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悉尼幾個高中生的故事,他們中多數為華裔,聰明伶俐的他們,不聲不響地做了一件大事。
不是震驚,
是一幫老教授被這幾個孩子嚇到了,
那他們到底做了什麽?
原來幾個 17 歲的孩子,
經過 1 年的刻苦研究,
成功合成了治療瘧疾和艾滋病
藥物 Daraprim 的主要成分乙胺嘧啶。
這一來,世界的媒體都沸騰了。
《衛報》:悉尼學生擊敗 Martin Shkreli
看到這大家可能會覺得有些奇怪,
既然不是研發出新藥,
而隻是重製出藥品,
那全世界的媒體興奮什麽?
這其實說的就是同一個人:Martin Shkreli。說起這個人,那可真是臭名昭著,千夫所指。
鬼精的他就此發現商機,果斷出手,花 5500 萬美金買下 Daraprim 配方所有權,成為全美唯一獲得食品藥品監管會批準的此類藥品生產商。
之前一盒藥 400 美元左右,漲價後合人民幣 14 萬多!不到一年時間,就狂賺 1 億美金。
被逼無奈,許多人竟然自己配藥,甚至從黑市買來成分、藥效不明的藥品。
但 Martin 這個家夥卻不以為意,750 美元一片,貴嗎?這可是能救命的藥!價格一點都不貴啊,他絲毫不覺得這是在拿別人的生命賺錢,在拿別人的生命開玩笑!
2015 年 9 月份,幾個對化學有著強烈興趣的華裔學子,最先秘密成立了對抗 Martin 小組,決心研究出被奸商壟斷的抗艾藥品。
但幾個孩子心意已決:這是能挽救生命的藥,卻因為價格太高買不起,實在是太沒人性了!
Binns 聽後雖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也沒著急否定他們而打擊孩子們的愛和善良,而是安撫孩子們說:這項研究會異常艱難,我需要你們有一個初步的計劃。
當他們把這份精心準備的計劃書送到老師手裏時,老師也嚇了一跳:小夥子們,你們玩真的呀?沒想到你們能把計劃做得這麽詳細。
" 失敗了又怎樣?他們還年輕啊,這有利於他們的成長。"
校長當即決定把學校最好的實驗室授權給他們用,任命 Binns 作為實驗組的老師指導。
藥物中最最主要的成分乙胺嘧啶,他們知道名為C12H13ClN4 卻沒有一個人知道怎麽讀。
但幾個孩子沒有一個人說放棄,因為他們清楚這背後關乎到一個個渴望活下來的生命。
他們在網上查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了比爾蓋茨資助的開源數據庫,裏麵有不少關於抗艾、瘧疾的最新學術論文。
而作者往往在聽了他們的研究情況後,耐心細致地解釋回複,甚至好幾個專家加入了這隻童子軍 ···
這其中就有悉尼大學的 Williamson 博士,他深為這幫孩子的行為感動,和孩子們組建了聯合實驗室," 想到能拯救無數人的生命,我們遇到怎樣的難題都充滿激情。"
成本隻要 20 美元,而在美國,3.7 克乙胺嘧啶的售價,達到 11 萬美金!
再看看他們的臉,完全就是稚氣未脫的孩子啊!
" 一想到我們的成果可以幫助很多人,就覺得這真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
上周,澳洲皇家化學協會確認了他們的成果,而善良的孩子們在得到確認消息後,第一時間將配方和實驗方法免費公布在了網上。
這下更熱鬧了,幾個孩子花一年時間研製出的藥品,徹底打了奸商 Martin 的臉,也戳穿了之前他宣稱漲價是因為製藥成本太高的謊言。
" 我們還有勞動力成本,難道找幾個高中孩子來製藥?"
但就是這幾個高中孩子,讓一家世界知名的醫藥公司顏麵無存,澳洲的多所著名大學,也紛紛拋來橄欖枝搶這幾個孩子。
扼殺他們的想法。
誰能料到一顆赤子之心,
能為世界帶來多大可能?
來源:藝非凡(efifan),圖片源自網絡,資料源自 ekantipur
首先,知識產權。既然中學生用$20,就能合成3.7克售價11萬美金的Daraprim的主成分,為什麽沒人早想到去做?一般來說,你要做人家的藥,得先看看會不會侵犯人家的知識產權。新藥上市,一般都有專利。專利是公開的,隻是旁人不能用它來盈利。那些中學生能搞清Daraprim的主成分結構和配方,實在不需要大驚小怪。你可以直接上FDA網站去下載說明書,裏麵結構配方一目了然。在專利有效期內,你要做別人的藥搞科研可以,要賣,那就是違反他的專利。這點大概不需要多講。你做成的藥如果想上市,可以去問問專利持有人願不願意授權。他可以授權讓你做,但你要舍得花錢。等那時候再看看成本是不是還是$20,3.7克。專利持有人如果不願意授權,你想花錢都沒門。有些國家為了降低政府醫療開銷,*強*迫*藥廠授權 (compulsory licensing),如巴西。要不然這藥在這國家就上不了市。也就是說,政府霸王硬上弓,體麵的流氓行徑。好了,言歸正傳。實際上,Shkreli買斷的Daraprim其專利早已過期,也就是說不存在侵權問題。那為什麽沒人早早地動心?
