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南小鹿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返鄉記-我的“烏衣巷”(二)三坊七巷驚鴻一瞥

(2017-03-20 16:39:25) 下一個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鼓樓區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在古時候是出相入將,名人薈萃的地方,解放後一度成了城市中心的“棚戶區”,破舊殘敗,很有“烏衣巷口夕陽斜”的味道。1997年我離開時,那裏的髒亂差(連抽水馬桶也沒有)還是很令人觸目驚心的。 

後來,政府意識到三坊七巷的曆史文化價值,遷走了幾乎所有的住戶,重新修繕三坊七巷,作為福州最富盛名的曆史景點之一對外開放。

離開故土將近二十年後重返故土,幾個小學中學和大學閨蜜陪著我一起去參觀三坊七巷。大學閨蜜是溫州人,第一次去三坊七巷,而且是由蜚聲海內外的名導遊黃玉麟老師親自帶隊,內心非常期待。

我們在謝冰心和林覺民的故居門口匯合,參觀完他們的故居後,順著南後街走馬觀花遊覽其它名巷。南後街全長1000米左右,是“三坊七巷”的中軸。它的東側有七巷,西側有三坊,是從福州三坊七巷興起至民國期間主要的商業街,商賈雲集。

被開辟成風景區後,南後街拓寬了不少,兩邊是工藝品店,美食店,土特產店,書店,裱褙店等,連星巴克都出現在南後街,扮成古色古香的樣子。這條街商業的味道明顯濃了,而過去,這裏是著名的花燈一條街,充滿了溫馨的記憶。

黃老師告訴我們:三坊七巷是唐代裏坊製度的活化石。裏坊製度的主要原則是:中心布局原則、對稱安排原則、方塊居住原則、市場固定原則和市民宜居原則。這些原則在“三坊七巷”不僅全麵的實施,而且千年至今依然基本地保存下來,彌足珍貴。

三坊七巷以南後街為中軸,東巷、西坊原來完全對稱,隻是東側的“七巷”從唐末至今始終完整保留,而西側在“三坊”之外,過去還有小花巷、大水流灣、小水流灣和豐井營(通大光裏),也同樣是七個坊巷。這個格局的曆史仍可追尋。

同古城長安相似,“三坊七巷”的總體也是棋盤式的,坊巷規整,經緯分明,而且自古以來也都設坊門,有的還設坊塔(如塔巷)。幾十年前還曾加上木柵欄,早晚關啟,嚴於防範。至今各坊巷的門坊也都在,有的小弄還設弄門,如漆店弄,仍管理如初。       

唐長安城在城內朱雀街的兩旁,以四個街坊的位置設置東市”和“西市”,商店市場集中,其他街坊沒有商店,沒有購物之處。坊巷封閉,市場敞開,這是一千多年前的狀況。古時“三坊七巷”的市場也同樣集中在南後街,延街市肆,衣食住行,樣樣俱全,而各個坊巷內則隻有個別生活日用品的小店。這種市場固定的原則一直延續至今未受破壞。

“三坊七巷”始終保持著古人所說的“居之安”的特色。從整體來說,它既靠近省城的行政中心、商貿中心,交通便利;但商店、酒館都布置在縱向的南後街,各個坊巷則都是東西走向的,巷內營建住宅,全是南北向的,庭院深深,冬暖夏涼,坊巷幽雅,環境寬鬆,鬧中取靜,生活舒適。而且周邊教育、文化發達,人文氛圍濃鬱,真可謂理想的安居場所。

經過修繕後的三坊七巷各巷的景觀並無顯著不同,無外乎條石鋪地,巷陌微微曲折,兩旁建築是白色高牆連著馬頭牆青瓦門樓,簷下吊著紅燈籠。這些文物修新了,外觀漂亮,新漆卻似乎把古老的痕跡抹消了,少了一層曆史沉澱和厚重感。

比較有特色的是文儒坊的一小段院牆,全部上了由黑色的鐵鍋灰(鐵鍋用久了結在底部的灰)製成的塗料。現在用鐵鍋的明顯少了,鐵鍋灰顯得格外珍貴。巷子上方的天空吊著五顏六色的福州傳統油紙傘,如一朵朵絢爛的花朵飄在雲端,令人浮想聯翩。

經過黃巷口時,我特地對黃老師說:“這裏是我的家,請老師解說一下。”

黃老師介紹說:東晉永嘉之亂,衣冠南渡,中原黃氏入閩聚居此巷,黃巷因此而得名。

著名的小黃樓是黃巷中保存最為完好的私家園林建築。外公外婆家所在的院落在小黃樓的斜對麵。朝街的那扇木門(即外公的中醫診所的大門)已經被拆了,小屋的外觀恢複成明清時精致的模樣,四扇木窗將小屋封得死死的,我再也見不到屋內的情形。屋簷下吊著一盞紅燈籠。隔壁的南華劇院也被拆了,好像變成了商場,和我們家緊挨的那麵牆漆得粉白粉白。

黃老師說,外公外婆住的那個院子沒有什麽曆史故事,這讓我有點遺憾。

然而在專家和遊客眼裏沒有曆史意義的院落,卻承載了我們家的悲歡離合,在我心上千斤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