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我們該如何行善?

(2014-10-23 04:07:27) 下一個

2014-10-22 西風 愛筵

在小說《行善的誘惑》中,管理大師德魯克,把我們帶到思考中:如果行善是種誘惑或試探,我們還要不要行善,如何去行善?如何警惕那些披著行善外衣的罪惡?德魯克讓我們經曆一個痛苦的糾結,要外在的績效,還是守住善的因?

最近,網上關於乞討有兩條最衝擊人的微信。一條是東莞有黑社會故意殘害流浪少年,故意把他們弄成殘疾,逼著他們去乞討;另一條是很多乞丐帶著殘疾駱駝乞討,網友懷疑是人為砍斷駱駝腿的驚天陰謀。

網絡傳言的真實性有待執法部門去澄清,既然有人乞討,就說明有人行善。

網上有段文字如此描述行善:“人類的潛意識裏都有行善的傾向。比如,看到路旁躺著的缺腿乞丐,見到不慎跌倒的小孩,通過電視畫麵目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災難,讀到有關幾天沒吃飯餓昏的非洲孤兒的報道,等等,我們都會有一股憐憫和關懷的情愫湧上心頭或一掬同情的淚水奪眶而出”。

但是,當你把錢捐給某慈善機構後,被告知該善款被挪用了,或當你把錢給了某乞丐後,後來發現對方居然是假的,或當你把善款捐給某寺廟或某教會,有人告訴你善款被濫用和浪費,那時,取而代之的是極大地憤怒、被欺騙被傷害的感覺。我們的善如此脆弱不堪,以至於小心翼翼。

行善有風險

沒錯,在我們這個世界,行善是有風險的,不難理解為什麽老人跌倒無人敢扶起來,因為擔心被訛詐。行善的二難境地在於,不恰當的行善有可能會幫倒忙,會害了別人,行善有可能會被騙子利用,甚至會讓自己受害。

而德魯克的小說,描述了一位敬虔的領袖,如何被自己沒忍住的“善行”拖入一個巨大的危機。

主人公海因茨·齊默曼神父是一位卓越的領導者。二十年間,他將聖傑羅姆大學從一所名不見經傳的教區學校打造成為一所聲譽斐然的全美國知名學府,與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全球領先的研究性大學並駕齊驅。

齊默曼神父發揮基督徒的惻隱之心,想幫一名不稱職被辭退的初等教員找工作。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件事在聖傑羅姆大學掀起了軒然大波。二十年學校迅速發展過程中埋下的許多隱患都浮出水麵,各種衝突和摩擦將學校上下攪得人心渙散,分崩離析。第一位受害人是齊默曼本人。第二位受害人是他忠實的助手兼合作夥伴愛格妮絲·穆勒。一封誹謗信指責他們有不正當關係,無中生有的緋聞傳得沸沸揚揚。

隨著這場席卷全校的風暴愈演愈烈,主要的教職員都深受影響,學校所屬的教會組織也被波及。最後,齊默曼神父不得不辭職,離開他心愛的崗位,去做一個並沒有使命感的職業。

小說中,那些本來可以幫助主人公走出危機的人,明知主人公是清白的,卻沒有竭力幫助他。因為個人的私利和動機,或打著為了某個教區某個大學或某個機構利益的名義,動機看上去也是善的,卻犧牲了一個個體的清白。特別是以集體的善的名義,來犧牲個體的名譽,不能不說是另一種惡。

小說留給了我們一個糾結:既然行善有風險,那我們還該不該行善?

尷尬的善行

很多時候我們的行善,是滿足一種我們自己內在行善的情懷,我們享受那個“行善的過程”,行善的動機值得推敲。有的人行善恨不得讓全世界知道,有的人能做到“左手不讓右手知道”。

而更多的時候,我們行善缺乏界限和智慧,甚至會害了別人。不是所有的善都是可以幫助人的。

舉個例子,某個愛心人士在西藏遇到了一個孤兒,他大發善心,資助這個藏區的孩子上了一個北京的貴族學校,而這個學校也願意免費接收這個孤兒,但是三年過後。大家發現,這個和很多北京有錢人子弟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沉迷電腦遊戲,喜歡攀比消費,學會了很多不良習慣,不願意回到他的貧困的家鄉。最讓大家痛悔的是,這個孩子非常痛恨把他帶到北京的人,因為他們讓他見識了一個本不屬於他的物欲世界,而他再也回不到家鄉的純淨世界了。這樣粗陋的行善,就是活生生地毀了一個孩子。

要“績效”還是要“善”?

對這本小說要表達的思想,讀者見仁見智,很多人認為是在講一個關於管理和領袖的故事,一個領袖應該如何“自我管理”好,如何來避免潛在的危機。還有人認為,這本書講一個領袖應該守住自己的界限,堅持原則,不要越界去“行善”。

所有這些看似智慧的總結,其實都極大地誤解了大師的初衷,作為一個以前瞻洞察力著稱的大師,德魯克在小說中並沒有暗示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也沒有傾向性地褒貶某個人,而是冷峻客觀地陳述了事實,每個人都可以在小說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讓人們自己思考,自己做出判斷抉擇。


德魯克很多著作和思想,都在鼓勵機構或個人追求績效,以及如何追求卓有成效的管理,也極大地祝福了這個世界。但是,當人們高歌猛進地追求績效很久後,卻發現丟失了很多寶貴的東西。


晚年的德魯克在這個小說裏試圖告訴我們:200年來,我們這個信奉科學、信奉實效、凡事唯物的時代,並未解決人類尋求內心平靜、獲得終極安寧的症結----我們始終徘徊在功利的現實與理想主義之間。

這是一個講究回報,講求績效的世界,西方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但依然無法阻擋人們貪婪和無度地犯罪,近年來的金融危機暴露了華爾街那些光鮮的投資者們的貪婪和不負責任,背後的隱患在於,人們衝破了底線,拋棄了善的本源,背離善背後的信仰。

越來越追求績效,越來越遠離善,恐怕是我們這個世界最大的悲哀。我們是否還要繼續無度地追求績效和發展,而偏離了最初的愛心?我們是活在績效前,活在人前,還是活在那位造物主麵前?

晚年的德魯克,內心恐怕被這份糾結和掙紮一直磨礪著,否則他不會寫出《行善的誘惑》,如同警世寓言,真實地寫照了我們這個世界,充滿矛盾,善惡難辨。眾生活在追求善的美好願望中,卻被惡包圍著。

沒有一位是良善的

越來越多的人尋求善,卻不尋求善背後的源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善行可以得到好報,企圖通過行善能上天堂。《聖經》上曾經有一個年輕富有的官問耶穌說,良善的夫子,我該作什麽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麽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之外,再沒有良善的。(路18:18-19)

這個少年的官認為道德高尚有良善行為的人可能獲得承受永生,在他眼裏主耶穌就是一個道德操守高尚,言語行動善良的夫子,為此來請教耶穌,卻未把耶穌看作是那唯一良善的源頭。所以耶穌的回答很直接,除神之外沒有良善。神是真正的良善,人類能夠想象道德一切良善美好屬性都是從神那裏發源,別無他出。

善行並不能換來永生的門票,而行善是我們本來應該去做的本份。

感謝上帝,德魯克留下了《行善的誘惑》這樣一本發人深省的小說,在這樣一個無序的世界,他讓我們思考,什麽是真正的良善。盡管小說的結局看上去是悲劇,主人公以失敗黯然離開。但德魯克似乎依然鼓勵我們,去行善吧,去堅持你的信念,即便被騙,即便被害。如果上帝還在的話,那你還怕什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