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1930-40年的中國教會(大約35%的中國菁英受的是教會教育,90%的護士是基督徒,70%的醫院是教會辦的)

(2014-09-25 01:54:28) 下一個

2014-09-24 漢芮 生命季刊

題圖:1938年南京鼓樓教會醫院養病的難民與醫務人員 圖片來自網絡

@30年代,大約35%的中國菁英分子受的是教會教育,90%的護士是基督徒,70%的醫院是教會辦的

中國基督教記事(現當代部分3)

漢芮編寫

生命季刊總第12期

@編者按:我們知道,至高神上帝改變時候,日期,廢王,立王,祂是掌管曆史、掌管一切的主。在現當代的中國,上帝在這塊苦難深重的土地上,怎樣地施行祂的拯救?又如何建立起了祂的教會?感謝主,漢芮弟兄曾經做了調研,尋找、記錄下神奇妙工作的痕跡。本刊微信擬逐步播發漢芮弟兄的“中國基督教記事”,並附《中國基督教記事》參考文獻,以確保文章之嚴肅性。

20世紀30年代

19311,宋尚節北上,在湖州、杭州、上海、南京、北京、保定等地講道,受到歡迎。在返回福建途中,他在上海的教會講道,並專訪了上海伯特利教會的創始人石美玉醫生和她倡議設立的伯特利布道團。這是一個完全由中國信徒組成、完全由中國信徒自理的布道團,誌在到全國各地宣揚悔改與信仰的福音。同年5月,宋尚節會同伯特利布道團的計誌文等前往山東布道,大得果效。後來布道團轉往東三省,在沈陽、哈爾濱、吉林、長春、營口等地布道,使許多人歸主。次年,布道團到華南傳教,足跡遍及香港、梧州、南寧、汕頭、福州等地,然後到武漢、保定、北平、天津等地。1933年,布道團又轉戰山東、河南、河北、山西、內蒙等地。1934年,布道團到湖南長沙等地傳教。伯特利布道團短短三年,走遍13個省,約有2萬人悔改信主。[1999,1983]

1931“9.18”事變。92歲高齡的天主教徒馬相伯號召國人抗暴自救。基督教新教各會發起國難祈禱日。中國基督教男、女青年會會員竭盡全力,采取各種形式宣傳抗日。[1998,1989]

1932,山東大複興。複興就在一群群禱告的人中出現,有人甚至在1925年就開始為此禱告。禱告中,信徒重拾對基督的愛和對靈魂的愛,許多人在聖靈的催逼下為罪憂傷、哭泣,大喜樂隨之而來。生命被改變,鴉片煙戒了,偶像被丟棄,積怨多年的言歸於好,絕望的男女成了禱告和傳福音的人。山東大複興帶來了華北福音的覺醒,也影響了全國各地。自東南的福建到西北的甘肅,複興之火熊熊燃燒。[1990]

1932,倪柝聲往山東各地傳道,在青島市看見當地教會有靈恩運動的跡像。靈恩運動是神召會於1905年帶入中國湖南的,1909年在福建興化舉行了大規模的五旬節奮興會,到1910年,神召會的工作進入山西、雲南等地。靈恩運動是在主流宗派之外的勢力,多限於地區性質。1930年,靈恩運動開始影響山東的不少教會。倪柝聲很仔細地觀察此類聚會,並且有了對當地靈恩運動的看法。1932年夏天,他著文對此提出討論,叫信徒分辨屬天的靈浸屬人的靈浸。他並不反對方言、神醫、異夢等活動,但他否定一切錯誤的方法。他說﹕若是有從神出來的,我們就感謝神。但是我們要分別。若不是從神出來的,就不過是從人潛力出來的。”[1983,1985]

1933,倪柝聲應弟兄會之邀訪問英國。倪柝聲神學思想的一個主要來源是英國的弟兄會運動,其領袖寇斯(C.A.Coats)和達秘(J.N.Darby)的解經著作深得倪柝聲的喜愛。多年來,倪柝聲對傳統式的教會生活不感興趣,他致力於尋找一種較為純樸的崇拜方式。而弟兄會所傳講的一套主張,正是他所求的。在訪問期間,他有機會親身觀察弟兄會的情況,但會中一些信徒的自滿態度,使他感到不安。離開英國時,他對弟兄會的一位弟兄說﹕你們雖有奇妙的亮光,但信心太少了!倪柝聲對弟兄會的神學著作十分欣賞,但他並不讚同弟兄會一些過激的傳統作風。1934年,他又與倫敦基督徒交通中心的負責人、信仰靈性方麵的著作家史百克(Sparks)相識,兩人有美好的交通。[1983,1977,1985]

