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安委專職製定對華政策的兩位主管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和坎貝爾(Kurt Campbell)在斯坦福大學邀請下對美國對華政策做了個解釋,羅森伯格說美國的著重點是在三個方麵:一,自強,保證政府對社會能有足夠的投資,今天《紐時》透露拜登當局的新2022年預算高達6萬億美元【1】,幾乎是個美國曆史上空前絕後的數字,大政府大撒幣,目的是為了證明美國有能力跟中國競爭,為了保證美國有能力跟中國競爭,這個競爭的戰場不是軍事,而是技術;第二,是“民主聯盟”,就是以民主這麵大旗號召世界裏與美國誌向相同的國家聯合起來與中國較量,她還強調這不是反華集團,而隻是為了證明民主能跟中國一樣為人民服務,這句話含義很深了,尤其是她堅持說“民主陣營”要為全世界謀福利,包括提供冠毒疫苗,這西方給世界提供疫苗的大話也虧她說得出口,有多少善意就不說了,民主陣營最近確實把習近平的大國外交打了個落花流水,比如華為被全麵踢出歐盟【2】,正在承受巨大的打擊,美國外交部副部長前幾天到歐洲專門為中國與歐盟商討【3】,歐盟對美國響應的熱情很高,連小小的立陶宛也敢欺負中國,退出17+1東歐與中國的關係,《環球》隻能用什麽“無恥小醜”,沒資格教訓中國的小國這種侮辱性的語言來出氣。她說的第三點,是美國已經拋棄了以前以地域來劃分世界勢力來作為製定政策的慣例,而轉向了具體目標為主的小聯盟,你對新疆有意見?好來個種族滅絕聯盟;想跟台灣好?好,來個台灣民主就是好聯盟;你被中國製裁,禁運?來個“反脅迫、反欺負”聯盟;擔心中國技術監聽?來個“幹淨網絡”聯盟,把中國踢出去。這一切,看上去跟中國在與歐盟的關係上還有17+1差不多,但靈活性很高,處處與中國為難。
據說坎貝爾是希拉裏“重返亞太”戰略決策的幕後軍師,是個不得了的人物,最近美國一係列非常具體的政策都是出於他的手,如以四虎聯盟(The Quad)的名義拉攏印度製造疫苗來對抗中國的疫苗外交,這一政策摔了個大跟頭。昨天他說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和中國合作的時代已經結束”【4】,不過“責任全在中國”,美國是被迫的,所以目前美中已經邁入全麵競爭的新階段,但他說當然競爭不一定是對抗,不對抗?那也許隻是為了在公開場合不把話說死,任何僥幸心裏都隻能是自欺欺人了。【5】
事物都有正反兩麵,美國這麽大動幹戈,肯定是中國這塊肉不好啃,美國比中國強大,說強大得多也勉強過得去,但美國擔心啊,得把所有能團結的力量團結起來才有信心與中國叫陣。可美國除了跟中國叫陣之外,是不是還缺了些什麽?
是,美國缺了不少。美國缺的,是自己的凝聚力,按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位教授的話【6】,拜登什麽政策,都是為了打敗中國,好像如果不是為了要打敗中國,拜登自己就不知道為了什麽要當領導似的。基建是為了打敗中國,綠色經濟轉型、創新是為了打敗中國,登月登火是為了打敗中國,疫苗外交也是為了打敗中國。他說這其實是“中國威脅論”的一個例子,如果一個領導需要用威脅論才能推行自己的內政,那就是自己的政策沒有群眾基礎了,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摔跤。這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看不出自己的價值,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活著,好像沒了中國,拜登就不知道怎麽辦了。這當然是美國的政治給拜登帶來的局限,但這局限反映了拜登號召力的局限,別的不說,拜登自己覺得不打中國牌大家就不聽了。可是如果拜登處處引用“中國威脅論”,處處圍堵中國,中國也隻能真的往威脅那一方麵發展,因為威脅論的必然結果是對抗論,全麵對抗,不是敵人也成了敵人,拜登口口聲聲說不要冷戰,他是在打造一個冷戰。
布魯金斯研究院的何瑞恩(Rayn Haas,曾任國安委東亞政策主管)也說這正是冷戰伎倆【7】,美國國內的分裂,除了中國這個美國生存的威脅,實在是不知道怎麽才會團結起來了。這招有用嗎?何瑞恩都不太肯定,此一時彼一時,世道變了,人也變了,國際環境也變了,今天用冷戰這一盤棋來團結全社會怎麽行呢?而且拜登當局表麵上使用中國牌來吸引共和黨,其實反而被共和黨所製,因為被收買的人是可以還價的,共和黨在川普帶領下已經習慣了極端、不講實效的對華政策,拜登隻能比其更極端才有可能被對方接受,一個國家的政策那麽極端,是會有代價的,美國迫於壓力已經公開表示不會逼其他國家包括盟友在美中之間挑邊,但美國國內“中國威脅論”這張牌不停地打,最終是會影響外交的,與拜登自己說的“價值論為基礎的外交”難以兼容,其後果難以預料。拜登的腔調讓自己陷入一個困境,不是美國如何跟中國競爭,而是兩黨競爭誰對中國更狠,這種越來越升級的策略,最終反而把世界推向中國一邊,如果這一政策失敗,被問責的不是共和黨,而是民主黨。
“中國威脅論”會使社會極端化,讓國內各種矛盾如種族歧視得不到解決,反而成為社會聚焦點,至少表麵上,這是與拜登的“價值觀”的目標相違背的,但我都不知道拜登的價值觀是什麽,畢竟他是個政客,“中國威脅論”這張牌打得響,他不會不打。何瑞恩呼籲拜登克製,別老用中國牌,因為那樣最終捆綁了自己的手腳。可即使拜登有所節製,其他的個人和團體,包括民主黨的,未必能節製住,而且我不覺得拜登本人有什麽節製能力,現在他把“中國牌”當成了救星,就像鴉片,想不用了,沒那麽容易。
很多人把中國對美國政策轉變的影響說成為“斯普特尼克時刻”(Sputnik moment),就是美國突然發現蘇聯在科技上超過了美國的那一時刻,其實這也是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是中國意識到整個西方高技術領域將會被全麵關閉的時刻,中國即使超不過美國,也不是崩潰,還是會成為美國的對手。拜登想用“中國”去救美國,大概是因為不打就籠絡不住大家,可你覺得一個美國老百姓會說“不跟中國競爭,我就不知道為什麽活著了”嗎?
