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狼發牢騷

發發牢騷,解解悶,消消愁
個人資料
笨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印關係

(2015-03-14 23:01:43) 下一個


先前2015.02.04印度再平衡說過印度獨立性很強,但明顯親美,與中國對立為主,但盡量利用,原因跟我們的“遠交近攻”策略一個意思:近鄰利益衝突大,比如印度洋。在莫迪領導下,印度信心大增,很積極主動,除了發展軍事外(參見2013.02.20印度的“軍事擴張”),還積極組織對抗中國的外交經濟政策(參見2015.03.05印度“季風”方案).

莫迪最近的動作是安撫塞舌爾、毛裏求斯和斯裏蘭卡:
2015.03.10
莫迪環訪印度洋島國 印媒:防止中國影響力增強

印媒稱,由於擔心中國,印度總理莫迪將於3月10日開始訪問塞舌爾、毛裏求斯和斯裏蘭卡,並將推出一個雄心勃勃的印度洋地區海洋安全和防務合作計劃。



這是國際關係教授、國際金融論壇學術委員龐中英的訪印紀和他的想法。龐中英強調:

與印度的領土爭議,我國不可輕易讓步,也不要急著解決,因為即使以讓步解決了,中印邊界也不會安定下來。印度是陸地強權,野心很大。印度會得寸進尺。得寸進尺不是印度才有的國家本性。且不說占據藏南等相當於3個台灣省麵積的中國沃土,而且虎視眈眈我國部分西藏領土——這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印度控製了西藏,就等於控製了整個亞洲。

與葉海林一致,我堅決讚同。不過莫迪即將訪華,據謠傳莫迪和習近平都有了解雙方邊境爭端之意,尤其習近平自詡為天命在己一身,有擔當曆史重任壓迫感,有給前人不能為之難題拍板的魄力,一急,給出去了。加上中國目前官僚係統萎靡不振,精英階層也是唯唯諾諾,缺乏獨立、自由的空間,難以發出理智的聲音。

兩個月內的事兒。

參見:印度投資萬億更新鐵路基礎,中國要參一把嗎?
印度第二大商業報紙《Mint》財經專欄作者瓦特薩拉·卡馬特
“印度製造”向中國取經
【注】讀讀一個會寫中文的印度記者的文章,你就覺得印度對中國處處顧忌,說到“據一位在印度數一數二的企業家所說,現在,許多通過大規模生產方式產生的商品,比如織物、成衣、玩具、手提包、行李物品、手機、電視機、空調或者鞋,主要都是進口的。這些東西多半產自中國。上個世紀,印度還是一個生產率極高的國家,但隨著貿易自由化的到來,情勢開始轉變,此時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想的是如何改變這一現象,而不是合作。


龐中英訪印記(一):在印度言必稱中國
2015年春節前夕,經曆了一場辦理印度簽證的小曲折,我第二次到印度訪問的機會變成現實。這次是受印度著名智庫“國防和安全研究院”(IDSA)邀請參加學術研討。中印雙邊人員往來少的可憐,就是印度對外邀請,為獲得印度簽證也不容易。這次我是在出發前夜拿到簽證的。我頭一次知道印度會議主辦方承擔國際演講者的機票和住宿(這本來是天經地義的國際慣例,不過,隻是經濟艙,且不是要在香港轉機,不給報銷出入機場的費用,更不會給演講費)。

11年前,2004年4月底5月初,我以《東方早報》學術顧問的身份,采訪當時的印度大選,訪問印度兩周,除了新德裏,到過孟買和班加羅爾等地。隨後兩年訪問過巴基斯坦(2005)和斯裏蘭卡(2006)。
2012年,“德意誌銀行國際論壇”在印度舉辦其係列的“前瞻”(Foresight)國際論壇之印度篇“在多極世界中的印度”,我接到邀請,卻因為沒有辦下簽證,誤了這次機會。
時隔多年,國人對印度的認識時變境遷,而我也有了新的體驗。