1933,天主教宗座代表剛恒毅因病回國。同年,意大利人蔡寧被任命為宗座駐華代表。蔡寧對當時中國問題的態度,與剛恒毅有很大的差別。1934年,羅馬教廷承認偽滿洲國,並在中日戰爭中保持中立,引起中國教徒的不滿。馬相伯、陸征祥等天主教徒積極投身到抗戰的社會活動中去。[1996]

1934,宋尚節獨自往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北五省布道。次年,在粵省廣州和潮汕、閩省廈門等地作工。他的講道大有能力,所向披靡,被譽為中國的火焰1935年起開始海外傳道事工,先後赴菲律賓、新加坡、馬六甲、檳榔嶼、蘇門答臘等地布道。1936年,他前往尚在日本占領之下的台灣布道,足跡遍及台中、台南、台北,帶給台灣教會信徒極大的複興。1937—1940年,他馬不停蹄,到處受邀布道或主領奮興會,先後在廈門、汕頭、興化、南京、太原、溫州、西安、上海等地布道,又赴緬甸、馬來、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南洋諸國向華人布道,複興信徒、領人悔改歸主。他是中國基督教史上為神重用的布道家。由於他奮不顧身,操勞過度,在1940年病倒,19448月病逝,年僅43歲。王明道指出,宋尚節的恩賜和使命是責備罪惡,勸人悔改,傳揚耶穌救恩的福音,領人得救[1983,1999,1991,1995]

1934,內地會傳教士夫婦楊誌英(JohnKuhn)和楊宓貴靈(IsobelMillerKuhn)進入雲南怒江河穀,向栗僳族傳福音。因為雲南少數民族中是大姓,傳教士們便以楊為姓。他們利用每年三個月的雨季”(6,7,8),召集栗僳族信徒,進行密集的聖經研習課程。雨季聖經學校年複一年,不曾中斷,培育出許多本地的傳道人,建立起基礎深厚的栗僳族教會。1950年他們才撤離中國。除內地會外,其它差會也向雲南派遣傳教士。早在1920年初,雲南境內就有75名傳教士。雲南大部分少數民族都曾有傳教士來到他們中間。[1998]

193411,中國教會聖詩集《普天頌讚》由廣學會出版。聖詩集的編譯始於1931年,由中華基督教會、中華公理會、美以美會、華北公理會、華東浸禮會、監理會等六公會委派代表,組成聯合聖歌編輯委員會。音樂主編範天祥(BlissWiant)牧師,對中國聖詩的曲調貢獻至大。中國聖詩的創作者有劉廷芳、趙紫宸、謝扶雅、顧子仁、許地山、王載、賈玉銘等。《普天頌讚》受到各教會的廣泛采用,此後多次再版,至1948年共印發41.2萬冊。和合本《聖經》和《普天頌讚》,作為中國新文學的先驅,是基督教對中國新文學的巨大貢獻,也是中國基督教文學的奠基之作。[1997,1983]

1936,賈玉銘在南京創辦中國基督教靈修學院。在此之前,他曾分別出任南京金陵神學院教授、滕縣華北神學院副院長、南京金陵女子神學院院長等職。抗戰期間,中國基督教靈修學院遷往重慶,1948年遷滬。他主張神學生應重視將知識與靈修相結合,使信仰與靈性操練在生活中體現出來。1948年,他出席在荷蘭舉行的世界福音會議,被推選為副會長。賈玉銘自幼信仰基督,終生信守不移,勤於讀經,擅長以經解經,數十年著述不輟。他寫的聖經注釋書籍,深深影響中國教會裏保守派神學的路線。他的《完全救法》共730萬字,被評為這是他自生活中體驗,自生命中[1983,1997,1982,1990]

流露出來的輝煌作品。幾十年來,他在中國的牧師中仍保持著著作最多最好的記錄。

1937,延續十年之久的中國大複興結出豐碩的果實﹕中國教會獲得了許多本土的屬靈領袖;為數眾多的信徒經曆到神就是個人的救主;聖經在中國信徒中有了新的定義——是光,也是響導;中國調子和中文歌詞的聖詩廣為流傳;教會人數大量增加;許多教會不再依賴外國的幫助,成為獨立的教會。這次大複興的另一個特點是外國傳教士被神大大使用,而神興起作為他恩典器皿的中國傳道人卻是更多。[1990]

1937,抗日戰爭爆發。在整個抗戰中,基督徒的愛國事跡不勝枚舉,基督教男女青年會尤有貢獻。麵對戰爭風暴,剛剛經曆過大複興的中國教會已經足夠強壯和獨立,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在淪陷區內,千餘名西方傳教士被關進集中營。[1998,1990,1994,1989]

1939,羅馬教廷發布關於中國禮儀的訓令,宣稱1742年本篤十四世的命令在現代已完全失去約束的作用。這樣,中國禮儀之爭終於獲得最後的解決。[1959,1998]

1930年代,大約35%的中國菁英分子受的是教會教育,90%的護士是基督徒,70%的醫院是教會辦的。[1989]

