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對我來說,是一個問題。
為什麽我會有這種人格呢?我想首先是小時候,第一個照顧我的人,我奶奶她時時刻刻都在生氣。每一天,毫不誇張地說每天早上她都必須罵人。遲則起床後一個小時的早飯時間開始,早一點的話,還沒吃早飯就罵上了。然後要罵一天。到我爺爺下班回家。我就是她的出氣筒。這是7歲之前的事情。7歲之後,回到自己家,父母大吵大鬧,一年有2/3時間互相不說話。我父母的大鬧在鄰裏間是一景。常有人在門口觀戰。當年情景,說之不盡。上了小學,有一個脾氣全校最壞的語文女老師,姓洪的。是我們班主任。她個子很小,於是靠一根教杆上下揮舞,不實的去敲你的桌子。她上課時,問一個問題,讓學生一個一個的起來回答,答不對就站著。結果就是全班的人一個一個都站起來。如果有一個人偶爾答對了,就換一個問題問下一個。這樣上課的結果就是,她上完課全班都在站著。隻是偶爾有一個兩個在坐著的。每堂課都如此,也就是說每堂課都是幾乎全班罰站。後來她拿教鞭去打前排學生,結果敲碎了天花板上掉下來的吊燈還是燈泡,碎了一教室。高中時候的班主任,數學老師。他的特點是罵人。一罵就是一堂課。高中時候有時連堂,那麽就是半上午,兩堂數學課罵下來。他罵人時候,全班鴉雀無聲,好像沒有一個活人一般。大家不抬頭,不動,不發出任何聲音。完全跟47個死人相同。他就這樣一節課一節課罵下來。最後布置作業。我們的數學就這麽學。高考我也考得不好。
這幾位貫穿我少年童年時間的人物,讓我得到兩個特征。第一,表麵上很能忍。看別人發火我也沒什麽怕。第二,我其實學習了一種abuser的人格。當我有機會對別人怒吼的時候,我就這麽做了。我發怒,無法控製。無法控製後果。
前幾年一次回國,我父母最終的一次大吵終於將我跟父母的關係送上了不歸路。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理會過他們。
他們的憤怒,能停止嗎?我想隻有死亡才會讓這怒火熄滅。
那麽我的憤怒呢?
我曾經因為小孩穿禮服裙子去上學而對她怒吼。因為上學時裙子必定弄上染料。我因為她其他的行為也對她大叫。因為不聽話。我越來越控製不住自己的怒氣了。我知道如此下去我必定開始虐待小孩,就像當時我奶奶跟父母虐待我一樣。但是我不能控製自己的情緒。憤怒的時候大腦就好象被炸彈燒焦了一樣。一片空白。嘴裏還可以滔滔不絕的說各種道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都能編成所謂的道理。我完全不能控製自己在說什麽。
我知道自己的態度是幾乎瘋了,跟我奶奶還有我父母當年完全相似。我爺爺就是沉默沉默再沉默。我經常覺得被迫選擇fight or fly. 似乎不鬥爭就會被永遠壓倒。我奶奶日複一日罵人,現在活到了快一百歲。她怎麽做到的?也許因為她七十五歲之後變了性格很多。我爺爺去世之後又軟了很多。當年她戰績也無數。曾經在大冬天把一大盆子冰冷的水潑在一個老太太頭上。
以前跟therapist談過這個問題。還在她的建議下買了一本書。英文的也基本上看了。但是沒有幫助。在兩個小孩,哮喘發作,滿屋子雜亂東西,小孩不聽話的心理壓力之下,我無法控製自己。特別是髒亂的房子。我一看到,就覺得絕望。特別是我感到無法打掃幹淨的情況下。我覺得自己真的好像是精神疾病一樣。而不僅僅是通常的都市人口流行的抑鬱或者焦慮。所謂的焦慮的要死,就是這樣子的。而且脾氣發了之後,身體上很累,頭非常昏。好像隻有極度的疲倦才能讓我停下來發瘋。這也是跟我父母一模一樣的。昨晚便是如此。我為什麽會這樣,我怎麽樣能不這樣?
