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我在哈佛遇見神

(2014-10-19 22:38:51) 下一個

《境界》推薦閱讀【口述實錄】

/桑奈

作者簡介:桑奈,在西非的岡比亞長大,自小受家庭熏陶,篤信伊斯蘭教。他精通四種非洲語言,先後在英國的伯明翰大學和黎巴嫩貝魯特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專攻阿拉伯語及伊斯蘭教研究。桑奈在哈佛世界宗教研究中心任教八年。1989年,他獲耶魯大學聘任為詹姆斯差傳事工與普世基督教的教授( D. Willis James Professor of Missions and World Christianity ),並兼任曆史教授。

童年時在岡比亞,每逢一年一度的伊斯蘭教齋月臨近時,所有人都非常興奮,大家有一種團結一致、同屬一群的親切感。我熱切地期待這個節期的來臨。在這段日子裏,,各地的伊斯蘭教徒專心敬拜真主,降服在他麵前,因為我們宗教生活的中心就是真主。

不 過,有時我卻想逃避那些嚴厲的教規,我總感到真主的要求太嚴苛、態度太強硬了。盡管如此,在守完真主的律例齋戒後,我總有一種成功感。當然還有隨齋月結束 而來的歡宴日,那是一個榮耀日子,我既可享受豐富食物,又可和朋友們一起穿著潔淨袍子,齊集禱告,心中十分暢快。我們盡了信徒義務,便感到為真主所接納, 心靈得到提升。

我在一所由政府開辦的全伊斯蘭教徒寄宿學校念書,在特別節日裏,我們會通宵祈禱直到破曉,唱讚美詩,歌聲上達天庭,彷佛真主的憐憫在破曉時分便臨到我們身上。這是我過去作伊斯蘭教徒嚴守的宗教紀律。

耶穌比先知更大

你或許會感到奇怪,為什麽我竟會變成基督徒呢?

其實恰恰就是那給予我生命意義和深度的傳統與文化,挑動我的心靈。內心深處我對一些問題十分不解,那就是神與人類的問題、生與死的問題,以及終極存在的問題。

於是我鑽研古蘭經,有一件事引起我的注意:古蘭經見證耶穌基督是先知,是真主的使徒,但不是被釘十字架的那一位;因為按照古蘭經記載,“另有其人”取代了耶穌位置(古蘭經iv: 155 )。我對死後生命的問題很感興趣,倘若如古蘭經記載,真主確曾親自介入把耶穌從十字架上拯救下來,用另一個人取代——不管是誰,真主便必須對這個無名受害者之死負上責任。

我居住的城市是殖民地區域行政總部所在地,雖然這裏住了一些克裏奧耳人( Creole )基督徒社群成員,但是他們並不活躍,而且不少年紀老邁的已相繼去世;因此我一直沒有機會直接接觸基督徒的群體。

我所認識關於基督徒的觀念,全部來自古蘭經中對基督教不敢恭維的描繪。我漸漸對基督的生平大感興趣,這使我既驚慌又興奮。驚慌是因為我隨時會超越伊斯蘭教的傳統規範,興奮是因為我正在追隨自己宗教心靈的方向前行。

然而我不想單憑己意沿著這條違反傳統的路線繼續尋根究底,所以我暗中許願,期望真主阻止我探索下去,免得我最終陷入尷尬困境。那時我在政府醫院裏工作,月底我杷少許薪金存下來,施贈給一些流浪街頭的伊斯蘭教徒,我向真主祈求,保護我免受基督教福音所吸引。

但是無論我如何努力,總不能逃避一些問題的困擾:那死在十字架上的是誰?如果我們不知道他的名字,又怎能認識那位讓他釘在十架上的神?假定耶穌真的死在十字架上,又假定神定意要這樣,那又怎能改變我們對神的觀念?

我 想到人生的苦難與悲情,想到種種驟然破滅的希望;即使在我年輕的日子,我也體會到生死別離的哀痛,不管是發生在自己家裏,或是別人的家庭,因為在這個剛從 黑暗與落後中冒起的非洲,人生就是那樣的無法掌握。對我來說,在生命深處、在生命的核心,十字架和一種莫名的負擔正在向我宣示一些生命的完整性和奧秘,給 真實的人生帶來回響。

對於古蘭經上所記載那位被釘十架的無名受害者,如要給他一張臉、一個名字,那麽最適切的就是耶穌。不論神是否真的把耶穌從十字架上救下來,但是在古蘭經提及的所有人物中,最清楚明確預定要受刑罰的除了耶穌以外,再無別人;而那最有可能釘在十袈上的固然也是耶穌。

如此看來,神已顯明了他願意與人結連,以肉眼可見的形態來到世界,征服死亡,讓我們能從嶄新的角度去認識生命,憑著他救贖的大愛,勝過人性的敗壞,得見神的本體。

我們透過耶穌十字架看見人性的全部,整個人類曆史都匯聚在一個冰冷而慘痛的刑場上。我終於恍然大悟,十字架的道理明顯不過,它是如此合乎生命之道。這樣看來,我接受耶穌正是源於我相信古蘭經的權威。

