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曹先生

5年前在新浪開博(同樣的博客名字:北美曹先生),主要撰寫北美教育、投資、文化、管理等方麵的文章,借文會友,並希望能助人助己。現同時在文學城開博,希望能得到這裏新朋友的關愛和支持!謝謝!歡迎來溫哥華!
個人資料
正文

9月這兩國黨領選舉分析比較

(2022-08-05 12:20:11) 下一個

今年9月10日,加拿大保守黨將進行黨領選舉,選出新黨領。這是加拿大保守黨過去5年來的第三次黨領選舉,相對前兩次,這次選舉沒啥懸念,所以本來沒想就此寫點東西,但正好又有英國保守黨黨領選舉(9月5日公布選舉結果),所以不妨對比研究一下。

● 加拿大保守黨黨領選舉簡單分析

2022加拿大保守黨黨領選舉,之前共有6位候選人,後來一個月前Patrick Brown被黨內取消參選資格而僅剩5人。在這5人中,實際的競爭就在Pierre Poilievre和Jean Charest間進行。而這場選舉一直就沒有太大懸念,現在看Pierre將會取勝,隻是在第幾輪計票中獲勝而已。

判斷誰能取勝,主要看這幾個因素:一是個人所簽的黨員數量(也看分布狀況);二是黨內關鍵人士(現任MP等)的支持力度;三是相關的民意調查情況。

從這三個方麵,尤其是簽黨員數量看,Pierre大幅度領先。據報道,他的競選團隊共招募了約31萬新黨員,這絕對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同樣有報道已經出局的Brown也招募了約15萬名新黨員,使得今年有資格投票的黨員數量達到驚人的67萬餘人(實際投票應該不會超過40萬)。

如果Pierre招募的黨員數量屬實且分布合理、投票率也較高的話,那他很容易在第一輪計票中就能獲勝。這種情況在前兩次的保守黨黨領競選中都沒有出現過。所以,已有媒體驚呼:保守黨將成為Pierre Poilievre’s Party(PPP)。

在2019年黨領競選中,4位候選人共招募黨員數量約為27萬人,最後有17萬多參與投票;在2017年黨領競選中,有資格投票的黨員數量約為26萬人,實際參與投票的約有14萬多。在前兩次選舉中,都是到了最後一輪計票才選出最後的勝利者。

從黨內關鍵人士的支持度看,Pierre也是絕對的一枝獨秀。現任國會議員中有62人公開支持他,之後的Charest有16人,Lewis有10人,其他幾位基本沒有什麽重量級人物支持。

特別是一周前,前總理Harper也公開支持Pierre,這是很少見的情形,一般前黨領都不會公開支持某位候選人的。Brown的提前出局也使Pierre更進一步地鎖定勝局;另外很有人氣的Lewis和Pierre屬於黨內的相同陣營,一旦計票拖到最後Lewis的選票也會轉給Pierre的。

● 英國保守黨黨領選舉簡單分析

英國保守黨在7月13日到20日間經過保守黨國會議員的5輪投票,在8位候選人中選出最後的兩名,分別是蘇納克(Rishi Sunak)和麗茲(Liz Truss),二人得票數為137和113(共計355張票)。這兩人將由保守黨黨員投票決定最終的勝者。

2019年保守黨黨領選舉時共有近14萬黨員參與投票(當時有效黨員人數約16萬人);2016年黨領競選時沒有經過第二次的黨員選舉就直接選出了黨領Theresa May(第二名退出)。再早的就是2005年的黨領選舉了,當時有近20萬黨員參與投票。據估計今年會有18萬多的黨員有資格參與投票。

蘇納克和麗茲二人進入最後的選舉決賽,那最後哪位能勝選呢?特別是蘇納克作為印度裔進入決賽有望成為英國曆史上首位非白人的首相,這更引起了全球人的矚目,使得這場選舉格外有懸念,現在很難判定誰能取勝。

蘇納克和麗茲兩人背景有相似之處,都是名校牛津畢業,都有很強的經濟領域工作背景,都曾先後做過財政部首席秘書(僅次於財政大臣),參與本次黨領選舉時都是內閣重臣,蘇納克為財政大臣,麗茲是外交大臣。

