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異飄飄

何異飄飄,原創淼淼
正文

遊伊斯坦布爾,讀《我的名字叫做紅》1- 旅館

(2017-07-12 06:16:24) 下一個
 
 
在這段旅遊中,我讀了兩本有關伊斯坦布爾Istanbul的書,都是Istanbul的呼愁作家奧爾罕·帕慕克寫的。我終究沒有選作家的散文自傳《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作為我遊記的一本書。我更關注和喜歡《我的名字叫紅》的技巧,雖然內容也很有意思。小說內容總不如《記憶》更直接來了解奧爾罕-伊斯坦布爾的兒子這個人和這座城市。年輕時讀書容易被內容吸引,因曆練不多,又好奇心極重,什麽內容都有吸引力,於是容易著迷,海量閱讀,囫圇吞棗。年歲成熟後,我似乎越來越注重技巧藝術的表現與內容的吻合。《紅》的技巧新穎大膽,而且可讀性也很高,有資格和內容匹配。即現代化又很經典。《記憶》散文很美,因為很真,很個人化, 伊斯坦布爾是作者的伊斯坦布爾。我的七日伊斯坦布爾在藍藍的海,紅紅的落日,還有那揮之不去深深遠遠的記憶裏。
 
伊斯坦布爾太象中國的城市了
 

       “如今我已是一個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屍。” 

        這是伊斯坦布爾作家若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爾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做紅》的小說中的第一句話。

       聽說我要去伊斯坦布爾玩,我的 學兄王先生就給我寄來了他的旅遊文章《伊斯坦布爾橫跨亞歐》。王先生是紐約中新社總編,是位很有特色的詩人記者,終身從事文學工作,是一位堅定的文學的守望者。他的文章不但為我介紹了伊斯坦布爾的風光曆史人文地理,還介紹了這位生長在伊斯坦布爾的文學家奧爾罕·帕穆克 太好了,我立刻就到書店買了本伊斯坦布爾導遊小書 。還有這本若貝爾獎得主的小說。

        現在我就在飛機上翻看,沒想到這開篇竟是如此令人毛孔悚然……而凶手,那個井底死屍的製造者是這樣描寫伊斯坦布爾的:

船駛到吉巴裡附近的河岸邊,遠遠地從金角灣中央,我鄙夷地看了看伊斯坦布爾。陽光陡然穿透雲層,照得白雪覆蓋的圓頂閃閃發亮。一座城市有多麼大、其色彩有多麼豐富,就意味著裡麵有多少角落可以藏匿一個人的過錯與罪孽;城市有多麼擁擠,就意味著有那麼多的人可以讓犯罪的人藏身於其中。一座城市的智慧不應該以它有多少學者、圖書館、細密畫家、書法家和學校來衡量,而應該以幾千年來暗巷裡神不知鬼不覺的犯罪數目來評估。依照這個邏輯,毫無疑問地,伊斯坦布爾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城市。

         是嗎? 這就是我要去的伊斯坦布爾,十六世紀的伊斯坦布爾,暗巷裏填滿了罪惡的智慧,那麽這個謀殺案的宮廷調查者,名字叫著“黑”的青年又是這樣寫著城市的呢?

有一些我年少時頻繁走的街區和街道,十二年來已消失在灰燼中,成野狗聚集的所,以及瘋癲的流浪漢們小孩子的燃火之地。有些地方蓋起了富堂皇的墅,奢的程度足以令我從外來的人震驚不已,有些屋子的窗戶鑲上了最昂的威尼斯彩玻璃。我看到了我不在的段日子裏伊斯坦布蓋起了多豪的二樓房,二樓裝著凸窗,拱出高之外。

         這是書的主人翁”黑”眼中的十六世紀初的斯坦布爾。但這種“浪子歸家,懷舊惡新,無所適從”的漂泊情懷卻似乎是宇宙的現象,永恒的憂愁。

          這位風華正茂伊斯坦布爾土生土長的青年,愛上比他小十二歲的,高貴而美麗的表妹謝庫瑞而被迫自我流放外國。這時候他已經在歐洲波斯和阿拉伯國家流蕩討生十二年了。 歐洲的那些國家與城市的凝重和塵土已經徹底融入了他的靈魂。生活讓愛人的臉漸漸模糊,他卻不敢讓自己不愛她。此時的黑是應表妹謝庫瑞的父親,也就是他的姨父召喚回來的,為蘇丹修訂撰寫一本神秘而偉大的文字插畫書。不想竟發生了謀殺案,他又被宮廷指派去負責調查破案。