【資料】
【5】坎貝爾順便擠噠了楊潔篪,說他根本進不了習近平的圈子裏,是個無足輕重的人,引起一場風波。
星期五, 2021年5月28日, 美國總統拜登在談到外國對美國的威脅不斷變化的情況時,周五告訴部隊,中國認為它將在未來15年內 "擁有美國"。"我與中國習近平主席相處的時間比任何世界領導人都要多,"拜登在弗吉尼亞州漢普頓的蘭利-尤斯特斯聯合基地發表紀念日講話時說。"24小時的私人會晤,隻有一名翻譯,我與中國習近平在中國和美國這裏旅行了17,000英裏。" "他堅信,在2035年之前,中國將擁有美國,因為專製國家可以迅速做出決定,"拜登說。 國會目前正在辯論立法,以提高美國在科學和技術領域的競爭力,與中國競爭。拜登說:"現在隨著我們的縮編,我們將專注於重建超視距能力的緊迫工作" (指與中國對抗的超過1000公裏之外的超視距打擊能力)。
https://www.yahoo.com/news/biden-china-thinks-apos-own-195428885.html
--------------
如果你把大國外交隻看成是老歐洲和北美洲的外交,那麽可能如此。但世界很大,遠大於老歐洲和北美洲。
G7信誓旦旦要把台灣拉入WHA,結果投票結果如何?隻要是在UN構架下,G7已經沒有什麽話語權了。
其二,作者:本胡,題目:中國一救美國,簡介:鄧公畫了一個圈兒,昨天平均工資?40/月;今天?隨便填。大量美國先進軟、硬件湧進中國,這抄那抄瞬間進入世界前列!...... 敬請關注:中國二救美國,待續….話未落音,這不,續上了!
從社會心理的角度來解釋,由於中國人百年來受列強欺侮。強烈的悲情一直憋著一股氣,已經積壓了一百多年了。
於是有人認為,現在中國崛起了,中國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表達我們百年來壓抑的情感了。在相當一部分國民中,尤其是青年人中,產生把長期壓抑的屈辱感,通過高亢激昂的方式予以宣泄的群體心理。
其實,這種情緒早在二十多年以前,在中國經濟剛進入起飛階段時,就已經在中國民間出現了,1996年與2009年先後出版的《中國可以說不》、《中國不高興》,就代表了這種高調民族主義思潮的登台亮相。
它們鼓吹中國要在世界上“持劍經商”,它們提出,“我們要在世界上管理比現在大得多的資源,經濟上進行管理,政治上進行指導,我們要領導這個世界”,“未來的資源分配:誰厲害誰說了算”。
這些高調派把“和諧社會”,“和平共處”,均看作是“書生之談”與“誤國之論”。在他們看來,人類不是和諧相處的“命運共同體”,而是“有你無我”,“你死我活”。
這些書中強調的是“你流氓,我也流氓”的馬基維雅裏主義,為達到自以為“崇高”的目標,可以采取不擇手段一切辦法。
《中國不高興》在短時期內發行了數百萬冊,受到相當一部分青年讀者的熱烈讚同。曆史悲情所具有的情感性與激情性,像一把幹柴,很容易在國人中被煽動起來。
如何看待這一文化現象?這就如同一個進入發育期的16歲的孩子,剛長了點肌肉,自己覺得就是個大人,總要在村裏比試比試,顯示一下自己肌肉的力量,在這個孩子的心智上,欠缺與人交往的成熟智慧,謀求讓村裏人承認的意願,遠強於對切身利益的真實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