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革命的名義-重信房子(3)

(2017-09-11 22:46:59) 下一個

進行劫持、綁架,勒索人質等恐怖活動使日本政府做出讓步,這是“赤軍”在70年代活動的主要特點。赤軍橫行全球,攻擊的對象時而是飛機,時而是輪船,有時則是外國大使館。而每次行動的成功,都有賴於重信房子的冷靜,冷血,冷酷的運籌帷幄。一個宣稱是解放人民的組織,讓人民恐懼的方式生存,是悖論?還是宿命呢?聰明的重信房子在一次次的成功中,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嗎? 路德機場行動以後,在忙碌緊張的鬥爭生活中,重信房子和巴解的一位革命家結為夫妻。1973年,她女兒出生。為紀念路德機場行動,她給女兒起名重信五月(May Shigenobu)。照片上懷抱女兒的重信房子,和其他初為人母的女性一樣,有著滿臉柔情,散發著母性的光輝。但對重信房子而言,成為了母親,並沒有改變她以暴力鬥爭的主張。甚至為了全身心投入到反美反帝的革命大業中,重信房子讓女兒在貝魯特的巴勒斯坦難民營長大的,過了二十八年隱姓埋名,無國籍,無身份的生活。

1973 年7月20日,重信房子再次出手了。“赤軍”骨幹丸岡修,還有3名阿拉伯人和1名厄瓜多爾婦女,劫持了一架從阿姆斯特丹飛往東京的日本巨型噴氣式班機,扣押了機上145名人質。他們控製著這架飛機飛越歐、亞、非三大洲上空,最後降落在利比亞的班加西。他們把乘客趕下飛機後,便在機上點燃了導火索。幾分鍾後,在震天的爆炸聲中,這架價值一千萬磅的飛機被炸成了一堆廢銅爛鋁。丸岡修等人向利比亞當局投降,後來被釋放。

1974年1月31日,2名“赤軍”成員光晴生和田義昭,和另2名巴勒斯坦人,在新加坡殼牌煉油廠投擲燃燒彈,燒毀了一個儲油箱。又劫持了“拉裕”號渡江客輪,押著5名人質駛入了公海。他們要求當局派飛機把他們送往別的國家。當局寄希望於用談判拖垮恐怖分子,使他們心理上處於長期緊張狀態而最後投降,於是開始了長達8天的馬拉鬆式談判。然而,在談判的同時,另外一批“赤軍”成員又衝進日本駐科威特大使館,將日本大使和其他28人扣為人質。在兩批“赤軍”成員的共同壓力下,日本政府無計可施,隻得屈服了。一架日航噴氣客機奉命飛往新加坡和科威特,最後把全部“赤軍”成員送到了南也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