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夫·斯特普爾斯·劉易斯(Clive·Staples·Lewis,1898~1963 11.22),又稱C.S.路易斯,是英國20世紀著名的文學家、學者、批評家,也是公認的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基督教作者之一。他畢生研究文學、哲學、神學,尤其對中古及文藝複興時期的英國文學造詣尤深,堪稱為英國文學的巨擘。最有名的代表作當首推七部描寫“納尼亞王國”的係列童話——《魔櫥》、《凱斯賓王子》、《黎明踏浪號》、《銀椅》、《能言馬與男孩》、《魔術師的外甥》、《最後之戰》;此外,路易斯的神學著作,如《卿卿如晤》、《痛苦的奧秘》、《四種愛》等,也廣受讀者好評。
曾收到康來昌老師特意從台灣寄來的中文版《納尼亞童話全集》,這本書不但帶我進入了路易斯的童話世界,也帶我進入了他的文學,信仰,人生。
雖然我在英國的行程很緊,但是,我一定要抽出一天去拜謁他的故居。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但參觀需要預約。我站在門口,失望了十分鍾後,撥通了預約電話。
接待的姐妹同意讓我進去。她請我坐在C·S·路易斯的沙發上,如數家珍般地向我談起這間房子裏曾經住過的每一個人,不知不覺,半小時過去了,她還允許我拍照,我拍了一百多張珍貴的照片。
煙鬥、窗簾、緊急出口
煙鬥也許是C·S·路易斯故居中的一個標誌性紀念物。除了煙鬥,客廳裏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就是那深褐色的羊毛絨窗簾。據說,那是路易斯的“傑作”。那個窗簾常讓他回想起在倫敦的日子。那時候,他和哥哥幾乎每天都有閑暇坐在茶幾邊,關起門窗,抽著煙鬥,討論他的作品,直到整個房間被煙彌漫到看不見對方,他們就打開窗子,靜靜地看著煙霧飄出窗外……這棟房子裏,除了路易斯兄弟,還住著Moore太太和她的女兒Maureen。
Maureen婚後,她的丈夫和孩子也住在這裏。
Moore太太是路易斯朋友Paddy的母親。路易斯十九歲時,與同在牛津讀書的Paddy一起參加了一戰,他們住在一起,成為好朋友。他們有一個約定,如果一方陣亡,活下來的一方就要照顧對方的家人。後來,Paddy中彈犧牲。
按照承諾,路易斯將Paddy離婚的母親和妹妹接來牛津同住。路易斯不但供Paddy的妹妹讀大學,還為Moore太太養老送終。他們住的這棟房子是路易斯兄弟和Moore太太共同買下的,但是房子的所有權卻是Moore太太的,路易斯兄弟隻有居住權。但Moore太太和路易斯的哥哥互不欣賞,Moore太太一生氣,就從裏麵鎖住路易斯臥室通往樓下的門,害得他不得不從逃火的緊急出口溜出,趕著去牛津上課。
但是,他從沒有怨言,他一直感激Moore太太對他母親般的愛,也一直視哥哥是上帝給他的祝福。
“鷹和小孩”(Eagle and Child) 酒吧
這個角落,是每周四晚上Inklings聚會的地方。這個類似筆會的聚會最早是路易斯和《指環王》(The Lord of the Rings)的作者J·R·R·Tolkien每周一早上碰麵喝酒聊天的地方,後來聚集了更多人,他們談論詩歌、神學、政治、也點評彼此的作品,這個團體中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基督徒,也不是每個人都同意彼此的觀點,但是,他們誠實地接納彼此。路易斯的很多文稿都是在這裏宣讀後,得到寶貴的反饋後才修改出版的。同樣,J·R·R·Tolkien的《指環王》也是每周一章在這裏邊宣讀邊寫作而完成的。
從思考痛苦,到愛的承擔
痛苦可以說是路易斯一生的天問,也是他進入信仰的最大攔阻。
路易斯信耶穌後寫了《痛苦的奧秘》,但那隻是他在理論上對痛苦合乎理性、合乎邏輯的認識。當他的妻子喬伊斯罹患癌症去世後,他才發現原來痛苦沒有答案。在最痛苦的經曆裏,他經曆並完成了從思考痛苦到愛的承擔的永恒轉身。
路易斯一生有過兩次麵對痛苦必須要做的選擇:當他是孩子時,他選擇了“安全”,逃避。當他是男人時,他選擇了愛,承擔。納尼亞童話,不隻是童話,而是一個男人從童年夢幻邁向真實生命的紀錄。透過這一扇納尼亞窗戶,我不但看見路易斯童話世界裏的閣樓,衣櫥,更看見一個痛苦靈魂經過“尋找的,就尋見”的驚喜。
“我們都是石頭,任由雕匠(上帝)刻鑿成各種形狀。雕匠的刻刀在我們身上劃下一道道深刻的傷痕,其結果是讓我們變得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