第二,生產成本Cost of Goods (COG)。$20,3.7克,這隻是部分成本。那$20,根據文章描述,我估計計入的隻是合成反應用的原材料,溶劑,等。有沒有算過添置試管燒瓶的費用,水電費用。哦,還有場地費用。把這些加上,再看看成本是不是還是$20,3.7克。再有,人工費用。他們是學生,人工不用白不用。真正科研生產的話,有多少人願意義務做的?等你把人工費再加上去了以後,看看成本還是不是$20,3.7克。但這仍然隻是部分成本,即COG。大頭還在後麵。
第三,研發費用。他們成功合成主成分之前的花費也得計入吧?一樣要用原材料,儀器,水電,人工。這還隻是早期研究費用。接著是開發。即便該藥所有專利過期,他們做的是仿製藥,也不是合成個主成分就完了。你得保證純度,研究所含雜質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也不是把主成分放小瓶裏就可以用的,還要做成劑型(片劑,膠囊,等),測試並保證藥物在有效期內的穩定性。還要做人體的生物等效性試驗,需要幾十個樣本(人)。這可是臨床試驗中化費最少的一種。這也是仿製藥便宜的原因,因為它們一般隻需要做這一項臨床。
如果做的是新藥,好家夥,動物試驗,人體臨床一期,二期,三期,甚至四期都來了。三期試驗至少要兩個。受試人數成千乃至過萬,曆時數年。試驗用藥得生產,而且全部免費提供給受試病人,包括對照組用的藥。如果對照組用的是糖片安慰劑,成本還好。如果必須用其它治療藥物,一般得是當時的Standard of Care,也就是當前公認的首選藥,藥價再高,也得咬咬牙買來白送給受試病人使用。現在看看,還是不是$20,3.7克。阿彌陀佛,都做完了,準備材料報藥監局審批,又要等一年甚至更久。終於批下來了,可以賣藥賺點錢,先把成本補上。也許你想,盡管一開始有壓力,最後賣多了總能賺點錢是不是?也不一定,還有相當的製約因素。開始銷售後,你會希望處方量快快往上爬,同時暗暗希望沒有別人出同類藥跟你競爭迫使你降價。但至此,不管你願不願意,連研發時間,專利有效期的一大半已經過掉了。也就是說,即使沒有別人出同類藥跟你競爭,離專搞仿製藥的廠家跟你搶蛋糕的日子已經不遠了。然而更為關鍵的是這藥能不能上市還說不準。
第四,風險。做仿製藥風險較小,因為主成分早已被原研廠家證明安全有效。新藥研發那風險就太大了。淘汰率高得難以想象。我以前的公司藥物化學整個部門幾年下來合成候選化合物數以萬計,經層層篩選後最終能進入臨床研究的屈指可數。臨床期間仍然麵臨淘汰。越到後期,臨床規模越大,投入經費越高,所以後期淘汰衝擊更大。我現在的公司在過去十年分別有兩個具高期望值的心血管藥在後期淘汰。屆時,前者已經花了8億美元,後者12億。就這樣,投入20億,血本無歸!這隻是兩例,期間其它在臨床期間夭折的數不勝數。如果人人都隻盯著成功藥物的生產成本來計算藥價,誰來給研發埋單?結果就是新藥越來越少,治療可選的隻剩下專利過期的老藥。然而,即便過了風險這一關,還有錢要等著花。
第五,銷售。剛開始,醫生也不知道你賣的是什麽藥,好不好,跟已經在用的藥怎麽比較,如何使用。你又得舉辦講解,培訓銷售員。你要跟保險公司打交道,跟政府打交道,希望能把你的藥加入他們的可報銷藥物名單上。討價還價當中,你會意識到收回投資的日期比你預計的要遠。就這樣還沒有完。
第六,應訴。你也許會問,好端端地做藥治病救人,為什麽會染上官司?要知道,除了天朝的藥是“有效率達百分之九十九,且無任何副作用”,一般藥物的安全有效性都是相對的。凡藥或多或少都有副作用。有些在臨床試驗時反映出來了,經與藥監局商量,放在藥品標簽裏了。有些可能是在更大規模使用或更長期使用的時候才體現出來。於是當出現副作用時,便有“好心的”律師鼓勵病人狀告製藥公司。請律師或者養律師應訴則成了家常便飯。萬一敗訴,賠償罰錢又不可避免。
總之,一個藥品能最終上市,必須花錢的環節多得很,生產成本隻是其中很小一部分。談論藥價的時候,眼光應該放遠點,前後都要考慮到,包括醫藥研究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