     在《紅》裏死屍, 凶手,和偵探各自敘述著伊斯坦布爾的故事……不,不僅是活人和死屍能自述, 伊斯坦布爾咖啡店裏一張畫上的樹,伊斯坦布爾的一枚22K的奧斯曼蘇丹金幣,無所不在的‘紅’顏色,抽象的死,死了幾百年的苦行者,伊斯坦布爾的流氓媒婆,男人女人,皇宮裏的畫家高管,蘇丹陛下,等等,都能生動憂鬱而又很哲理的敘說那段發生在16世紀伊斯坦布爾的情愛和謀殺,東方的平麵細密畫與西方的立體透視畫的爭鬥,穆斯林與基督教的廝殺的故事。多麽機智的結構呀, 直敘胸懷, 暢吐心聲,無拘抒情。

    飛機在空中飛翔,伊斯坦布爾越來越近,我不由自主地往窗下一瞥, 雲層下是二十一世紀的伊斯坦布爾,圓頂的清真寺,若隱若顯,銀光閃閃。這座古老的城市真的是那麽的陰鬱傷情嗎?今天?今天的伊斯坦布爾是什麽樣兒?

    下降時,飛機左右搖晃,直線前傾地貼近了伊斯坦布爾。

    五月的太陽明媚兒溫柔,藍天白雲下的伊斯坦布爾很美。她繞著金角灣,跨越歐亞兩洲, 東西間隔著博斯普魯斯海峽。 這條美麗的海峽不經意地拐個彎,便把歐洲城區分成北岸和南岸。 北岸被叫做新城,南岸叫老城。我們將在舊城住三個晚上,新城住三個晚上。

     那時,我隻能希望那個陰鬱傷情滿是智慧和罪惡的伊斯坦布爾隻是在奧爾罕·帕穆克的文字裏,在十六世紀的故事裏。現在想起來,覺得舊城象北京, 新城象上海,整個城市的海腥味象廈門。伊斯坦布爾太象中國的城市了。  

 

熟悉而陌生的海草味

 

      老城的旅館是在美國第一旅遊網站(www.tripadvisor.com) 排名第一的尼爾日昂(Neorion )。 她不露聲色地站在老城中心一條斜坡小街上,是典型的奧斯曼建築,黃色的塗牆鑲嵌著許多那種常在清真寺看到的那種幽藍的玻璃藝術品。她不是獨立的建築而是許多排房中的一處。她精巧玲瓏,隻有50多個房間, 七層樓。我們的房間可以看到藍色的清真寺和阿雅索菲亞大教堂的圓頂和光塔尖,頗是美麗。 這會不會是‘黑’那個時代蓋起來的樓房呢?

    出發前三天,我們就收到電郵,說因為我們在旅館裏住了三天,所以旅館會免費派人到機場接我們。果真,一下飛機就有一位土耳其男人舉著牌子接我們了。男人帥氣高廋, 這又讓我想起書中男主角‘黑’,他剛回伊斯坦布爾的時候就是這樣高高瘦瘦的。調查破案後,肩部受傷,變成斜肩帥哥,至少在女主人的眼裏是這樣的。

       車是一輛普通的小汽車,不開空調,要開窗,我陌生而又熟悉地搖下車窗, 讓海風和腥鮮的博斯普魯斯海草味道撲麵而來..是的, 我斷定那就是海草味,不管是在廈門海峽的還是博斯普魯斯海狹,它們象一種激素,會泛起我心中童年的歡樂和哀傷。

       車沿著海賓開著,一邊是伊斯坦布爾古老坍塌的城牆,一邊是綠草茵茵的海邊公園, 有土耳其人在燒烤,放風箏,可惜還有紛飛的塑料袋和垃圾……

        似曾相識, 是故鄉廈門的海濱大道還是上海的外灘?

 

大眼睛的土耳其女郎

 

        進了旅館, 一位穿著黑褲白衣帶著黑領蝴蝶結的男人就接過我們的行李,一個穿著泡泡袖子麻紗小細密花衣裙的土耳其女郎把我們引進旅館的會客廳,這個女孩眼睛真的很大。以前看到埃及女人畫,總覺得她們的眼睛被誇大了, 怎麽可能那麽大呢?現在才明白,埃及壁畫藝術原是那麽忠於現實的。 而土耳其女人更像印象中近鄰的埃及女人,而不是像土耳其細密畫裏的鳳眼中國女人。

         腦裏突然飄過《我的名字叫紅》的美女主角謝庫瑞的形象來。 她是男主角‘黑’的表妹,也是‘黑’一生摯愛 ,更是一位絕世美女, 你看她是這樣描寫自己的:

          我是美麗倫的少女,任何一個男人,就算隔得遠遠的,或者透過拉開的簾幕或微的門,甚至隔著我臉上層層的頭紗,隻要瞥一眼,都會立刻迷戀上我。

         這樣的美麗是什麽樣的呢? 她的眼睛有這麽大嗎?

