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現在和未來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
個人資料
正文

另一種悲劇的人生(6)

(2018-10-12 11:57:30) 下一個

對於這次挫折,老爸的反應是純樸,直接,而且自我中心化的。他應該是陷入了恐慌。在當時的社會,不存在失業這個說法。更不存在怎麽理性應對失業的教育。老爸的反應是,跟朋友喝酒。不是喝了一次,而是每天招呼朋友到家裏來擺開桌子喝。喝了半年多。當然那時候的街頭酒肆不像今天一樣多。當然你不能說這個反應很成熟,很審時度勢。

可想而知我媽是徹底氣壞了。問題是我們那時候依然很窮。剛夠吃飽飯而已。房子是我媽單位的。並且一旦進入了鄉鎮的係統,跟城市便完全不同。要想回來那要再進城。很難,很難。而且兩地分居是一定的。她想要離婚。老爸全家堅決不同意。但是同意改正錯誤。老爸跟朋友們斷了來往,不再在家裏聚眾喝酒。後遺症是,老爸以後再也沒有私人的朋友,全都是工作關係了。老媽本來也沒朋友。倒也一致。奇妙的是,我也沒朋友。小學的時候有人到我家寫作業,老媽目光灼灼盤問到那個小朋友再也不敢來第二次。我自己那麽多年在外麵,一個一個城市走來,同學同事那麽多,可卻能做到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竟然到今天一個朋友都沒有。

這樣在泥濘中掙紮了一段,不知是誰想出來的主意,讓老爸去念個書。那時候高等教育是絕對的奢侈品。他也不能脫產去幹這個。但是那時候高校有一些不是太正規的文科課程項目,可以拿到一個不那麽正統的證書。但也夠用了。這個書念了大概好幾年,反正最後畢業的時候我都已經念小學了。已經能理解並且記住他的畢業論文題目。當然,他同時還在不同的鄉鎮斷斷續續的工作著。

爺爺極力讚成念書這個主意。爺爺的父親是一位私塾先生。或者說是私立鄉村小學校長。爺爺一生都對知識非常認同。從來認為念書是好事情。至於我父母兩地分居無法照顧小孩,他便把我接到自己家裏。所以從有記憶開始,我是跟爺爺奶奶一起住的。爺爺奶奶算不得是農民。爺爺多數時間是在城市中做他的工人,奶奶多數時間一個人在農村帶著自己的小孩,我爸爸跟姑姑。 後來就是拖著我跟爺爺一起住。我們輾轉搬了好幾個地方。至於帶小孩這事奶奶愛不愛幹,那就嗬嗬了。

這段時間內,老爸的調動,進城就是懸在這個家庭頭上的一把利劍。文憑沒拿下來的時候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把他調進來。前文說過,老爸的能力並不出色到如同錐在囊中一般必須脫穎而出。所以家庭關係進一步惡化。

直到文憑到手,全家人又再一次舉全力調動。這一次終於成功的調了回來。而且,在一個很好的單位。很新的單位,許多政府部門在那時其實隻是初創階段, 對當時來說已經很好了。但是解決了家庭矛盾的問題嗎,然並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92m 回複 悄悄話 覺得你爸挺淳樸可愛的呀,不開心了就天天找朋友喝酒,趕上李白或蘇東坡了。我覺得你應該跟他學學,別整天謹小慎微地不是反省自己就是反省媽媽。你看你的文章有多少是讚美自己噠?
藍山飛狐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anla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