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奧迪TT第三代 小跑車大躍進

(2014-10-09 00:31:17) 下一個


吳慶康

2014年10月05日

  • 第三代奧迪TT擺脫了圓滾滾外形,像走進健身房的美男。(吳慶康攝)

報道⊙吳慶康@西班牙馬貝拉

等了八年,第三代奧迪小跑車TT終於得以讓國際媒體測試。從造型到操控,新TT仍然不負眾望保留了獨有的精悍小巧感,領先車界的內部高科技多媒體儀表板更讓新TT成為焦點。

備受矚目的第三代奧迪(Audi)TT擺脫了圓滾滾外形,像走進健身房的美男,以更犀利的線條亮相。在細述其外形與上一代的不同之前,先來看看其焦點所在——集合所有信息的數碼儀表板。

目前第二代TT的中控台和儀表板與其他車款沒有太大差別,主要的顯示包括傳統的轉數表和車速計,也缺顯示屏和導航器等。第三代TT則“什麽都有”,但精彩之處在於雖然也還是沒有中央顯示屏,但所有駕駛上需要的信息都集中在儀表板上一個12.3英寸的大屏幕。換言之,原本有轉數表和車速計的儀表板現在變成了一整片的數碼屏幕,可以顯示轉數表和車速計、娛樂信息、操控模式,以及最重要的導航地圖。

立體導航

這個數碼顯示屏是新TT最重要的飛躍改進,可以通過多功能駕駛盤上的按鍵切換顯示,轉數表和車速計可變大變小,與穀歌地圖連線的導航更能顯示即時立體地圖。在西班牙海岸度假勝地馬貝拉(Marbella)山區測試時,導航的立體圖像顯示展現了無窮魅力,從山丘到懸崖的細節都完整顯現,而導航指示也非常準確,在須要轉彎時會另外分出一個小窗口,更詳細地指引航線。在駕駛過程中若須要切換駕駛模式,所有操控也在這個單一的屏幕上進行。

第二代TT上路已八年,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算是老舊,並沒有多重駕駛模式,新一代TT則有多達五種駕駛模式,包括Individual、Dynamic、Efficiency、Auto及Comfort,另外也有無鑰匙啟動功能。奧迪這次安排的測試除了在山區,也把車子帶進Ascari賽道,所測試的車款包括TT、四輪驅動的Quattro版TTS和TT柴油版,相當全麵測試了所有駕駛模式。

人車合體

TT本身其實已經很有魅力,所配搭的2升TFSI引擎的最大輸出動力為230hp,比現有款式多出20hp,而TTS的最大動力更達310hp。TT三代有三款不同的四汽缸引擎型號,最大動力輸出介於184hp到310hp之間,2.0 TFSI汽油型號能在4.6秒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裏,2.0 TDI型號的油耗每100公裏不過4.2升,所有車型都標配6速S tronic排擋箱,高檔車型TTS為Quattro四輪驅動。在山區路上測試的主要車款為TT汽油和柴油版,車子精確的加速、減速、超速、入彎及出彎時的表現,都展現了精悍小巧的靈活,尤其喜歡以撥片換擋進一步加強車子的操控感,人車合一的感覺強,長時間駕駛下已經與全車有種難分難舍的合體喜悅。

由於增加了幾種不同的駕駛模式,小跑車更有所發揮,即便是最基本的舒適駕駛模式也充滿動感,更具運動氣息的Dynamic模式則將TT的靈敏個性展露無遺,更沉穩的駕駛盤力道和更紮實的懸掛調校都強化了TT的活力個性。其經典的引擎“放屁”聲特別響亮親切,讓喜歡TT車款的我尤其興奮。

在Ascari賽道上的測試,完全展現了TTS小跑車的純動力,五圈的飛馳全麵測試了不同的駕駛模式。這個賽道總長度5.425公裏,總共有26個彎道,坡道比為上坡百分比10.5%,下坡百分比11.5%,測試隻用了部分賽道,但已足夠探測急速入彎出彎、斜坡轉彎及高速直駛等種種表現。新TT搭配的6前速S Tronic自動/手動排擋也有很出色的換擋表現,尤其是轉換到手動時反應更直接,觸發的動力和扭力大大增添了行車的信心。

結實輪廓

新TT在造型上的改進主要在線條和車燈,側麵保留經典的圓滾視覺,但前臉和車尾燈、車側及車前的線條都強化了,少了第二代的圓,多了更結實的輪廓。車頭大燈與車尾燈現為斜長型,由多個組塊拚湊而成的Matrix LED車頭大燈可在探測到迎麵的車輛或行人接近時,一個接一個調暗,避免直接將強光照射入對方眼中,非常智能。新車的整體感覺更接近目前奧迪車係的家族風格,有點接近R8,也更有跑車味道。雖然整體車身尺寸不變,但其輪距卻略為加長,行李廂也多出13升容量。

車內設計除了中央儀表板的大改革之外,許多細節也都重新設計。首先是空調出口,可以個別調整,並在每個出風口有個別的數碼顯示。中央手枕延伸到儀表板的部分也增設了更大的儲物格,而最明顯也最漂亮的新設計是輕量化的一體式座椅,除了有暖熱功能,也讓整個駕駛室像是戰鬥機的駕駛艙。

第三代TT從性能、操控及設備來說,毫無疑問是第二代的大躍進,這當中的種種賣點,相信最終會讓眷戀於第二代TT造型的人移情別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