         文字裏的謝庫瑞不僅美麗聰明,而且早熟,非常勇敢積極主宰自己幸福的的女人。有時也太心機綢密了, 不像我原先腦裏預定的蒙頭保守的阿拉伯女人。她十二歲時就令24歲的表哥'黑'神魂顛倒,早熟的她卻明白自己不可能如表哥期望的那樣真正愛上這位窮囧的童年玩伴,便把表哥用細密畫精心製成的表白信交給了父親,導致窮表哥不能再踏入她家門檻,隻好自我流放,遠走他鄉。三年後,她又拒絕父親的安排去和門當戶對的貴族高官結婚, 並以死相逼最終嫁給了自己一見鍾情,帥氣瀟灑,卻窮得叮當響的窮兵哥騎士。 不幸的是,這個滿不在乎的帥兵哥丈夫在戰爭中死不見屍,活不見人地蒸發了。這時候的她可以把高貴細潤的雙手放進冰凍的洗衣盆為丈夫全家洗衣服,也可以踩著泥雪,裏裏外外地幹粗活。為了擺脫小叔子的糾纏,她回娘家和老父親同住。但又必須與愛她又想永久留住她的老父親周旋。‘黑’回來後,為了生存也為了童年的一絲情意, 她可以和父親的助手表哥'黑'約會談情說愛。父親被暗殺後,她精明地策劃了與'黑'的閃婚,逃過了寡婦必須有父親做保護傘,否則就必須被遣送回前夫家的法規和命運。婚後, 卻又若即若離地與黑保持白日夫妻,夜不同床的關係,以求找出殺害父親的凶手。 謝庫瑞似乎總能為自己在對的時候做出對的選擇。她性格中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想象中的包頭女人,包括她對‘黑’的肉體的享受和渴求,她勇敢的不停地一次又一次地與傳統包頭文化抗爭,這本書就是她說的故事。你聽聽這個不凡的土耳其美女說:

      “我的一生,暗地裡渴望有人能為我畫兩幅畫,這個心願我從沒向任何人提起:

    一、我自己的肖像:但我明白,不管蘇丹的細密畫家多麼努力,他們還是會失敗,因為就算看見了我的美貌,很可惜地,他們仍然堅信一個女人的眼睛和嘴巴非得畫得像中國美女那樣,才是美麗。假使他們根據赫拉特前輩大師的手法,把我畫成一位中國美女,也許那些認識我的人看了畫像,能從中國美女的容貌背後,辨別出我的臉。但後世的人,就算他們了解我其實不是鳳眼,依舊分辨不出我的麵孔到底是什麼模樣。如果今天,年華老去的我——我在孩子的陪伴下活到了老年——能有一張自己年輕時的肖像,該有多好!

    二、一幅幸福之畫:誠如拉恩的詩人薩勒·那辛在他的詩中所描述的東西。我非常清楚這幅畫應該怎麼畫。想像這個畫麵:一個母親與她的兩個孩子,她懷裡抱著年紀較小的那個,微笑著給他喂奶,孩子開心地吸吮她飽脹的乳房,也回以微笑;哥哥略微嫉妒的眼神,與母親四目交投。我想成為這幅畫中的母親。我想要畫麵上天空中的鳥兒,好像在飛翔,但同時又喜悅而永恆地懸在半空,正如赫拉特前輩大師的風格,讓時間停止。我知道這不容易。

    我很驚訝也很想知道為什麽,土耳其宮廷畫美女都畫得像中國鳳眼美女.   可土耳其女子卻是不似中國美女。我更同享她的第二願望,做天空中的鳥兒,好像在飛翔,但同時又喜悅而永恆地懸在半空...讓時間停止,讓青春美貌永存。女人的夢,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的。

 

精致的茶具和小吃茶點

 

        旅館裏土耳其男人忙著在計算機上為我們開房的時候,大眼睛女郎給了我們兩杯香檳酒和一本精致的伊斯坦布爾旅遊指南。不一會兒,女郎又為我們端上了精致的土耳其茶。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精巧的玻璃茶杯,造型象束腰花瓶一樣,玻璃晶瑩透亮,托盤匙鑲金邊的小瓷碟子, 上麵架著一隻十分可愛精巧的不鏽鋼小茶匙,茶色如清透的琥珀。茶點頗有土耳其特色,土耳其甜椒泡菜,土耳其烤點心,不油不膩, 不軟不硬,甜鹹香酥味中有味,且造型精巧可愛, 我特別喜歡這種享受。一時間,我真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我們一邊喝茶,一邊聽著女郎介紹土耳其的景點,旅館的早餐,下午茶,及落日的天台香檳小舔...不時,土耳其男人把房門鑰匙準備好了,所有的一切是操作得那麽得精心嫻熟,但又那麽的輕鬆溫馨,自然得體。我喜歡這家旅館。