但就從政時間和經驗看,蘇納克要略遜於麗茲,麗茲在2010年就當選國會議員,擔任過多個政府職務,而蘇納克是2015年才當選國會議員。另外蘇納克身上還有以下方麵的不利之處,所以我個人判斷最後麗茲的勝麵更大。

一個是蘇納克是約翰遜一手提拔重用的,但在這次政府危機中他率先發難辭職,這將被視為對約翰遜以及支持約翰遜的黨員們的背叛;二個是他妻子長期以英國非稅務居民身份避稅被曝光而引起很多非議;三個他的印度裔背景想必還是個丟分項,這和保守黨黨員組成情況也有密切關係。

作為老牌政黨,英國保守黨的黨員組成還是非常老派的,盡管其整體國會議員和這次參選的黨領候選人都頗具多元性,比如這次8位候選人中有4位非白人(兩位印裔二代、一位非裔二代、一位伊朗出生的)。據幾年前的資料分析,保守黨黨員中97%為白人、平均年齡約57歲、男性占大多數(63%)等,這些特性將直接影響他們的投票偏好。

● 關於這兩個選舉規則的簡單介紹

從上麵對加拿大和英國兩個保守黨這次黨領選舉的分析,可見兩個黨的選舉規則是不同的。

英國是對候選人經過兩個層麵的選舉,首先是在本黨國會議員中進行多輪淘汰式選舉,最後選定前兩名,然後交給所有黨員進行選舉,按一人一票,得票多者取勝。有投票權的黨員一般規定是在選舉日之前三個月的某個時點上的有效注冊黨員。

加拿大是把所有候選人直接提交給本黨黨員進行選舉,一人一票按排序選舉法提交選票,通過多輪計票最終選出勝者;另外選票都在各自選區(目前共338個選區)單獨計算,每個選區平等對待都賦分100,在哪一輪計票中有人超過總分數的一半即成為勝者。

這兩種選舉辦法各有利弊,英國的更看重本黨議員對黨領選拔的影響,沒有考慮選區問題也使得有些地區對黨領選拔毫無影響力;加拿大的看重各個選區的平等參與,但排序選舉法比較複雜很多人都不會有效地填好這種選票。

加拿大屬於英聯邦國家,其政黨和政體都是英式的,但政黨內部選舉不像各級政府選舉,都是由政黨自身根據情況而定,也經常會對選舉規則進行相應修訂,以便選出更有代表性和更為優秀的黨領。

● 關於這兩個選舉特點的異同分析

因為英式政體和美式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對於英式政體,需要多關注各個政黨(尤其是主要政黨)的黨領選舉。仔細觀察這兩個國家的黨領選舉,還是能看到一些很有趣的異同方麵。

○ 過去五六年裏黨領選舉都很頻繁。加拿大和英國的兩個保守黨在過去五六年裏都進行3次黨領選舉,可謂頻繁換帥。在此之前,加拿大的哈珀從2004-2015年擔任黨領,英國的卡梅倫從2005-2016擔任黨領,都碰巧擔任了長達11年的黨領。

這兩黨換帥頻繁,一個表麵的原因很不同。加拿大是因為前任黨領帶隊參加大選失敗而不得不辭職,都是在野黨期間的事情;而英國是當時的在任總理辭職而需要遴選新黨領,就是說都在執政期間發生的。

另一個內在的原因很相似,都是黨內矛盾造成的。相比左派,右派政黨都不夠團結,當然這也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 參與黨員數量和投票率差別較大。通過上麵的數據可以看到,加拿大保守黨黨領選舉時黨員人數較多(相對人口而言對比更明顯)但投票率較低,這是因為加拿大這幾次黨領選舉前,候選人都有足夠時間去招募新黨員,而英國這幾次基本上都是長期的老黨員。

加拿大這些新黨員,比如這次Pierre(也包括其他人)招募的估計大都是臨時的選舉性黨員,很少會參加平時的黨內活動。除去這些臨時的新黨員,加拿大保守黨長期穩定的黨員人數也就在十幾萬人。

