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劉鶴說帶著壓力,充滿誠意來華府談判,也就是說盡管沒戲,該做的,我們都做了。大家當時都知道劉鶴此行(推遲一天、隨行人員減少、無特使頭銜)意味著中方並不打算有什麽結局,最後劉鶴說“沒成僵局”,就已經達到目的了。據《華爾街日報》【23】,中國當時全泄氣了,後來看了孥欽和萊海瑟(萊特希澤,Robert E. Lighthizer)的新聞發布會,決定還是去,至少不主動造成僵局。事後,中國照樣邀請美方訪華。經濟辦主任克羅(Larry Kudlow,人稱庫德洛,務實派)的態度是,很難,也許習淳在日本20強年會可以交交心。
也許對中方最感意外的,是美國突然翻臉,雙方在此之前都覺得就是些點綴問題了,什麽時候習近平淳樸(美國總統DonaldTrump,人稱特朗普或川普)會麵簽約,大家風光風光。《多維》【20】說“在外界看來,華盛頓的反複顯得突然,但對於已與美國進行過十餘輪談判的中方來說,這種此前美國已經玩過的招數,他們不可能沒有預料”,突然但中方不可能沒預料到,顯然這個說法有嫌疑。
美方說的可不是那樣。美方說美國被中國出爾反爾的行為所逼,作出不得已的決定,好讓中國清醒,重新回到已經接受的條件。“The US demands that every single item China has agreed to in principle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trade deal, and China does not agree with that.”
有人說大家其實是三心兩意,意在調兵,現在就緒後正式開戰(如《彭博》【24】)。當時美國股市動蕩,中國經濟暗淡,都不願意馬上撕破臉,幾個月後,雙方各自準備就緒,美國股市是混過來了,沒必要牽就。這些想法的出發點很簡單:兩國不可調和的立場和價值體製,不論淳樸如何混蛋,體製最終會壓倒一切。華裔裏不少是反共的,覺得任何條約都是妥協,美國左右鷹派也是寧願美中分離,逼全世界站隊。這麽一想,合理。
如果中國也這麽打算,“無誠意”,那去年習淳二人在阿根廷20強年會(G20)的約定隻是為了一個招兵買馬的策略,幾個月來中國調好內部紊亂,時機也成熟了。
為什麽淳樸決定對華加征關稅之後,西方的輿論普遍認為是中國在協議的承諾上出爾反爾,而並不是淳樸的突然變臉讓貿易戰升級呢?《多維》【21】推測這是美國占據了製語權,不無道理。
在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之前,美國官方釋放了不少對談判感到樂觀的信號。在4月底萊特希澤以及美國財長努欽(Steve Mnuchin)訪華談判期間,努欽曾稱貿易談判已經到“最後階段”,特朗普也頻繁稱將“很快”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白宮簽署協議。這些讓外界自然地認為,中方對美方的確曾經有所承諾,於是後來美方的指責和關稅的加征也就更加符合邏輯
當時我也信了(參見:
川普眼巴巴等著,習近平卻不願來),現在看來,《路透社》《紐約時報》都有線人,都是一個口氣,都是一邊倒,太真了,真過頭了。現在全世界都這麽覺得,中國倉促“反駁”,顯得疲弱。對中方來說,
美方設謀之深,令人發汗。可是中國沒有第一時間出來反駁說明中國被抓個措手不及,也就是說美國的指責不是無中生有,隻是陰謀太深,不僅是陷阱,還打埋伏。
《紐約時報》【19】:
Michael Pillsbury, a China scholar at the Hudson Institute who advises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on trade, said that the apparent collapse of the talks was a sign that hard-liners are winning the debate in China and pressuring Mr. Xi not to acquiesce to Mr. Trump.
“There is information coming out of Beijing that this is part of a larger move by the hard-liners to persuade Mr. Xi to change a number of policies and to get tougher,” he said.
