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與活

科學地吃,健康地活
個人資料
正文

我們為什麽腫眼泡眯縫眼?石頭布論“華夏北來” 之一

(2016-01-02 12:25:08) 下一個

東亞體質特征的寒帶起源 - 1:生死攸關的眼睛

 

第一章 東亞人群的晚近來源

華夏文明的起源,與龍崇拜與玉崇拜的起源密不可分。而龍、玉崇拜並非華夏獨有的文化特征,而是廣布於東亞和中美洲的各蒙古人種人群的普遍特征。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龍、玉崇拜文化可以追溯到約八千年前;而據人類學的研究,典型蒙古人種的最終形成也是相當晚近的事情,距今也隻有約一萬年(這是為什麽我們隻談“晚近來源”的原因,以此與六七萬年前的非洲來源相區別)。所以,華夏文明之源與典型蒙古人種之來處,有著千絲萬縷之聯係。李濟教授用其畢生精力尋找中國民族和文化的源起。他說:“我認為要明白中國民族本身是如何開始的,我們必須先了解蒙古種的開始。”

為了探尋這個遙遠的過去,讓我們先把一切理論和假說暫時拋開,從日常可見的事情著手。畢竟得先有事實,然後才能談到理論。為此,我們先來看看東亞人的體質特征能帶來什麽樣的啟示。

第一節 東亞體質特征的寒帶起源

典型蒙古人種的人類以東亞居民為代表,也包括中亞和美洲北部的一部分居民。為行文簡便,本書中皆以“東亞人”指代之。

東亞人是最晚形成的種族,被人類學家稱為“特異化”(specialized)的蒙古人種類型。該人群有著獨特的麵貌和體質特征,是人類最晚近的演化分支。關於它的形成,早期的人們曾經很迷惑和好奇。比如,英國上世紀初的考古學家米瑞斯(John Myres)曾突發奇想,認為韃靼人的細眼睛是從孩提時代就趴在牛羊乳房上吮奶時擠壓造成的。這當然是荒誕不經的,那麽,更科學的解釋是什麽呢?

現代人類學的研究指出:東亞人的體質特征是對極寒環境的適應結果。李濟等老一輩的中國學者對這一點也早有闡發。東亞人從五官、牙齒的形態,到皮膚和皮下脂肪的分布特征,以及對酒精和血糖的代謝特點等等,都一致地指向一個事實:該人群是在一個酷寒的環境中進化出來的。讓我們來逐一檢視這些祖先留下來的耐寒特征,去追尋祖先一路走來的足跡。

(一) 生死攸關的眼睛

東亞人的眼睛是世界各種族中最為獨特的,可以說是標誌性的。在陽光熾烈的馬來西亞,有時你不能用膚色來區分華人和馬來人,但是一看眼睛就“一目了然”了。美國人類學家胡頓(Hutton)說,人類的眼睛形態隻有兩種,即所謂“蒙古眼”(不凹陷,細長,多單眼皮)和“非蒙古眼”(不同程度地凹陷,圓而大,多雙眼皮),前者為東亞人所獨有,後者囊括了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和東南亞島嶼上的大部分居民,也是人類遠古祖先的形態。

為什麽唯獨東亞人的眼睛與眾不同呢?進化論的解釋是:這種獨特的眼睛型態是對極度寒冷環境的適應。比如說,眼窩內有脂肪鋪墊、上下眼皮脂肪層的厚度較大、眼裂較小等等。你也許會問:眼睛不怕冷啊,為什麽要大費周章地做耐寒適應?

我們之所以感覺眼睛似乎不怕冷,是因為它是受特殊照顧的供熱優先區,如果你看人臉的紅外線圖像就會發現,眼窩是溫度最高的區域。受到如此重點的保護,是因為眼睛的“體液外露”的解剖結構其實是最怕冷的,它在極寒環境下非常脆弱。如果眼球溫度過低,為保護眼球內部液體不至於凝固,就必須合上眼瞼,等於說喪失了視覺功能。美國自然曆史學家 Guthrie 在《猛獁冰原和蒙古人種的起源與擴散》[1]一文中自承在阿拉斯加的冬季遠足中不僅他的鼻子多次凍傷,眼睛也曾凍僵,因為溫度過低而根本不能睜開。

對寒帶的原始先民來講,是生存,還是死亡?一雙耐寒的眼睛幾乎是決定性的。為什麽?因為眼睛是唯一必須外露的部位!末次盛冰期的遠古猛獁獵人穿著獸皮縫製的帶連體頭套的外衣(類似近代愛斯基摩人的parka,帶孔骨針在距今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發明了),臉部大部分包裹著,隻露一雙眼睛。在零下40度到60度的暗夜雪原上跋涉和追獵。在這接近人類生存極限的嚴寒環境裏,一個微小的差異可能決定生死,從而造成巨大的選擇優勢。