我出身如此,回頭看看真的是勞動階層不可避免的問題。農村吵架,喝農藥,動不動就出事. 年輕人打架受傷,車禍,兒童溺水,老人生病,甚至一些奇奇怪怪的傷害都有。蓋因為不知道危險所致。都是常事。人的命都很脆弱,何況脾氣。現在我拿自己怎麽辦?抑鬱的念頭也不時升起。
苦海無邊,佛說的不錯。這一篇是百分之一百的負能量。
今天看了一個勵誌肥皂劇,homeless to Harvard.風雨哈佛路。後來在youtube上麵聽了liz murray的真人演講。她一天中最困難的是早起出門。一旦出了門,那就可以開始一天的學習。我覺得她說的一點是最正確的。就是不要抱怨。我總是在抱怨自己出身環境不好,這還不是主要的,主要是總在抱怨童年時間沒有得到足夠的情感關注。總在抱怨自己的媽媽當年做的錯事。其實又是在為自己的不成功找借口。仿佛我童年虧了,現在就不能做個好人。
問題是,要停止抱怨,開始感激。隻有如此,才能開始做事。但是我始終認定,我媽媽是真的對我沒什麽感情。特別是我小的時候。但即使她一點都沒有對我好,當然這也是不可能的,最起碼她還喂過奶什麽的,即使如此也不是現在要報複回來的。我不能向她報複,更不能跟這個世界報複。所以不要再這麽想,不要抱怨以前遇到糟糕的人。
確實製怒是一種修養。我讀書並不比別人少,但修養還需要提高。
是不是還是回到力圖爭取自己對他人錯的立場上來?
我不反對爭對錯,好強輸贏,但前提是必須圍繞所爭執的當前事情,並且努力用平和的態度去擺事實講道理。我猜想,如果你個性本來好強,所有事情對自己說let it go可能做不到每次真正甘心放下,反倒可能在心中積累了更多壓力。所以更合實際的轉變辦法也許是適時允許自己爭,但從事實出發,就事論事。知道自己沒道理的事情,或者爭論之中能夠接受他人的道理,安心去let it go,這樣釋壓對你可能比較實在點。
解決的辦法,恐怕就是常常的念let it go, let it go.........
如此說來,我們可以看見,憤怒的堅硬其實並不是可以強硬永遠,自主轉化或由它自生自滅,都在我們的意念之中。
憤怒本身是一種情緒,當它出離邊線的時候,對人際關係或事物造成破壞性的損壞,所以要把握憤怒情緒,必須自己清楚意識到爆發邊界的存在,從而有可能叫自己在爆發前情緒刹車。如果從來沒有自覺內視情緒轉變的習慣,那麽可以從這裏開始學習認識自己,並逐漸懂得自己給自己的情緒去畫一條不能隨便逾越的邊界線。再從相處方來看,如果你需要他們的幫助,也可以在感覺自己情緒快要爆發前,明確向他們提出警告,告訴他們你“現在很生氣”,“快受不了了”這樣,讓他們準備避開與你的衝突,助你使自己的情緒回落。
你對自己個性的自覺自知是件好事,特別值得讚揚。你可以相信,這就是你可能轉變自己個性的出發點。
兒時成長的環境如彼,已經在你記憶中烙下深刻的印像,但是不管怎麽說,那都是過去的事實,不管它們如何沉重,都隻應該沉澱在過去的時光裏,如果你真心希望那樣的形象不要再套現在自己的身上,你需要對自己說,那些莫名的憤怒模樣都是我需要背離的榜樣。通過你的文,我相信你已經有這樣的認識,隻是這種心向的提醒,你需要不時去引導自己,直到你對自己的擔心淡化,對把握自我變得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