神愛的,是我這個不完全的人

不久後我收到一份禮物,是一本聖經。雖然我相信古蘭經上所說,聖經及其精義早已失傳;但是讀過聖經以後,我有一個重要發現。

我首先看的是使徒行傳和羅馬書,讀到因信稱義的奇妙道理,原來單憑信心,神就稱我為義,神的寬宏量度叫我驚訝。因為我並沒有基督教文化的背景,我又不能憑借個人才智找到叫神喜悅的秘方,個人也沒有什麽可誇之處;因此,因信稱義的道理簡直不可思議。

對於現代人,尤其是對於梵蒂岡第二次會議後信主的基督徒來說,他們未曾嚐過清規戒律的宗教,不會明白時刻謹守高深莫測教規的那種沉重負擔;他們當然也不會明白為何耶穌的介入,他在十字架上的犧牲,相比之下是如何的寶貴,叫人喜出望外,個中感受實在難以言喻。

過 去我一直自覺軟弱無力,沒法取悅神,此刻我感到如釋重負。雖然我對正統基督教神學一無所知,但是我開始領悟到不是神的恩典,我們根本不可能接受他無條件的 愛,因為我的文化、經驗和習慣灌輸給我們的,是一種對啟示真理的漠不關心的心態。使問題更見嚴重的是伊斯蘭教相信在神麵前也意味著在那些聲稱代表神的發言 人麵前,我們人類根本毫無能力(難怪世俗的西方社會在原教旨主義麵前感到束手無策)

神 其實按照我們的本相愛我們,可惜我們未能領略。攔阻我們領會神大愛的主要原因,是我們隻想竭力為善,企圖借著善行贏取神的稱許。有時我們或會陷入另一個極 端,自感罪孽深重,無法自拔,於是周而複始地向神認罪又認罪,求神施恩又憐憫。幸好神滿有憐憫!然而最奇妙的是根據新約聖經,神全然接納我;他愛的,是我 這個不完全的人!明白這一點後,我的生命起了重大變化。

一如所料,我很難找到自己的基督徒群體,同時當我改信基督教後,伊斯蘭教的朋友對我大為反感,常常惡言相向。在這般環境下神讓我看見,無論在什麽處境,加略山上的十字架是永遠不改變的,它時刻都能帶來生命的更新。

有一位基督徒作家曾說,我們跌倒非因環境困苦,而是因為我們心裏困苦。一切的失敗、軟弱都源於個人內在信心的失敗和軟弱。憑著信心,我們可以安然渡過可怕的黑夜,生出最頑強的盼望。

無論我們的感覺如何,神的愛始終不改變,這愛已經在十字架上得到證實,以空墳墓為記號。神是信實可靠的,絕不動搖。詩篇作者禁不住說,“我往哪裏逃、躲避神的麵?

神的麵藏在始終不變的愛裏,他以永遠的愛圍繞我們,覆庇我們。使徒保羅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神的愛是構成完整人格的穩固基礎。

化身為人這件事情意義重大。他以人的樣式來到世間,在耶穌基督身上為我們成就了一件驚人突破的大事。神沒有叫耶穌幸免於人類因悖逆而招致的悲劇與後果,反而借著耶穌基督甘願冒險進入人類曆史中;因此是神自己的選擇,成為人類曆史上一位尊貴的人物、最大的受害者。

基 督的受難完全體現了神對人類無條件的愛,顯明神造人的原意。借著這愛,我們與神恢複相交。透過基督,神能感受我們的傷痛,耶穌代表神的人性身分,既然為 人,就在人的處境中完全體會人的感受,也因著人類的罪,心裏有說不出的痛苦和極度的憂傷。這位受苦的仆人不但蒙神稱許,又得人類的尊重。他也成為神自己的 寫照,毫不矯飾地見證了曆史本身所陷的困境,正如二十世紀災難所見證的一樣。

我們洞悉上述真理,才能與神建立正確關係,得著真正的滿足。救贖的苦難是道德真理與人性完美的精髓核心,這裏麵蘊含驚人的力量,點燃先知的心靈。

曆世曆代的先知,包括伊斯蘭教的先知,雖然都曾經曆試煉與苦難,但是隻有耶穌基督一人曾一次為全人類贖罪受苦,眾先知的經曆相比之下實在微不足道。我們若仔細聆聽心靈的聲音,自會領悟那不斷從神而來、無法言喻的浩瀚恩典。

使徒保羅形容我們是盛著寶貝的瓦器,那寶貝就是“神與我們同在”——一份珍貴的禮物。我們若蒙受真理,就是那惟一能叫我們得釋放的真理,就必須在曆史上、在社群中,透過分享與服侍表明我們的忠誠。