圖 1:上眼皮的脂肪分布比較 (圖片采自 Weng C. J. Oriental upper blepharoplasty. Semin Plast Surg. 2009, 23(1):p5-15)

為了抵抗寒冷,東亞人的眼睛變得與眾不同。比如說,雙眼皮比較少見。這是因為東亞人的上眼皮裏麵附有較多的脂肪,厚度超過其他人種的兩倍[2]。所以雙眼皮的發生率較低。如圖 1所示。東亞人之外的人群的雙眼皮,其實就是眼皮中含脂肪層的部分和不含脂肪層的部分在交界處因厚度突然變化而產生的一道褶痕,而東亞人的上眼皮脂肪層向下延伸一直到睫毛處,沒有不含脂肪的部分,通體飽滿,所以大部分沒有雙眼皮。少部分有雙眼皮的則是因為脂肪層上的皮膚起褶造成的,多是隨著年齡增大皮膚稍稍鬆弛後才產生。

東亞型眼睛的另一個獨特之處是幾乎沒有眼窩的凹陷,這是因為脂肪組織的充填,把眼窩“填平”了,與臉部其他部位幾乎平齊。眼球被包裹在脂肪組織中,這與其他種族中常見的”“清臒見骨” 的凹陷眼窩形成鮮明對此。

有人說,凹陷眼窩也是遮風禦寒的結構吧?其實不然。凹陷結構隻對側麵來風有屏蔽作用,但側麵風對眼睛幾乎沒有傷害,迎麵來風才是最大的威脅。而凹陷結構帶來的“窩風”效應把迎麵灌來的冰風的威脅放大了很多倍,在極度寒冷的條件下,這樣的眼睛是脆弱的。想象一下,整個臉部被獸皮包裹起來隻留兩個深洞洞的凹陷眼窩露出來張望,零下五六十度的迎麵風兜頭猛灌... ... 想想都疼。凹陷眼窩確是一種防護性結構,但它針對的是物理性傷害,是人類祖先和幾乎所有其他人類種族的眼睛的“缺省”特征。但東亞人的眼睛在耐寒選擇的壓力下,不得不放棄了這一結構。

顯而易見地,東亞人脂肪鋪墊的淺眼窩大大縮小了受風麵積,較小的眼裂降低了體液外露的程度,眼窩附近較多的脂肪以及較厚的眼皮,降低了對外的熱輻射。這些細微的變異特征都是為了更有效地保持眼部溫度,使它能夠在極低溫下能夠長時間正常工作,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增加了在低溫環境中的生存幾率。

東亞人的眼睛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特點,那就是針對強光的保護性。眼睛害怕強光是因為眼底視網膜的感光細胞非常容易受光氧化效應的傷害。所以在視網膜的最外層有一個帶色素的半透明結構(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英文縮寫作RPE。它就像有色眼鏡一樣,通過對光線的吸收和反射來保護視網膜最內層的感光細胞。而它的顏色和透明性決定了反射量和吸收量。美國眼外科醫生Wilmer曾經用檢眼鏡觀察了不同種族的人的眼底,發現RPE的顏色與人的膚色相關(這並不意外,因為在胚胎期,RPE曾是皮膚的一部分)。但有一個例外:中國人的眼底顏色比歐洲人的更淺,前者是淺黃色,後者是橘黃色。其他種族則是深淺不一的棕色。就透明程度而言,歐洲人的RPE透明度似乎較高,因為可以透過他們的RPE隱約看見底層的脈絡膜,而其他種族的則沒有這個現象。 中國人的較淺顏色和較低透明度的RPE決定了它的反射量和吸收量都比較大。這樣的保護性結構說明了東亞人祖先的生活環境中存在著無法回避的強光。

這是一個怎樣的環境呢?沙漠是一種可能,但更可能的是茫茫雪原。雪地對日光的反射率極高,可以達到95%,長期受這樣的強光刺激會引發雪盲症(暫時性失明)。而東亞人較小的眼裂和透過性較低的眼底結構,都是針對雪地強光環境的保護性適應。

[1] R. D. Guthrie. The Mammoth Steppe and the origin of Mongoloid and their dispersal. In Prehistoric Mongoloid Dispersal. Oxford Science Publications 1996

[2] Carleton S. Coon. Racial Adaptations: A Study of the Origins,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Racial Variation in Humans. Nelson-Hall, Chicago, 1982.

--------------------------------------------------------------------------

轉自《知乎》,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商業轉載須作者同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