(待續)

漢芮 來自中國大陸,現為普渡大學教授。

《中國基督教記事》參考文獻

艾得理著,19883月第1版,《中國教會長征錄》。

中國信徒布道會北美華福資料,1999年,《美國華人教會》季刊。

陳秀萍編著,19899月第1版,《沉浮錄中國青年與基督教男女青年會》,同濟大學出版社。

CIM/OMF,Nov.1999,EastAsia'sBillionsTimeline--CIMandOMFEvents

顧長聲著,19993月第1版,《中國基督教簡史》,長青文化公司。

顧衛民著,19965月第1版,《基督教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

何曉東編譯,19854月第1版,《古約翰傳》,大光文字團契出版部。

華人福音普傳會資料,1998年基督教中華海外宣道協會編,19984-6月,《海外宣道雜誌》,中華海外宣道協會。

金彌耳著,19776月第1版,《中流砥柱》,中國主日學協會利未編著,19952月第1版,《靈曆集光--主仆宋尚節日記摘抄》,恩雨出版部。

李寬淑著,19989月第1版,《中國基督教史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誌剛著,19895月第1版,《基督教與近代中國文化論文集》,宇宙光出版社。

李誌剛著,19977月第1版,宗教文化叢書《百年煙雲滄海一粟》,今日中國出版社。

林安國著,199712月第3版,《攀上高峰--差傳十三課》,中國信徒布道會。

林慈信著,199610月第1版,《先驅與過客》,加拿大福音證主協會。

林榮洪著,19828月第1版,《王明道與中國教會》,中國神學研究院。

林榮洪著,19854月第1版,《屬靈神學--倪柝聲思想的研究》,中國神學研究院。

林治平編,197712月第1版,《基督教入華百七十年紀念集》,宇宙光出版社。

瑪麗孟森著,19909月第1版,《中國大複興1927-1937》,大光書房出版社。

麥希真著,1998年,《再介紹華福運動》,《今日華人教會》雜誌。

尼布爾著,195912月第1版,《人的本性與命運》,基督教輔僑出版社。

秦家懿、孔漢思著,19897月第1版,《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使者編輯室著,19981-2月號,《使者》,基督使者協會。

宋尚節著,19916月第10版,《我的見證》,晨星出版社。

蘇文峰主編,199211月,《海外校園》創刊號,校園福音團契。

蘇文峰著,199811月,《海外中國學人事工》,《大使命季刊》第21期,大使命中心。

唐崇榮著,1995623日,《基督教與二十一世紀學院創辦宣言草綱》。

唐逸主編,19935月第1版,《基督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長新著,199712月第1版,《又四十年》,加拿大福音出版社。

王明道著,198511月第8版,《五十年來》,晨星出版社。

王峙軍主編,19973月,《生命季刊》創刊號,生命出版社。

王治心著,1959年第1版,《中國基督教史綱》,基督教輔僑出版社。

王忠欣主編,19967月,《神學生》第3期,中國學者基督教讀書會會訊。

王忠欣主編,19987月,《神學與信仰》第15期,中國學者基督教讀書會會訊。

王忠欣主編,19998月,《神學與信仰》第21期,中國學者基督教讀書會會訊。

魏外揚著,19984月第1版,《傳愛組曲--宣教士在華足跡》,宇宙光出版社。

吳鯤生等編,198710月第1版,《薪火相傳--校園團契三十年(1957-1987)》,校園書房出版社。

吳鯤生等編,199911月,《台灣地區基督教會及基督徒數目》,基督教資料中心1998年統計。

謝扶雅著,19713月第1版,《基督教與中國思想》,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謝文鬱著,1997年春,《中國神學研究向何處去?》,《道風》漢語神學學刊

姚西伊、王忠欣著,1997年,《第二屆北美華人基督教學者學術研討會綜述》,《維真學刊》Vol.V,No.3

遠東廣播公司資料,1999年。

遠誌明著,19989月第1版,《神州懺悔錄》,校園書房出版社。

查時傑著,19833月第1版,《中國基督教人物小傳(上卷)》,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

查時傑著,19943月第1版,《民國基督教史論文集》,宇宙光出版社。

趙天恩、莊婉芳著,19977月第1版,《當代中國基督教發展史》,中國福音會出版部。

趙天恩、陳漁主編,19991-2月,《中國與福音》第28期,中國福音會。

中福出版有限公司編,199811月,《迦南詩選》,中福出版有限公司。

中國大百科全書選編,19905月第1版,《基督教》分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國福音會簡介,1998年中國信徒布道會簡介,1999年中國學人培訓營資料,199812月。

中華福音神學院北美分校招生簡章資料,1999年。

朱維錚主編,199412月第1版,《基督教與近代文化》論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微信掃一掃
獲得更多內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