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曹先生

5年前在新浪開博(同樣的博客名字:北美曹先生),主要撰寫北美教育、投資、文化、管理等方麵的文章,借文會友,並希望能助人助己。現同時在文學城開博,希望能得到這裏新朋友的關愛和支持!謝謝!歡迎來溫哥華!
個人資料
正文

這些死的和活的唐人街

(2021-08-20 16:56:53) 下一個

這次我們“環BC省自駕遊主題行”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探尋華人先僑足跡。華人在加拿大的早期曆史大都發生在BC省,而最早可以追溯到1788年第一批澳門華工來到溫哥華島協助造船。

BC省在2016年宣布了21處為華人曆史遺址地(Chinese Canadian Historic Place),其中一些已經沒有實物可以參觀或者很難到達。在這次行程設計中,我們去了6處,還去了沒有列在其中但其實更有意義的Barkerville(巴克維爾)小鎮的唐人街。

在第一天行程中,我們就去了在Lytton的華人香火堂遺址和Kamloops的華人墓園。香火堂由修建太平洋鐵路的華工建於1881年,但原建築早已損毀;幾年前在此地重建了一個華人曆史博物館,但令人痛心的是在6月30日的一場山火中被焚燒殆盡。關於這兩個地方的觀瞻總結見之前的第一篇文章。

在Prince Rupert那天,我們去了一個與華工有關的罐頭廠遺址(North Pacific Cannery)。這不僅是21處華人曆史遺址之一,還是加拿大的國家曆史遺址。這個罐頭廠成立於1888年,一直經營到1968年,後來改為它用並在1985年後轉為曆史性博物館。從1910年代到1960年代,曾有大批華工在此工作過。

在行程最後一天,我們在溫哥華島去了兩個唐人街和找尋維多利亞的移民大樓舊址。早期從西岸入境加拿大的華人在此受到盤問與監禁式檢疫,並在這裏繳納人頭稅。我們依據地址在附近找尋,但沒有看到實存房屋和相關曆史標記。

這兩個唐人街,一個是在Cumberland的唐人街。Cumberland是個小Village,位於溫哥華島的中間地帶,目前人口約4000人。這個小村莊的發展得益於19世紀中後期當地煤炭業的大發展,現在已成為戶外休閑、文化和旅遊的目的地。就是在那鼎盛時期,有大批華工來到這裏打工和從事其它服務行業,並很快建起了規模很大的唐人街。

這個唐人街坐落在這裏的煤溪曆史公園(Coal Creek Historic Park),始建於1888年,在一戰期間達到人口高峰,超過1500人,並約有100個小商業機構。後來,隨著采煤業的衰落、實施排華法案以及大蕭條的到來,華人陸續搬離了這裏,在1950年代末就成為被廢棄的空城,最後在1968年的一場火災中燒掉了所剩無幾的建築物。

在這個唐人街的西邊不遠處當時還有個日本勞工的小村落,規模比唐人街要小些,後來也同樣成為今天一無所有的荒野。這個唐人街缺乏維護和最終歸於塵土,和當時沒能成功申請到政府的遺產保護資助有關,這在今天想來也很有警醒的意義。

維多利亞的唐人街,大家都比較熟悉,我們這次自駕遊主題行也必須到這裏打個卡。這個唐人街是加拿大最古老(始建於1858年)也是北美僅次於舊金山唐人街(建於1848年)的第二座唐人街,起源於當時的BC淘金熱,有大批華人礦工由美國加州來到BC,後來又從中國不斷湧入,而第一個上岸落腳點就是Vitoria。

Victoria的唐人街規模不大,但幹淨整潔,充滿生機,與平常我們對唐人街的髒亂差觀感有很大的不同。這次過來匆匆一瞥,發現這裏的人氣很旺,不少店鋪門口都排滿了顧客,我們幾個也在這裏一家小店吃了這次行程中唯一的一頓中餐。

行程中的第三天,我們去了Barkerville(巴克維爾)小鎮,參觀這裏的唐人街是本次自駕遊主題行中的重頭戲。Quesnel和Barkerville這兩個地方相距不遠,都是當年的淘金名鎮。我們順著Gold Rush Road一路北上,先到了Quesnel,在號稱世界上最大的金盤前留個影,然後就趕往巴克維爾,去參觀這裏曾經顯赫一時但今天卻鮮為人知的唐人街。

巴克維爾距溫哥華800多公裏,位於BC省內陸Cariboo地區的東北角。這個小鎮是北美眾多因淘金熱(或采礦、伐木等產業)瞬間崛起、又隨著產業蕭條而迅速衰敗的各類小鎮中的典型代表。1862年,這裏發現金礦,世界各地淘金人士立刻奔湧而來,華人也就很快成了其中最大的礦工群體,人員超過3000人。

從1862年開始,巴克維爾小鎮逐漸成形,在小鎮的西南頭也很快建起了一個獨具特色的唐人街。小鎮一直興盛發展到到1880年代,那時華人占這個地區人口的一半。從那時開始,小鎮日漸沒落,到大蕭條之後就基本上沒什麽人了,現在所剩的幾百人都住在附近的Wells。

早在1924年,巴克維爾小鎮就被認定為加拿大的國家曆史遺址,後來在1958年又被認定為BC省的曆史遺產並逐漸擴大成一個曆史小鎮和公園(Barkerville Historic Town and Park),而在唐人街裏麵的洪門致公堂這棟建築物,也在2008年被列為國家曆史遺址。無疑,這裏是了解BC省發展和華人起源最好的地方。

我們來到巴克維爾小鎮後,先逛了北頭的主town,然後進入裏麵的Chinatown。因為疫情,小鎮遠沒有往日熱鬧的旅遊景象,唐人街裏原有的一些tour都暫停了,但是這幾十棟保存完好的各式建築也夠大家慢慢欣賞的。

參觀期間,在這裏工作的專注於當地華人曆史研究的陳英英博士專門撥冗給我們做了一場專題講座,令大家對100多年前華人先僑的發展經曆肅然起敬,也讓我們深思在今天該如何避免華人過去悲劇的再次發生。

參觀這些華人先僑生活過的地方,特別是3個對照鮮明的唐人街,一個是完全死去不存在的,一個是人不在物還在保存下來的,一個是仍然充滿生命活力的,都會引起我們這些新移民和參觀者很多的思考和想象。

在加拿大,最多時曾有25個唐人街(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現在一些華人主要聚集的城市還有過去的唐人街或者新式的唐人街。唐人街的起伏變遷,是華人發展的真實寫照,其中有很多心酸和淒涼的人生故事。看似這段曆史已經走遠,或者和我們新移民關聯不大,但曆史雖不會簡單重複,但往往會有驚人的相似。

在做這篇總結時,我於昨天又去了溫哥華的唐人街簡單看看。這個唐人街始建於1886年,後來發展成加拿大最大的華埠,再後來就慢慢地就出現了很多唐人街共有的問題,一個是華人青黃不接,生意日趨慘淡,另外各種流浪漢、癮君子都向唐人街靠攏,使得唐人街演化成髒亂差和不安全的代名詞,新移民更是望而生畏、唯恐避之不及。

像溫哥華唐人街這種變化,我始終覺得不完全是自然的走向,這其中想必會有利益的爭奪。我每次路過那裏,都能明顯覺察到流浪漢們又向唐人街裏麵跨進了一步,昨天也是同樣的觀感。

我無法洞悉溫哥華唐人街的未來,更無法預測加拿大華人的明天;但我清楚:華人美好的未來不會自動降臨,必須積極融入這個社會,更需要勇敢地抗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