 

可以看到清真寺光塔尖和圓頂的房間

 

      我們的房間在五樓,一張中等的皇後號雙人的床差不多要占據了整個房間,隻有美國式旅館房間的一半不到, 但這是在意料中的,這跟歐洲的老城旅館一樣,平民百姓能住得起的一定不大。小小的落地陽台對著老城清真寺的光塔尖和圓...嗯, 這就是這個“第一好”旅館的價值之所在吧!洗手間的地板,牆,天花板都是灰白花紋的大理石,浴室有德國設計製造的水龍頭自然是精確得體。讓我凝神矚目的是床頭牆上掛著的是朝拜蘇丹朝拜仿古油印細密畫。畫的基色是老舊的紅色。 蘇丹留著滑稽的往上勾翹胡須和帶著大纏布帽,手上居然拿著一本仿佛鍍金的書本。

        嗬, 該不會是《我的名字叫做紅》書裏說描寫的那本書,那本謝庫瑞的父親,黑的姨父,蘇丹的高官主編的神秘書, 那本《我的名字叫做紅》所發生的一切的源頭的“罪惡之書”?你聽,姨父是這麽說的:

       “我的客,事實上,正是社稷的根基,榮耀的蘇丹陛下。由於這本書是個秘密,蘇丹隱瞞了他的國庫大臣支付我報酬。我和蘇丹畫坊裡的最優秀的細密畫家一個一個地好了。我讓他們有的人畫一條狗,有的人畫一棵樹,有的人我請他繪製頁緣裝飾及地平線上的雲,有的人則負責畫馬。我想透過我所描繪的各種事物呈現蘇丹的帝國全貌,就好像威尼斯大師們在畫中所表達的那樣。然而,與威尼斯畫家不同,我的作品不是描述財富,而當然是反映其豐富的心世界,它將表現蘇丹帝國的種種喜悅及恐懼。如果我最後讓人畫上一張金幣,它的目的是在貶低金錢;我加進了死亡與撒旦,是因為我們害怕它們,雖然我不知道謠言是怎麼的。我想要借由樹的不朽、馬的疲倦和狗的粗鄙來體現榮耀的蘇丹陛下與他的帝國。我要求我的那些代號為『鸛鳥』、『橄欖』、『高雅』及『蝴蝶』的畫家們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自己的題材。即使是在最寒冷、最嚴峻的冬夜裡,蘇丹的畫家們也常常會把他為書本繪製的圖畫拿來給我看。

      這位精明而又傲慢的土耳其高官如意地策劃了編撰這本書的計劃, 在整個編撰過程中沒有任何一個作者或者畫家知道書的內容,編完後卻是土耳其史上最偉大的書。然而,更機密的是,這位高官屬於當時的崇拜西方派, 在一次旅行中,他深深滴為意大利的肖像畫震驚吸引,他要這本書中插進一頁威尼斯風格所畫的蘇丹陛下的肖像,並且讓黑來完成這部書的文字部分。他雇用宮廷畫坊裏最傑出的穆斯林細密畫家『鸛鳥』、『橄欖』、『高雅』及『蝴蝶』,甚至逼迫宮廷畫坊總監奧斯曼大師模仿西方畫法, 讓他蒙羞且痛不欲生。高雅就是那具井底死屍,而凶手就是另外三位之一。 可是姨父卻也被暗殺了...陰鬱恐怖的伊斯坦布爾又多了一具死屍。

         誰殺害了他呢?為什麽殺害他,和那井底死屍有關係嗎?伊斯坦布爾你的肌體分裂在歐亞兩洲 你的靈魂掙紮在東西文化的曆史拚鬥中。 今晚睡在這樣一幅畫下,我會做什麽夢呢?

-----------------------------------------------------------------------------------

文章各部Links:

遊伊斯坦布爾,讀《我的名字叫做紅》Part 1- 旅館 :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6634/201707/14645.html

遊伊斯坦布爾,讀《我的名字叫做紅》Part 2 - 老城金三角: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6634/201707/12882.html

遊伊斯坦布爾,讀《我的名字叫做紅》Part 3 -寺廟與宮殿: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6634/201707/13352.html

 

遊伊斯坦布爾,讀《我的名字叫做紅》Part 4- 落日 新城步行街 城堡: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6634/201707/14645.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