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南小鹿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返鄉記-梅花女傳奇(六)望盡梅花不見梅

(2017-01-14 17:31:58) 下一個

幾年來,陸陸續續寫了很多家族故事的片段,幾乎篇篇上了《文學城》頭版,唯獨沒寫梅花女的傳奇。

她是我內心深處最溫柔最傷感的部分,我沒有她生前的照片和錄音,不見其人,不聞其聲,動筆寫她前,至少應該去她的故鄉看看吧。我心裏躊躇著,一直沒有動筆。

去之前,我特地百度了一下,發現長樂梅花古城是明朝洪武年間為抗倭而建造的軍事重鎮,古時盛產梅花。“梅城弄笛”乃吳航十二景之一,有詩為證:“梅花叢裏鬥城懸,傍水依山四麵研。長笛一聲倚重閣,清音幾曲入雲天。興來掩仰情何極,吹到悠揚怨亦消。最喜月明風靜候,樓中有句憶青蓮。”

大學校友良錦的哥哥施大哥,還有他的朋友劉大哥和鄰家小弟小施是長樂本地人,陪著我們一起去了梅花古城。近幾十年來,由於掠奪性的捕撈,梅花近海已經很難大規模收獲到海產,居民或遷出,或該行,梅花古城不複當年耕海牧漁的盛景。城外的沙灘幾乎空無一人,花蛤小螃蟹唾手可得的景象隻存在老輩人美妙的記憶中了。

古城地勢比較高,外城牆上爬滿了綠色的青藤。我們拾級而上,轉過高低略有不平的石板路,方才進了梅花古城的唯一一條大路。古城是環山而建的,唯一的大路也隻有兩米多寬。城裏有的房屋是解放前建的,保留有三進或者四進的格局,後院有水井,有的房屋是解放後建的。大多數的建築都已殘敗了,人去樓空,或者隻有一些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住在裏麵。某些破樓房裏住的是外地民工。傳說中固若金湯的古城牆如今隻剩下一段牆垣,連著城門。城門全由石塊壘築,呈拱形,依舊堅實。我們圍著城走了一圈,沒有見到十裏梅花的美景,如今的梅花城,梅樹隻是零星幾棵,有點名不副實。

施大哥說,梅花的女子是全長樂最漂亮的,皮膚白皙,怎麽也曬不黑,實在不像海邊出生的女子,不知是否和常年關在屋子裏補漁網不曬太陽有關。我想起母親家族的梅花女皎潔如月光的精致麵龐,微豐的嘴唇以及彎彎的柳葉眉。她的兒子一諤以及孫女鳳鳴幾乎完全繼承了她的相貌,長得非常標致,令人過目不忘。小時候我常常納悶:為什麽外公家族的人生在長樂海邊,卻一點不像福建海邊的麵色黎黑的漁民。流連於梅花城時,我忽然想明白了:梅花古城裏的居民大多是古時因戰亂南遷的北方漢人的後裔,至今還保留著中原漢人的血統和外表。

我問施大哥:“梅花鎮的大姓是什麽?”幾十年來,我一直為不知道梅花女的姓氏而耿耿於懷。

施大哥說:“梅花鎮有一百多個姓......",這個回答等於沒有答案。

我心中神聖的梅花女啊,哪兒才是你的祖屋?哪塊青石板留下你跫跫的足音?哪塊石壁還回蕩著你朗朗的笑聲?你一言九鼎敢作敢當的性格是否源自城中處處隱現的刀光劍影?想你的時候,是否非要等到夜月晶瑩天水一色,你從天國吹來的數聲風笛,有如龍吟,盤旋在拍打古城的潮汐上方?

走出古城,隨著施大哥的車子來到城外的海灘,我的眼睛因極度的相思開始發潮。數十艘小漁船正悠閑地停在新建的碼頭。我在岸邊極目遠眺,不知是不是因為角度不對,始終不見《長樂縣》上描述的“島嶼錯落,碟周遭,萬頃鴻冥,渺不知其所際,遙望琉球,青煙幾點”。

今日的梅花古城有些蕭疏落寞,但並不妨礙我對它的向往與熱愛。“此生長相許,卻作梅花人。”愛上梅花城,不是因為城裏廣納清風朗月的門窗,以及可挑煙雨蒼霞的飛簷。那位如梅花般高潔剛烈的女子,三十年來始終出現在我迷蒙的夢中,促我寫下一篇《梅花女傳奇》,才是牽引我走向古城的真正精神動力。

(梅花古城的外牆爬滿青藤)

(古城地勢比較高,要石階而上才能進城)

(城裏唯一的大路隻有兩米寬)

(城裏保留的一小段古城牆)

(梅花古城城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hua_3竹 回複 悄悄話 如果都是由北方南遷而來的人,應該就是雜姓的了
南小鹿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八閩子弟' 的評論 : 我隻去了半天,匆匆太匆匆,以後還要回去的,帶著孩子一起去憑吊先人
南小鹿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八閩子弟' 的評論 : 我隻去了半天,匆匆太匆匆,以後還要回去的,帶著孩子一起去憑吊先人
八閩子弟 回複 悄悄話 看著照片都很熟悉,梅花是雜姓,金峰梅花是我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