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廣東新會人,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梁從小就有神童之名十八歲謁康有為,大為嘆服,請康有為開萬木草堂講學。1894年入京,甲午戰爭的刺激,他在致友人信中說:“今日之事,以廣求同誌開創風氣為第一義。”另一信說:“我輩以普度眾生之心,多養人才是第一義。” 他相信:“奇士在世間,即造一世福。------人才有風氣,盛衰關全域。”
1902年,梁啟超作《新史學》,說:“史學者,學問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國民之明鏡也,愛國心之源泉也。今日歐洲民族主義所以發達,列國所以日進文明,史學之功居其半焉。”認為史學家必須“鑒既往之大例,示將來之風潮,然後其書乃有益於世界。”又說:“史界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悠悠萬事,惟此為大。”
五四之後,胡適、陳獨秀、魯迅等人取代了梁啟超在言論界的地位,但梁啟超的著作,確實曾經是一代青年的精神食糧。晚年說:『自審才器所宜,覺今後報國之途,與其用所短以勞形於政治,毋寧用所長以獻身於教育。』隱入清華園中的研究院任導師,也曾兼任京師圖書館館長、司法儲才館館長。
2014年冬,梁啟超以〈君子〉為題到清華演講,引用了《易經》乾坤二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並發揮其義說:
君子之義,既鮮確詁,。周易六十四卦,言君子者凡五十三。
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乾象言,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人之生世,猶舟之航於海。順風逆風,因時而異,如必風順而後揚帆,登岸無日矣。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
縱觀四萬萬同胞,得安居樂業,教養其子若弟者幾何人?讀書子弟能得良師益友之薰陶者幾何人?清華學子,薈中西之鴻儒,集四方之俊秀,為師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遊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所謂君子人者,非清華學子,行將焉屬?雖然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今日之清華學子,將來即為社會之表率,語默作止,皆為國民所仿效。設或不慎,壞習慣之傳行急如暴雨,則大事僨矣。深願及此時機,崇德修學,勉為真君子,異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底柱,則民國幸甚矣。
這次演講以後,清華學校即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校訓,作圖製徽流傳。
清華大學在大禮堂前,同方樓旁,立有”行勝於言”刻石。是清華1920級之格言,這一級有:陳岱孫、曾昭掄、陳可中、蕭公權……。 我問過長期在清華大學的校友: 「行勝於言,是校風?精神或校訓? 」有人說:「就是一種作風吧,其實,校訓:天行健,自強不息。也是最近十年才又比較被提起,有一陣子在這邊,強調的是:嚴謹、勤奮、求實、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