“重度”空氣汙染
2015年2月14日,經香港,乘香港國泰/港龍航空公司(CX),我從新德裏回到北京。盡管春節前,北京越來越像“空城”,但空氣汙染仍然嚴重。
在2月9日到印度新德裏參加會議前,聽說印度新德裏的空氣汙染也十分嚴重,而且有報道說,新德裏比北京還嚴重。
2月9日晚上快12點的時候,我抵達新德裏新的英迪拉甘地機場(即T3),用了一個小時快到10日淩晨一點才出關,找到接站的印度人,發現新德裏深夜、淩晨的空氣確實很差,是“重度汙染”。
我從北京出發時,就知道北方的冷空氣要來了,所以,淩晨3點抵達後,在沒有暖氣的印度國防和安全研究院的學者旅社住下,沒有脫衣就睡著了。幾個小時天亮,發現新德裏的空氣還不錯嘛,看起來比北京還好!
2月10日是自由活動時間,德裏空氣確實很好。我與同時與會的一對美國學者夫婦一起去參觀新德裏市容和一些景點。我與這位美國人開玩笑說,是“搭他們的便車”,但不是“免費搭車”,而且順便不忘提醒他們,“我們中國過去搭了美國的便車,但也不是免費搭車”。於是大家哈哈大笑。這位美國人幫助我用他的信用卡換了一百美元的印度貨幣。我們AA製,合作雇了一輛出租,一共7個小時,從上午10點到下午5點,一位年輕的印度出租車司機為我們開車。


新德裏街頭堵車也很嚴重,新車越來越多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在新德裏的四天,發現新德裏的空氣相對來說,真是還好。聽到IDSA的常務副所長在晚飯前的交談中說,新德裏的空氣汙染沒有北京嚴重。我禮貌地點點頭,但我不是讚賞,也不是否定,因為我並無對北京和新德裏空氣汙染程度的實際體驗和科學比較,隻感到這位印度副所長在民族主義地說話:我們就是比你們好。
被稱為“印度的鄧小平”的新總理莫迪(我根本不同意這一點,莫迪是一個21世紀的地地道道的經濟民族主義者)正在推動“印度製造”(Made in India)的“經濟革命”計劃,且要在經濟增長速度方麵超越中國。國際金融組織如IMF最近都預測,印度經濟增長會超過中國。但印度的生態環境本來已經相當脆弱,當印度的經濟結構真的“複製東亞模式”(印度人不說複製中國模式)以“製造業”為支柱後,怕是印度的空氣汙染將會超級“重度”。

確實的“印度崛起”
印度被稱作“正在崛起的大國”(rising power)。搜索我11年前殘留的對印度的印象,在新德裏走馬觀花,觀看新德裏仍舊熙熙攘攘的車流和人群,不得不承認,印度確實在過去10多年發生了許多變化。比如,2004年時,新德裏破舊的機場被比北京T3一點也不差的新機場取代(其名詞也是T3),從機場到德裏的羊腸小道被高速公路取代。
印度的主要景點幾乎都與高大上的陵墓有關(這可能是一種權力和財富走入曆史以後的遺存方式)。遊客都知道印度的代表性景點是泰姬陵。上述那一對美國人夫婦非要去一個如同泰姬陵的、叫做Humayun’s Tomb的地方。我隻好隨同前往。說實在的,我不願意到陵墓之類的景點參觀,即使那陵墓知名得不得了。
在那個tomb景點的入口處,清楚地標誌著門票價格:“本國參觀者10個盧比,而外國參觀者250個盧比”。我吃了一驚。這個差別也太大了,印度對本國人也太照顧了吧(估計除了印度的學校組織的愛國主義集體參觀,並無多少印度遊客)。
當然,250盧比約25元人民幣,也不多。中國過去也這樣做過,但基本上,景點內外的門票價差很小,如今,中國的景點全球統一價格。想到這個景點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文化遺產”,而印度早已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國,卻如此不遵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給外國人一樣的國民待遇,這是印度不把國際規則當回事的小小例子?

言必稱中國
印度人開口閉口就是“中國”。我是印度舉行的第17次亞洲安全會議(ASC)的唯一中國發言者(香港的沈旭暉教授因為私人原因沒有來參加,其論文摘要由一個印度人代讀),與會的中國人不算多,其中包括尼赫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駐新德裏的中國官媒記者和中國大使館的外交官等。我們的同感就是“China”是印度發言者的“高頻詞”。

這突然讓我想到北京的某大學的某些師生,長期以來,開口閉口就是“北大”。其實,大多數中國人講話,開口閉口怕是根本想不到印度。中國人到“西天”(即古代印度)“取經”的時代早已過去了。
如果以“中國”(China)為“關鍵詞”,對這次會議提交的論文(少數發言者出於種種原因,包括知識產權保護的考慮,不提供論文)做一個檢索,就會輕易證明“中國”是印度戰略研究(國防研究、安全研究)學者的“關鍵詞的關鍵詞”。


龐中英訪印記(二):一帶一路阻力之一在印度
在印度的學術會議上,我發表了《新的中印關係是可能的嗎》,演講長達20分鍾,其中指出,有不少中國人瞧不起印度,如同不少印度人瞧不起中國,但是,客觀地看,印度是重要的,如同中國是重要的,中國和印度誰也不要高估自己低估對方。

