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穀的碼字空間

空穀幽蘭-蘭質蕙心-心猿意馬-馬到成功
正文

移植(3)長篇連載

(2014-07-20 08:37:01) 下一個

 

 

第二章 楊衛東和柳依依

 

 

    這一上午楊衛東都坐在他辦公室的小格子裏在找bug。這段程序編完後就總也跑不起來。他檢查了好幾遍,總是磕磕絆絆的。一再的修改,讓他不免有些煩躁起來。這個辦公室其實就是這座二十八層大樓中一層的一個大廳,然後用那種鋼架和棉製纖維材料構成的人造小隔牆分隔的一個個小格子,每個小格子裏自成一體的放上辦公桌椅外加一台電腦,這樣組成了每個人的辦公室小天地。他看看表,已經到中午十二點了。他放下手中的工作,拿起飯包,跑到樓下一層的餐廳裏把柳依依給他裝好的午飯放進微波爐裏熱上。

 

    一樓的餐廳很大,沿牆放著一排微波爐,供中午帶飯的人們加熱午飯。沿另外一麵牆,一排的自動銷售機,裏麵有漢堡、三明治、各種小食品及各種飲料。餐廳裏還提供有各種免費的咖啡、茶等熱飲料。樓裏上班的人們可以隨時享用。這座二十八層的高樓上有好幾家高科技公司。而每天到中午用餐的時候,這裏就格外的熱鬧。各公司的職員們,基本按族裔分群而坐。而在各高科技公司裏的碼農們基本又分為三大族裔:中國、印度和俄羅斯。他們撐起了這裏高科技園區的一片天空。每天的這個時候,是這裏各族裔職工最歡樂的時候,人們擺脫了E文各自都用自己的母語和自己同膚色的同胞們互相交流,從新聞到各自飯盒裏的飯菜。在這樣的環境裏,幾乎人人都很容易就成了烹調高手。而且可以幾乎品嚐到中國所有菜係的飯菜。每天人人都帶比自己飯量要多的多的飯菜,而奇跡居然是:每天都沒有東西剩下。結果就是:無論男女,隻要在這棟樓裏上班,在短期內一個個都膀大腰圓。在這棟樓的七層,有一個對樓裏各公司職工都免費的健身中心。而慢慢的所有來自中國的移民們也入鄉隨俗加入到這裏健身的大軍裏了。

 

    楊衛東進這個公司六個月了。當他一得到這個職位後,就迫不及待地把老婆柳依依和兒子楊波從國內接了過來。他渴望著給他們一個安定溫暖的家。對於這個來之不易的專業工作,他非常珍惜。他經常免費給老板加班到很晚,以期待老板能早日給他加薪,穩固職位。

 

一年多前,他單槍匹馬一個人登陸到這個北美新大陸時,懷著極大的憧憬。要在這北美新大陸開始他人生新的一頁。

 

他出生在北方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裏。他上麵有四個哥哥。哥哥們小學一畢業就都回家務農了。父母認為:識幾個字,能算賬,看個報紙就行了。用不著浪費去讀書了。早勞動,早掙工分,早成家立業。父母都是祖祖輩輩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輩子沒出過遠門。家裏有幾個壯勞力的兒子,媽媽在家抄持著家務,爸爸帶著幾個兒子地裏刨食。他們的日子雖過地不很富裕但還是很幸福的。他在家排行最小,是家裏父母哥哥們最寵的小五。小五從小就顯露出他過人的天分。哥哥們自己沒再繼續念書,但他們在勞動之餘,會翻出以前的課本,把教小五念書當成一個樂趣。小五是他們的希望,他們把自己早年失去的教育機會都給了弟弟。這樣,楊衛東在四個哥哥啟蒙下,早早就開始了認字算術。這樣的開頭讓後來的他上學一路綠燈的始終成績名列前茅。他的聰穎也讓所有帶過他的老師和班主任們對他偏愛有加。他這樣的條件在農村並不多見。父母也和哥哥們一樣支持著小五,從不讓他下地幹活,所有的時間都用來讀書。他也很爭氣,一舉考上了全中國家長們夢寐以求讓子女們鯉魚跳龍門的京城的華大。

 

    柳依依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雙雙從中國著名的華大畢業後,一起進了省城一家國有的大型機械廠的技術處當工程師。她是父母的獨生女。被父母嬌寵為掌上明珠,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十八歲那年沒有考上大學的她又複讀一年,仍然沒過高考錄取線 ,她上了本市的一所大專的會計專業學會計。這所學校的校長是當年她父母在華大的同學。這當然是父母替她的選擇。她不喜歡枯燥的數字算術,她酷愛文學,愛看瓊瑤的小說,整天沉醉在那些少男少女的童話世界裏。可能因為長的太過漂亮,也可能在女孩中,象她個子這麽高的也少有,她並沒有閨蜜一般的朋友。父母怕她受騙吃虧,在她與男孩子交往上管理地非常嚴格,雖然上了大專,但仍然在家吃住。這讓那些暗戀她的男同學根本沒有機會。三年後她順利地畢業了,接著進了父母的單位當出納。她的生活就這樣按部就班,平淡地按父母的意願過著。一直到二十二歲她的感情世界,仍是一張白紙。跟異性同學交往的機會少之又少,更別說談戀愛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