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為孟晚丹被拘留事件上,中國政府除了例行新聞公布,對美國幾乎是緘口不言,此事不小,可中國政府i給人的感覺是這要麽不夠大,要麽覺得自己無能為力。
中國政府的態度,也許是擔心實情可能遠為複雜,目前不宜把此事推到前台,一切以“大局”為重。從《特朗普班子的誤區和我們的對策》一文裏見到的極端自大的心態和對全局錯誤的判斷之類的中國極左思維,大概也是習近平為什麽對國內封鎖消息的原因,否則激進人士說不定會暴動。可是中國卻將所有的憤怒都發泄到加拿大那兒去了,如此打壓理智嗎?等到加拿大外長、總理裁決之際,如果中國逼得加拿大下不了台,那加拿大能不站在美國一邊嗎?
可是,為什麽忍?
是,比孟晚丹更重要的,是中國企業在信息技術年代進入世界市場的權力。可是,如果中國政府不能保護華為進入世界市場的權力,那保護進入世界市場的權力又怎能說得通?
在
習近平能讓什麽步,會讓什麽步一文裏我是多少悲觀,卻覺得華為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習近平在上方談判中必須比美國讓步,“同時,美國不能以國安作為借口封鎖中興華為的通訊技術,這不僅僅惡劣,而且與西方自貿精神原則違背,跟美國指告中國限製美企的做法一模一樣。中興華為的技術(如5G),各國政府按其所需有和市場決定”。
在民間,爭論的聲音還是不少,“扼殺華為”成為主流,最火爆的,是上財教授餘智說“拘留孟晚丹有理”和“中國無需建立核心產業”,整個媒體炸了。
在美國因華為一事帶來的最大的犧牲者是美國經濟學家薩斯(Jeffrey Sachs)。薩斯較激進,名氣很大,但若果你問我那個經濟學家值得信,我說薩斯。在美國輿論界、公知精英權貴看來,華為就是不地道,隻有薩斯公開站出來給華為辯護(《專家論壇Project Syndicate》The War on Huawei)。之後,薩斯受到的辱罵跟中國國內叫喊“賣國賊”無異(參見),薩斯之前給華為一份宣傳材料寫了序言,算是給華為拍了馬屁,媒體馬上出來指責薩斯被收買了,他一氣之下,把整個美國微信(小鳥推特)賬號刪了。
保護華為利益如果沒爭議,那怎麽保護,說法就多了。除了上麵提到的中國必須在雙方談判爭取到的,還有一個更關鍵的政策。
保護華為利益,狹義的政策是如何反擊美國西方對華為的打壓,然而真正關鍵的,是中國政府在其工業政策上的選擇,讓企業充當什麽角色。
中國政府的“國家利益民族大業”的思維,其實是個錯誤的認識,也是個錯誤地判斷。中國人大概覺得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獨一無二的霸主,是因為其在關鍵領域一方麵提供了無可比擬的產品,另一方麵以一切手段,包括國家手段,打壓他國的挑戰,維護自己的壟斷地位。這一看法基本屬實,但中國領導階層把其中的因果關係顛倒了。西方之外,大家渴望物美價廉的產品,希望競爭能給全世界帶來財富,所以大家歡迎中國。歡迎,中國的影響自然提高,把企業作為國家威力投射的工具,整個反過來了。不是因為國家投射威力全世界就歡迎中國,而是全世界歡迎中國增加了國家的威力。
對於高端層次,中國給美國帶來的競爭是大家歡迎的結局,可是如果中國政府插手幹預企業的正常商業運行,其結果是世界上諸多原來歡迎中國產品的國家和人民
中國政府和習近平的政策,有爭議的不少,我列舉幾項。
在我看來,習近平把國家利益強行加到企業的頭上,反而是對中國企業最不利的因素,習近平想的說的是國家民族,外人看來,難免不是他自己的欲望。保護華為利益最關鍵的,是中國政府放棄對企業設立框架,華為的曆史證明,它自己完全有能力在世界上競爭。
這是個死結,因為習近平不會放棄對企業的控製,其結果可想而知。反過來,如果習近平不能保護華為的利益,那他的合法地位受否成為大家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