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糧食問題

(2014-06-21 23:03:52) 下一個

眼下國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房價股市天氣等等,很少有人留意到一場中國糧食危機有可能正靜悄悄的來臨。無論是極端高溫,地下水汙染,河流消失,有毒食品,轉基因食品,都有可能是中國糧食危機的影子。

綠地農業認為,在未來十年中國將很有可能遭遇至少相當程度的糧食危機。中國老百姓將付出比現在高一到數倍的價格購買糧食。為溫飽掙紮的貧困人口將不止局限於目前的1.3億,而且困境將加深。

誰來養活中國人?

19949月美國《世界觀察》刊載了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布朗博士題為《誰來養活中國?》的文章。布朗預測:2030年,中國的人口從1994年的11.1億增長到16億,糧食的消費從現在的人均300公斤增加到人均400公斤,糧食的需求總量從現在的3.46億噸,增加到6.4億噸。同時,2030年,中國的糧食種植麵積將從1994年的0.91億公頃,下降到0.48億公頃,減少了47%,糧食總產量則將從現在的3.4億噸下降到2.74億噸,減少了20%。這樣,中國在2030年國內糧食生產隻能滿足42.5%,其餘的57.5%需要靠進口,糧食缺口是3.66噸。到那時,中國不僅自己養活不了自己,而且世界也不能養活中國。世界市場糧價將大幅度上升,進而剝奪第三世界的低收入國家和低收入人口的食品權利,加劇世界的貧困問題。 布朗還認為中國的糧食危機就是全球的生態危機,會引起世界性的經濟崩潰和政治動亂,還將摧毀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係統。

布朗文章一發表,就引起軒然大波。中國政府和學者紛紛發表文章大力反駁,斥之為謬論。國務院參事、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劉誌仁認為,布朗雖然不太了解中國的具體情況,預測有缺陷,但他提出的問題足以給我們敲響警鍾。”“特別是布朗90年代末對中國麵臨的環境問題的預測,這些預測現在看來,全部驗證了。劉誌仁說,布朗所稱的人口增長、耕地減少、土壤惡化、水資源短缺,以及糧食增長率的遞減等,現在看都是中國麵臨的嚴重問題。也正是基於布朗的預言一步一步地在中國實現,布朗到訪中國的次數也越來越多。2004年,中央黨校開辦省部級幹部研討班,主要內容為統一省部級幹部思想,樹立科學發展觀念,在研討班上,由人民出版社推薦的布朗著作《B模式》作為研討班的5本教材之一供省部級幹部學習。2005322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聘請布朗為該校名譽教授。有外國媒體把這次聘任解讀為中國對布朗的平反

值得警惕的是,布朗博士的預測時間才剛剛過半,如果他預測的下半部分也成為現實的話,那將是觸目驚心。

布朗博士沒有強調的新問題

布朗博士提到中國的人口增加問題,水資源問題,還有膳食結構問題,但布朗博士沒有強調的兩個新問題正使中國糧食困境雪上加霜。

1.     全球性氣候變暖降低了糧食產量同時加大了糧食生產風險

由於全球性氣候變暖,極端氣候正讓幹旱,洪災高溫、冷凍害等氣象災害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可能增加。極端氣候也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氣候變化使病蟲害為害的地理範圍擴大、病害發生期提前、危害加重。

氣候變暖糧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麥的生育期縮短,產量下降。模擬結果表明,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l世紀後半期,中國幾種主要農作物產量可能下降37%。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認為,如果現有的種植製度、種植品種和生產水平不變,到2030年,中國種植業生產潛力可能會下降5%~10%。氣候變化和極端氣象災害會導致我國糧食生產的自然波動,將從過去的10%增加到20%,極端不利年景甚至達到30%以上。

2      生物燃料加大了糧食的需求

石油資源的日益短缺也是引發全球缺糧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力發展生物燃料加大了糧食的消耗量,有可能成為嚴重影響糧食均衡的重要砝碼。20102011年度,美國所產玉米中的大約40%用於生產乙醇和酒糟。這些玉米占全球穀物產量的3.2% 如果要達到2022年的360加侖,預計所消費的玉米有可能將達到全球穀物產量的6%以上。

近年歐盟,巴西,阿根廷,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等國家也紛紛加入到開發生物燃料的行列。

薩省農地有可能是千載難逢的投資機會

十年後每個人都有可能需要付出比現在高一到數倍的價格購買糧食。危機既是危險,又是機會。綠地農業紮根薩省,認為未來薩省將成為“中國糧食工廠”之一,希望能為解決中國糧食問題盡自己微薄之力。對於已經移民加拿大的同胞來說,投資目前薩省每畝一千多人民幣的農地既能幫助世界糧食生產,又有可能獲得超額回報。

Ø  糧食需求有剛性特點。人是不可能不吃飯的。那怕是糧食缺口增加百分之五,糧食價格也有可能翻一番。

Ø  糧食價格翻一番,農地價格有可能翻幾番。由於糧食生產成本基本變動不大,糧食價格增加的部分幾乎都變成了利潤。農地產出的利潤增加了兩到三倍,農地的價格就有可能增加兩到三倍,甚至更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