關於英國保守黨的黨員組成情況,我在前麵簡單描述過,加拿大保守黨除了臨時發展的這些新黨員,長期穩定的老黨員組成情況也和英國的差不多,都麵臨著內部如何吸納新生力量的緊要問題。

○ 少數族裔參與黨領選舉都在增多。英國8位候選人中有4位少數族裔,加拿大的5位候選人中有1位非裔女性Lesley Lewis(她上次也參選了)。這個不僅在保守黨內如此,在其它政黨裏麵,多元性應該更高的,這是由人口組成變化所決定的。

印度裔在英國政壇表現搶眼,像這次就可能會出現印度裔的黨領和總理,各界內閣成員都有不少印度裔。在6700萬的英國,印度裔約有140萬;在3800萬的加拿大,印度裔約有150萬。

印度裔在加拿大政壇的影響力一點也不遜色於英國,甚至更有過之。比如加拿大的第三大政黨NDP就是由印度裔擔任的。在加拿大自由黨裏有很多印度裔擔任政府內閣要員(現任國防部長等)。無論在加拿大還是英國,印度裔還是相對更支持左派政黨的。

據報道,目前有幾個國家的最高政府領導人為印度裔,像葡萄牙、毛裏求斯等,美國的副總統哈裏斯是半個印度裔,但在G7這樣的重量級國家裏還沒出現印度裔的最高領導人,拭目以待英國和加拿大哪個能先出來印度裔總理。

華人在英國人數較少(約40多萬),在政治上幾乎沒有啥影響力;在加拿大的華人倒很多(約180多萬),但在政治上的影響力比印度裔則差得很遠。

● 這兩個保守黨的異同分析

這兩個黨名稱一樣,都叫保守黨。這兩大黨的基本理念相近,都屬於中右派政黨,但在社會觀念上,英國保守黨可能比加拿大保守黨更左傾一點,這可以從兩個黨的Logo顏色上看出一二,前者淺藍,後者深藍。

英國現代政治(政黨政治)的曆史遠早於加拿大,一個是從1714年開始,一個是1867年才獨立。從兩黨的曆史來看,英國保守黨成立較早(1834年,還可以追溯更早些),發展得比較穩定;而加拿大保守黨成立較晚(最早起於1873年,現在的保守黨是2003年合並而成),在發展過程中有更多動蕩。

這兩個黨都是所在國家的前兩大政黨和主要執政黨,不過英國保守黨當屬英國第一政黨,在過去一百多年來,大部分時間都由保守黨執政;而加拿大保守黨從執政時間來看,隻能屈身加拿大第二政黨,執政的累計時間遠不如對手自由黨。

英國曆史上也曾有自由黨與保守黨抗衡,但後來自由黨被工黨替代,工黨成為第二大政黨。工黨和加拿大的新民主黨(NDP)相類似,都是左翼政黨。看英國政黨的變化趨勢,說不定哪一天加拿大的NDP會取代自由黨的。

● 加拿大黨領選舉中如何填好選票

通過上文分析,不難發現,英國或加拿大乃至所有民選國家,黨領(政府最高領導人)都是由這些黨員決定的,包括議員們本質上也都是由所在政黨決定的(他們先內部選出後再交給選民來選擇),而黨員人數並不多,也就是說由這些少數黨員們決定了國家的方針政策。

所以,除了作為選民必須積極投票來選出令自己滿意的政黨和政客外,還要積極參加各個政黨內部事務來選出黨領和議員候選人。這一點對少數族群尤為重要,完全可以通過多入黨(尤其像加拿大黨員一般隻要求是居民即可)來達到更大的政治影響力。

這些年經過各種教育和宣傳,加拿大華人投票和入黨積極性都在顯著提升,這無疑是一件大好事。相信本次加拿大保守黨黨領選舉也有不少華人臨時入黨要進行投票的,那如何把這張選票填好呢?

加拿大保守黨黨領選舉是排序選舉法,也就是一張選票按次序可以填上所有候選人的名字。因此,要按照自己對候選人的認可和喜歡程度,按順序盡可能都填上,充分行使自己的投票權!如果隻填上一兩位,那麽您填寫的候選人被淘汰後,就等於您放棄了參加其後幾位候選人的競選投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