白邦瑞說中國強硬派阻撓習近平接受美國條件,不僅僅是一邊倒(全是中國的錯),而且離間,很惡。
這一記悶棍,必然讓中國對美國的“誠意”有個驚心動魄的認識,以前知道美國的敵意,可是一不小心,還是遭了殃。不過你想想,如果此刻才覺醒,就是中國根本不把教訓當教訓。
都是劉鶴的擔當。
為什麽?劉鶴是習近平心腹,科班出身,搞過經濟,趟過政治這灘水,國際外交也闖過,所以是個合適的人選。不過你要是在美國公司混過,參與過任務協調,你又不是大頭,就知道公司各種利益爭鬥跟政壇差不多,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所以每一步,每一次會,你都得明確說明每個人每個小組的任務,現在到了什麽程度,困難是什麽,下一步大家的任務。
最新美國大豆期貨價格
換到這場艱難的談判,劉鶴必須每步都有一個總結,非常明確雙方的立場和當前到達了什麽地步。比如,第一步是了解雙方各自要什麽,然後每個字,每句話,每個要求搞清楚,文字中英對應,然後是給出底線,什麽是必須的,什麽是是有餘地的,什麽是可交換的。這一步,每次都必須提醒對方目前還是個探討階段,不是接受了對方的要求。美方參謀者之一白邦瑞老大早還善意地說【12】即使中國拿到美國的條文,但是用英文而不是中文寫的,都不能覺得領會了對方的意圖。
人民幣
從已知的消息來看,中方口頭接受了美方的若幹要求,但大家略去以什麽方式達成協議(口頭、行政命令、國際條約(treaty),立法)。如果如此,這是談判大忌。我原以為中方願意接受不完全對等的讓步,美方少,中方多,現在中國說沒這事兒,那麽這就要步步提醒美方那是中國的底線,否則別談。美國口口聲聲說中國賴賬,如果實際情形並非如此,那麽劉鶴必須每次都提醒對方他當時是“請示階段”,不是接受了,即使你要表達良好的願望,也隻能說“我覺得有希望,但請記住我無權做主”,或者“雙方的要求都清楚了,目前是內部商討階段,最後決定下此通告”。
《華爾街日報》【23】的說法是,盡管大家對彼此的動機都心知肚明(大國決戰),“after months of negotiations that have been full of positive intentions but thwarted by miscalculations, accusations of backtracking and unfulfilled expectations”,也就是說大意,以為彼此理解了,但其實都是誤解。
不僅僅是從哈佛商學院教條,從任何談判常識到心理學,這都是大忌。
雙方的任何協議都是兩國之間的有法律約束的協議,但是美國還是覺得不夠,原因是是否履行依賴於當地國法律的解釋,比如這次美國要求中國取消作為支持產業的工業政策,中國即以與中國法律衝突為理由拒絕。
中國除了否認賴賬,還指責美方基本沒有讓步,我一直以為這是代價之一,中國多少得認了,不過如果中國覺得美方讓步太少。不對等,不能在鬧翻了才指出,還是劉鶴的問題。
其實整個過程中美方受挫心態一直在那兒,中方的反應大概是,那屬於正常談判過程,誰都不順,這一心態又是談判大忌,因為你把最重要、最危險的對手當成普通對手。中國變卦、“哄騙”,中方也許當成正常步驟,但在臨近尾聲之際作出此類變化,即使不是《華爾街日報》所說的,僅僅是看了淳樸推語之後做的戰略判斷(若如此,輕率),也至少顯得中方自信過度。
美國內部的分歧和利益衝突自始至終都存在,但美國政府沒有親華派,沒有知華派,隻有務實派和極端派。財長孥欽和經濟辦主任克羅希望別竹籃打水一場空,最後被排擠,美方最後一次到北京孥欽的公開樂觀言論被曝不是內部統一口徑,當時美方已經諸多怨言了,而極端派
萊海瑟(萊特希澤,Robert E. Lighthizer)雖然不是逼到絕路的人(達到目的後,他會見好就收),但不可能被搪塞過去。大家對萊海瑟的了解,以前說過他
萊海瑟的厲害,大家都已領教。不是萊海瑟有什麽令人口服心服的道理,歪理論不少,他本人是公私兩不誤,愛國不忘收成那種,他的厲害在於堅信“美國天下第一,以前有人轉空子,是因為不夠狠”的原因。自然,美國一狠,誰也頂不住
萊海瑟對國際協議跟淳樸想法差不多,如世貿,別人得服從,美國卻不能受束縛。也許中方有試圖直接跟總統淳樸打交道的努力,即使他急於了事,但如果中國有這個機會,美國極端派也同樣有這個機會,《紐約時報》【19】言及鷹派在白宮製造環境氣氛專為左右總統,就憑總統那腦子,被玩耍是必然的。
淳樸的策略也隻有他那種腦子的人才能想出來,一會兒哄,一會兒嚇,而且一天變三變,還覺得人家會相信他本人有信用。以理性的方式猜測淳樸的非理性決定,以作出理性的判斷,是整個過程最大的問題。最後的結局,萊海瑟是可以左右局勢的,星期六淳樸還說“差不多了”,星期天萊海瑟一個小報告,淳樸就變卦了,這是萊海瑟的選擇。
