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革命的名義-重信房子(1)

(2017-09-05 21:42:11) 下一個

題記- 5月28號, 曾經令世界顫抖的恐怖分子,日本“赤軍”的領導重信房子刑滿出獄。  這是我2006年的一篇舊文。她是革命者還是恐怖分子呢?

今天再一次仔細地看著她的照片,身穿和服的她,秀美的臉龐,柔美的笑容.她是重信房子嗎?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的疑惑,現在還是糾纏著我。說是疑惑,更準確地說是震驚,在我心目中的重信房子不可能是這張照片上的模樣。但她確確實實是年輕時的重信房子,即便在以後的歲月裏,重信房子名字是和血腥,暴力,恐怖相連的革命家的青春也有美麗的瞬間。

誰是重信房子?重信房子是日本赤軍的締造者之一及領導。日本赤軍?大約好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吧?曆史就是這樣無情和健忘,不過才三,四十年光陰,輝煌也好,慘烈也好,都隨著時光一起,退隱到一角,成了曆史書中的殘頁。日本赤軍是19699月成立的,由激進的極左學生組成。赤軍”的綱領是建立所謂平均主義的工人世界,打倒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他們相信,實現革命的途徑就是進行恐怖主義的暴力活動,由於目標是崇高的,所以任何恐怖主義行動,無論多麽殘忍,無論多麽鮮血淋淋,也不論是何人受害,就都是無可非議的。其宗旨以城市遊擊戰為手段,進行“世界革命鬥爭”。19709月他們劫持日本航空公司“澱”號客機;19725月他們襲擊以色列特拉維夫機場,殺死旅客數十人;19737月他們劫持日本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飛機;19742月他們襲擊新加坡殼牌石油公司,占領日本駐科威特大使館;19749月他們襲擊法國駐海牙大使館;19758月他們在美國駐馬來西亞吉隆坡領事館扣押了52名人質,要求釋放被捕的5名成員,日本政府作了讓步;19779月他們把一架日本民航客機動持到孟加拉國達卡,迫使日本政府釋放5人並付出6百萬美元贖金。198611月,三井物產馬尼拉支店長被菲共的新人民軍綁架,在付出 1000萬美元的贖金以後,人質於第二年33日被釋放。1991年犯人被抓獲而供出綁架事件得到了日本赤軍的協助。19884月,他們用汽車炸彈攻擊了意大利那波裏的一個夜總會,炸死美軍士兵和一般民眾5人。

而這一切的一切的幕後總指揮就是照片上這位美麗的姑娘-重信房子

 

 

《那個黃昏》

那個黃昏

如背負重荷的商人的

沉重的足音緩來

於是

一邊流著白色的白色的眼淚

在我麵前震顫。那個黃昏

連綿不斷地

在雨雪交加的寒冷中

可憐地拖著跛腿蹣跚而至

於是

多想看到橙紅色的燈啊。那個黃昏

像被孤獨撕咬、吞噬的詩人

將空如杯盞的心倒掉

於是

將長歎抖落在地。那個黃昏

是荒寂的地球

的一滴露珠

落下、落下。

這首《那個黃昏》是年輕的重信房子以幸田沙代的筆名發表在雜誌上的。那時的重信房子是明治大學文學係的學生,常常發表小說、詩歌在父親重信末夫眼中的重信房子才華橫溢曾經參加電視台的“青年的主張”競賽節目,即使是臨陣磨槍,她還是進入了前三名。她的巧舌善辯讓觀眾印象深刻。於是有了某市議員候選人請求她助選。她口齒伶俐,循循善誘,選舉投票的前一天,車站前人山人海,她高聲疾呼“如果違背了大家的心願與期待,就請大家將xx殺掉吧。”由於這句話的作用,該候選人順利當選。“請大家殺掉他吧”,一時成為人們的流行語。這才是重信房子小試鋒芒,由於選舉演說優秀出眾,福島縣的縣議員又來邀請。這回是社會黨的候選人。自民黨實力強大,重信房子助選的候選人最初根本不為人所重視,但最終以高票當選。重信房子極度富於煽動力的演講功不可沒。

這樣有才華的女孩子,即使是在六十年代的日本,也會有美好前途的,成為精英一族。但是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是怎樣一個激動人心的年代?是怎樣一個波瀾壯闊的年代亞非拉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國際共運的發展,使得一代人的思想變得左傾激進。而一場越戰,使得“反美反帝”成為全世界青年人的口號。中國的紅衛兵,法國五月革命,意大利工運,意大利紅色旅,美國反戰,憑著純真的政治信仰,青年人無不以世界革命為己任。重信房子在20022月出版的《決定將你生在蘋果樹下》中這樣概括當年的日本青年:“他們有共同的回憶與懷念,共同的憤慨與激情,反對越南戰爭,反對王子野戰醫院為美帝服務,突入防衛廳,反對學費上漲.

 

在日本的革命運動也是風起雲湧,反對日美安全保障條約運動,“日本紅衛兵”學生運動,三裏塚反對機場建設鬥爭,但又相繼失敗。激進的極左學生們相信“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理論,主張要建立自己的武裝,但是他們在大菩薩山口設立用來訓練襲擊首相官邸的秘密基地被警察破獲,武裝部隊被一網打盡。19705月,日本警方曾以企圖謀殺罪等數條罪名把重信房子逮捕,但不久又把她釋放了。在日本革命受挫的重信房子,跳出了民族主義的圈子,成為國際主義者,於19712月,與"赤旗軍"骨幹奧平剛結婚後,隨即潛往貝魯特,參與到反美鬥爭的最前線。房子父親這樣回憶到:“房子和奧平君結婚,和去貝魯特,都是以後從房子信裏才知道。”

誰能預測到此後這個柔弱的日本女子,在七十年代的世界舞台上將掀起怎樣的血雨腥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