福音能在世界各地的文化土壤生根

我 曾在英國和黎巴嫩研究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後回到非洲致力協助教會接觸伊斯蘭教的社群。我們若真正認識神藉基督所顯明的愛,就想向人見證此事,並且甘心樂 意服侍神、服侍人。唯一叫人認識神的途徑,就是與別人分享神如何毫無保留地為我們犧牲自己,傾出愛心與關懷,堅定不移地把自己的生命擺上。

信主之初,我已經確信神要我成為聖職人員,可是後來我漸漸明白,我需要另覓途徑去完成召命。完成學業後,我從事教學,起初是在一些職業訓練中心教授基督徒與伊斯蘭教徒有關的科目,稍後分別在非洲和英國的大學任教。

後來我應邀到哈佛的世界宗教研究中心的神學院授課,在那裏我終於可以發展我對神學的興趣,從曆史角度把神學納入宗教研究中。在哈佛期間,我得到寫作的靈感,後來寫成《信息的傳譯》( Translating the Message1989年出版),現已印行第五版。

在《信息的傳譯》裏,有些問題須待進一步探討。結果我又寫成:《與西方相遇:基督教與普世文化進程》。在此書裏所提出的一些觀念,來自我在哈佛教學的體驗。

我 覺得在我們的社會裏,基督教所麵臨的主要挑戰不是狹義的科學,而是一種普遍心態,認為我們現有的文化能完全取代宗教。我們有許多人願意以文化作為個人身分 的最終依歸,並把按種族所界定的世俗國家觀念奉為恪盡個人義務的最高表現形式。這種文化觀念使福音失去力量,因為它把宗教降級成為一種文化形式,或可說把 文化形式提升為標準的規範。宗教力量的削弱打開了文化絕對化、使宗教和文化皆受破壞之路。

與我同時代的哈佛師生都麵對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究竟基督教的獨特性是否與多元主義、多樣化的要求相衝突?再深問下去,究竟基督徒的宣教是否在傳播不容異己與偏執?

按 這思路去想,往往得出一個令人不安的結論,就是所有在非洲和亞洲歸信基督教的人都已叛離了自己的文化,他們的表現也正是西方帝國主義宗教侵略的明證。在哈 佛,雖然根據我們的自由標準,我們接納非洲人、亞洲人像接納其他人一樣,不論他們是不是基督徒;但我們也有許多人對基督教宣教運動的信仰形式,心中暗存抗 拒與否定。

西 方人憑著自己先有的信念去斷定千千萬萬非裔和亞裔基督徒的命運,而不是本著包容,讓他們有空間為自己說話,但是很少的人看見這種態度的問題。因此這些殖民 化的群體便兩度受到汙名,首先是被指屈從於殖民統治,其次是承受在自由主義啟迪下的反宣教思維。我先得嚐試消減他們對如此複雜而龐大的宣教運動的敵視心 理。

在哈佛,我要正麵處理這個難題,並且承受這難題對我所產生的雙重責任,我的職業生涯也因此徹底改變過來。

我 發現,基督教宣教活動不但沒有窒礙地方文化的發展,反而起了刺激作用,給文化生命注入新的活力,鼓勵當地人把福音本色化,成為合乎當地文化語言的信息。因 此福音能在世界各地的文化土壤生根。基督徒的挑戰就是引導西方神學離開它自己的小天地去接觸別的文化,汲取其他文化的豐富靈感和慣用語言。

在整個過程中,我看見神的恩手帶領,哈佛隻是神的器皿,為我開拓一個極具意義的學術研究領域,讓我跟其他學者在美國和世界各地得以從事一項饒有趣味和滿足感的研究。

在《與西方相遇》裏,我嚐試從我的多元文化背景出發,描述我如何看自己的召命。該書可以說是一種個人思想曆程的見證,我曾在四大洲接受教育,生命裏蘊含著幾種顯著不同的文化傳統特質(非洲、伊斯蘭教、基督教及現代西方文化)。這四種特質緊密地交織在一起,要是隻抽出其中一種文化特質作為思考的觀點,其餘的就會應和,產生共鳴,形成一個綜合體。這種多元文化主義日漸普遍,以推動全球的互惠趨勢。

在這種教育熏陶下,我發覺所謂文化純度,以及伴隨這種觀念而來的排他思想,不論是完全脫離世俗的宗教敬虔,或是清楚界定何謂屬靈與屬世,都是既不可取又脫離現實的。

回想起來,我不禁讚歎神自小給我的栽培和賜予我的一切,他要我善用這些恩典,榮耀他的名,存著愛心、謙卑、忍耐、樂意服侍及凡事謝恩的心,向人宣告在我的出身和教養的背後,最重要的就是那位如今坐在神寶座右邊的耶穌基督。

(本文節選自《我在哈佛遇見神》一書,學生福音團契出版社,20007月出版,經《境界》編輯修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公牛騎士 回複 悄悄話 境界的必須支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