德銀:美國提高關稅以後,(平均)是主要國家裏最高的,遠高於中國的3.8%
波普爾說:“怎麽說都有被誤解的可能”(it is impossible to speak in such a way that you cannot be misunderstood),別說是有意的了。
【後記】
這是事件發展的實情嗎?用美國的說法,此屬“偵探猜謎”(detective story),當然是我胡謅的。我前幾天是信了美國說的那套,現在是都不信,更沒有下結論、做判斷的打算。
在我看來,這是習近平一誤再誤的結果。如果中國在原則問題上不能、不會讓步,中國有原則問題上不能、不會讓步,那麽這些原則問題一開始就得擺在談判桌上,而不是後來在告知對方。雖說遠有不平等條約,近有廣場協議,利益集團一大堆,還要專製,這一專,大家都不敢多想,結果連劉鶴這般久經沙場的老手也折了戟。
【資料】
By personalizing his signature policy, the president is creating some major risks for himself
Trump really does think that “trade wars are good, and easy to win,”
【6】《彭博》Trump Says No Rush on Trade Talks. Really?
* Misunderstandings and China’s concerns about being bullied have created distance, says Michael Pillsbury, an outside adviser to Donald Trump
* Having no Chinese-language text of the 120-page draft agreement Beijing was potentially agreeing to could present an obstacle
* There will be trouble ahead for the world’s two biggest economies but it needn’t be all bad news, White House adviser says
* US president views China as both a challenge and an opportunity, and his idea that there is “a good China and a bad China” is reflected in the ongoing trade talks, Pillsbury says
第一就是,如果要達成協議,關稅必須全部取消
第二點就是關於采購的問題,兩國元首在阿根廷共識,在阿根廷見麵形成共識,當時形成一個對數字的初步的認同,這是個很嚴肅的事,不能輕易改變(淳樸大概一點影子都記不得了)
第三就是文本的平衡性,任何國家有自己的尊嚴,所以文本必須平衡
【16】雙方交涉終止後劉鶴接受《新華社》采訪
* The organisation’s director general Roberto Azevedo says its mechanisms allow other nations to object to a deal if it unfairly hurts them
* WTO also set to rule in dispute – which a source said involves Russia – that could force US to justify why targets of its metal tariffs pose a security threat
.....
美方則認為說過的話即使口頭承諾也得算數。
=============================================
這個很勉強,美國可以隨時推翻任何書麵的協議,推出國際公約。
這口頭許諾都是借口而已。
就像耍無賴的時候,會指責對方,“你說的”一個道理。
這種兩國之間的大型商貿談判, 中方顯然還缺乏經驗。 中方認為協議還在初稿階段, 最後定稿需要進一步商榷, 同時還要報請上級同意才行; 美方則認為說過的話即使口頭承諾也得算數。 總之兩方對現階段協議草案認知不同, 上百人參加談判劉鶴也管不過來那麽多細節。 經過這次反複, 最後若能達成協議也就算是成熟的協議了。
不過不管啥協議, 川普也會要翻臉就翻臉, 要撕毀就撕毀, 靠不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