那麽,中印關係中,中國需要注意些什麽?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與印度的領土爭議,我國不可輕易讓步,也不要急著解決,因為即使以讓步解決了,中印邊界也不會安定下來。印度是陸地強權,野心很大。印度會得寸進尺。得寸進尺不是印度才有的國家本性。且不說占據藏南等相當於3個台灣省麵積的中國沃土,而且虎視眈眈我國部分西藏領土——這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印度控製了西藏,就等於控製了整個亞洲。
在這個問題上,中國除了戰略的現實主義,別無選擇。今後中國在國際上關於西藏的英文翻譯最好不用“Tibet”,就直接翻譯為“Xizang”,需要解釋時說明一下。

第二,需要正確地強調,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中國也是地地道道的南亞國家。這個信息需要告訴印度人。這是印度聽得懂的語言。美國在不斷地告訴中國人,“美國是太平洋國家”,就差點說,“美國是亞洲國家”了。美國是西半球國家,太平洋很大。說美國是“太平洋國家”,顯然是美國霸權。中國說自己是南亞國家,卻不是美國那樣的霸道,而是陳述一個為印度等在內的強權極力否定的事實。

第三,印度總理莫迪回訪中國在即,但是,我們對中印關係的限度應該有最為清醒的戰略認識。中印關係連蜜月期也不會有。印度不僅要維持其在南亞和印度洋的霸權,而且要在整個亞洲以及太平洋地區謀求大國地位。這勢必驅使印度把中國當作其頭號對手。
印度的“戰略夥伴關係”沒有一個是其周邊國家(這一點許多印度人再三說得很清楚)。從印度的角度,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不會與任何其周邊鄰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尤其是中國。
巴基斯坦是其敵國。從尼泊爾到斯裏蘭卡等是其傳統勢力範圍,無需戰略夥伴關係。這使我們知道了中印關係的限度到底在哪裏。無論目前我們方麵強調的“中印構建更加緊密的發展夥伴關係”如何理解,就是不可能達到“戰略夥伴關係”的高度。

第四,印度密切關注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主要不是把這一計劃當做“機會”,而是當做對印度的威脅或者競爭。在海上,莫迪政府明確提出並實施抗衡中國“21世紀海上絲路”的“四季”(Mausam,有人翻譯為“季節”)計劃。“四季”等反製中國的印度戰略,在印度內外為很多人知道,美國和日本則對此大加讚揚,印度外交部和海軍等不遺餘力推銷之,但在中國,陶醉在“一帶一路”的美好計劃中,低估一帶一路前麵的艱險,對印度的四季計劃知之不多,甚至不願麵對。
中國“一帶一路”計劃最大的阻力之一正是印度。最近斯裏蘭卡政局變動給中國海上絲路計劃帶來一定有形無形的影響,不能說重挫了“海上絲路”計劃,但是,如果斯裏蘭卡變局還不足以讓中國清醒,而是阿Q一般地自圓其說,”斯裏蘭卡不管誰執政都會與中國友好的”,那可真是讓人無語了。
斯裏蘭卡是印度的“親戚”,印度海軍認為中國要獲得在印度洋的存在,就必須在斯裏蘭卡、馬爾代夫等國家落腳。印度操縱斯裏蘭卡政局,正是為了給中國釜底抽薪。印度絕對不容在南亞出現第二個巴基斯坦(敵視印度親近中國)。

第五,中國必須繼續加強與巴基斯坦的關係。在對付嫻熟“均勢”的印度上,這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印度可以輕易破壞中國與印度的“親戚”國家(如斯裏蘭卡)的關係,但卻拿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關係沒有辦法。不過,印度現在壓迫和說服中國改變對巴基斯坦的態度和政策。狐狸“誇”烏鴉是為了烏鴉嘴裏的肉。要知道,美國也沒有在戰略上放棄巴基斯坦。中國要製約印度的挑戰和威脅,必須依靠巴基斯坦。

第六,中國成為海洋大國、重塑世界海洋秩序是必然的和必要的,為此,中國也要高舉美國、日本和印度在關於“南中國海”問題上瓜分中國主權的“航行自由”之旗號,來對付印度阻止中國在印度洋存在的圖謀,中國要堅決主張印度洋的航行自由。印度洋絕對不是印度的。印度洋和中國南海是兩碼事。有關印度洋的任何排斥中國、以中國為對手的國際安全組織都是不可接受的,是中國必須反對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