然間,我們都陷入沉默,因為我們不得不回到一個最簡單的問題:“我們到底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好友突然感歎到一句,“如果我的孩子真的考上哈佛,卻不懂得如何做人,又有什麽用?”

如果有人問你,“在未來的某一天,你盼望你已離家成年的孩子在你最需要他/她時做些什麽”,你會怎樣回答?

你可以說,我要的不多,回來看看我或給我打個電話就可以了。可我們有沒有想到,在他人最需要時可以放下自己的需要、放下事業,放下賺錢的機會,放下與朋友聚餐、戀人的約會,為家人擔當責任或為朋友付出,絕對不是一件簡單、孤立的事。

對一個沒有從小學習和操練過尊重他人、愛他人、試圖了解他人需要,卻隻有不斷被愛、被付出、被告訴“隻要你好我就好”、甚至被以金榜題名為動力、鼓勵自我中心、自我提升、不斷追求卓越的人來說,為他人的需要放下自己比駱駝穿針眼還要難。

你也許會說,我隻需要孩子活得快樂、幸福,我就很滿意,不需要孩子為我做什麽,這已不是養兒防老的時代!可我們難以想像的是,一個心裏隻有自己需要的人,如何可以感恩他人對自己的愛與付出,如何可以從愛別人中得到滿足和喜樂?

一個永遠以自己需要或卓越為目的的人,如何在婚姻和家庭裏,在為人夫、為人父或為人妻、為人母的日子放下自己,又怎麽可能在家人的喜樂、而不是自己的滿足裏獲得幸福?

一個從來沒有按照自己的本相接納過自己、而是把自信建立在父母定義、世人認同的卓越裏的人,如何能接納別人,哪裏來的接納人和被人接納的快樂和幸福?一個為追求卓越不斷與人競爭、在競爭中尋求動力和滿足、也在競爭中積聚怨恨和苦毒的人,麵對四麵皆對手的處境,哪裏可以感受友情的溫暖?麵對天外有天的強手,如何體味辛勤努力的滿足?

我們盼望孩子不是孤獨走一生的人,如果能有以諾一樣與上帝同行的人生最為精彩,而這樣的福份無疑來自敬虔父母的悉心教導;即便還不認識上帝的父母也必定巴望孩子不成為一個因為不會愛、不會付出而心靈孤獨一生的人。

我們盼望孩子可以有一生相守相惜的配偶,然而在被愛之先,孩子需要先看見他人的需要,因婚姻中的另一半是一個同樣等待著被愛和有需要的人。若孩子的心靈是多少愛都填不滿的無底洞,要指望配偶為自己付出多少才可以覺得滿足呢?

若孩子是眾多沒金榜提名的孩子中的一個,他/她也許更為有福。因孩子在還有我們坐在駕駛座位上時,就開始學習麵對人生航線上即將層出不窮的挫折和不如意,我們還可以陪他/她走好這最寶貴一程,一起開啟導航儀,搜索飛往金榜人生之後的豐盛旅途!

上帝把孩子交在我們手中時,他如此深切盼望我們可以培養一個榮耀上帝、也使人得益處的新生命。在愛裏,有智慧的父母了解,孩子生命的主權不屬於自己,是耶和華賜給的我們一生最寶貴的產業,是上帝托付的最美的工作。而為人父母的職責先是接納,再是教養。

照孩子的本相,全人接納孩子的平凡與不平凡,美好與不完美,就如同上帝照我們的本相愛我們、接納我們一樣。要知道平凡與不完美都是恩賜,在這樣的恩賜中,人同樣可以看見上帝在自己生命中的美意,並可以更多了解自己的有限,學習謙卑尋求神的恩典與饒恕。

他盼望我們有智慧地發現他給孩子預備的恩賜和才能,讓我們放下自己操縱決定孩子未來的主權,幫助孩子培養、發揮、和善用上帝所賜的各樣才幹和美好,活出榮耀上帝的一生。

智慧的父母,當“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路,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教養不僅僅停留在身體、學業和才能上,是靈、魂、體全人的教導、養育和督責,是信仰、感情、知識和體魄上的全人栽培。

貧乏人生中甘霖帶來的滿足,客旅人生中的同行與陪伴,婚姻持守中的甜美相愛,舍己付出後的褒獎賞賜,這諸般美好,都是我們和兒女一同在認識上帝的旅途中,將要和正在經曆的福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