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51)
2018 (58)
2019 (53)
2020 (76)
2021 (93)
2022 (84)
2023 (102)
2024 (88)
583年,四月庚午日(初三),吐穀渾侵擾隋臨洮,洮州刺史皮子信出戰,戰敗被殺。汶州總管梁遠率兵將吐穀渾擊退。吐穀渾又入侵廓州,州兵奮起將之擊退。
突厥數次侵擾隋境,隋主楊堅下詔說:“從前周,齊抗衡,諸夏分割,突厥之虜同時與周,齊兩國通好。周人憂慮東境,恐怕齊國與突厥交往贈深;齊氏擔憂西鄰,害怕周與突厥邦交深厚;周,齊兩國都十分在意突厥的意向,認為與國家安危密切相關。因為兩國對峙,大敵當前,彼此都想減輕來自背後的威脅。朕以為加重賦斂百姓,拿去贈與財狼,突厥非但不感恩,反而以此作為入侵的資本。朕如今用禮來節製突厥,不再濫施賄賂,省徭薄賦,使國家財稅有盈餘。把從前贈與突厥之物,改賜給自己將士;免去百姓因輸送賜物而奔波於途的辛勞,使他們安心耕織;可以掃清邊陲,勝算在胸。突厥凶頑愚蠢,不了解我們的深意,將我們安定升平之今日,依然看作戰國爭戰紛亂的時代;乘前世慣養出來的驕橫,結下今日之仇恨。近來,傾巢出動,進犯我北境。大概上天所憤怒之人,就會驅使他去挨刀斧。諸將現在將要出征,義師出征包含教訓與教化之目的,突厥有投降者就接納他們,有抵抗者就堅決剿滅,使他們不敢再存南下之念,永遠畏服我大隋的威嚴。如此,何用他遣送子弟入侍,何煩勞他們來渭橋朝拜呢?”
於是,隋主命令衛王楊爽等為行軍元帥,分八路出塞討伐突厥。楊爽都總管李充等四將出朔州道,乙卯日(十二日),楊爽等與沙缽略可汗在白道相遇。李充對楊爽說:“突厥因襲於以往取勝,必輕視我軍而不加防備,我們以精兵前去偷襲,可以破敵。”諸將聞言,多有疑慮,隻有長史李徹讚同他的計謀,於是跟李充率精騎五千突襲突厥,大獲全勝。沙缽略可汗丟棄所穿金甲,潛入草中逃走。突厥軍中沒有糧食,加上疾疫流行,死亡眾多。
隋幽州總管陰壽率步騎十萬出盧龍塞,進擊前齊營州刺史高寶寧。高寶寧向突厥求救,突厥正窮於應付抵禦隋朝大軍,無暇分兵救援。庚辰日(十三日),高寶寧棄城出奔漠北,和龍諸縣都被隋軍平定。陰壽懸重賞購求高寶寧首級,又派人離間他手下親信,高寶寧遠逃契丹,被他手下所殺。
隋秦州總管竇榮定率領九位總管,統領步騎三萬出涼州進擊突厥,與突厥阿波可汗在高越原相對抗,阿波可汗屢次被打敗。
前上大將軍史萬歲,因受犯罪牽連被發配到敦煌當戍卒,他到竇榮定營門請求效命,竇榮定素聞史萬歲大名,見到他大喜。壬戌日(二十五日),竇榮定與突厥兩軍將要再戰,竇榮定派人對突厥阿波可汗說:“士卒有何罪而使得他們相互廝殺?我們應該各出一壯士以一決勝負。”突厥阿波可汗許諾,因而派出一騎出陣挑戰。竇榮定則請史萬歲出陣應戰。史萬歲馳馬迎戰立斬對手於馬下,割下首級而還。突厥見狀大驚,不敢再戰,於是請求盟約,收兵退走。
長孫晟這時在竇榮定軍中當偏將,他派人去對阿波可汗說:“攝圖(沙缽略可汗)每次南來,交戰都獲大勝。而你阿波才入隋境,就戰敗奔逃,這是突厥的恥辱。而且攝圖與你阿波,原本勢均力敵。現在攝圖每每取勝,為眾人所推崇;而你阿波遭遇敗績,為突厥帶來恥辱。攝圖必將歸罪於你,促成他乘機吞並你的宿願,消滅北方牙帳(阿波的牙帳在攝圖之北),願你好生估量,能否抵禦得住攝圖?”阿波派使者到長孫晟處,長孫晟又對他說:“現在達頭可汗與隋軍連合,攝圖因而無法製服他。阿波可汗何不同樣依附大隋天子,連結達頭可汗,相合為強,這是萬全之計,豈不比喪兵負罪,回歸攝圖,受其屠戮羞辱強似百倍!”阿波聽聞使者回話,深以為然,便派遣使者隨長孫晟入朝。
沙缽略可汗素來嫉妒阿波可汗驍勇強悍;自從白道敗歸,又聽聞阿波背叛自己而歸附於隋,於是率先北返,襲擊阿波北牙大帳,大破阿波留守部眾,殺掉了阿波的母親。阿波返回,無處可歸,隻得西奔達頭可汗。達頭可汗聞聽沙缽略所為,大怒,派遣阿波率兵東進,阿波的舊時部眾又重新歸附聚攏到阿波麾下,兵力達到十萬騎,於是與沙缽略相互攻殺,阿波屢戰屢勝,重新收回故土,兵勢越發強盛。貪汗可汗素與阿波可汗關係和睦,沙缽略可汗兼並他的部眾,廢黜他的可汗地位,貪汗可汗因此也逃奔投靠達頭可汗。另外沙缽略的堂弟地勤察,別統另一部落,他與沙缽略有嫌隙,也率領部眾叛離沙缽略而歸附阿波可汗,與沙缽略交戰不止,後來,相互對立交戰的幾個可汗各自派出使者到長安,向隋主請求救援,隋主楊堅樂於看到突厥內部互相攻訐廝殺,都沒有答應他們的救援要求。(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