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個人資料
正文

《讀易筆記》震卦:不喪匕鬯, 蔡元培的遠見和袁世凱

(2015-04-29 09:19:39) 下一個

《讀易筆記》震卦:不喪匕鬯, 蔡元培的遠見和袁世凱

    《易經》是古代讀書人的必讀書。但《易經》中的卦爻辭,文字古奧,各家注解出入甚大,雖說是群經之首,卻也是難懂的書。陸遊有詩:“朝讀易一卦,時鈔史數行。” 《易經》做為以前讀書人的床頭書,在日夜頌讀之間,許多詞語進入了中國人的思維。

    在《曆史的先見——羅家倫文化隨筆》,有一篇〈蔡元培先生的風格和遠見〉,羅家倫披露了,辛亥年武昌起義爆發之後,宣統帝下罪己詔,10月14日命袁世凱為湖廣總督,督辦剿撫事宜。10月18日,人在歐洲的蔡元培致信給吳稚暉說:

“無幾,報紙中於得漢陽、漢口等消息外,又確有長沙及廣東、安徽軍人起事之說。其時弟胸中一方麵愧不能荷戈行間,稍盡義務;一方麵以為大局旦夕可定,日盼好消息,或無目前自盡國民一分子義務之餘地。無何,昨日所見報紙(彼地得報遲一日,昨所見者為前日之報)有袁世凱肯任湖廣總督之訊,於是弟之十分樂天觀,生一頓挫。弟以為袁世凱者,必不至複為曾國藩,然未必肯為華盛頓,故彼之出山,意在破壞革命軍,而即藉此以自帝。-------
專此並候日安!弟孑民頓首。十月十八日。”

     1912年1月1日,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1月22日,孫中山發表聲明,隻要袁世凱讚成清帝退位,自己願讓位於袁世凱。
    清帝退位之後,孫中山讓位於袁世凱,袁世凱卻堅持留在北京,不到南京任職。南方特派了蔡元培等人以專使身分北上,敦促袁世凱至南京就任大總統。袁世凱放縱部下生事,以需留在北京處理兵變為托詞,袁世凱終於在北京就職大總統。蔡元培迎袁南下不成,在離開北京時發表《布告全國文》如下:

    “培等為歡迎大總統而來,備承京津諸同胞之歡迎,感謝無已。南行在即,不及一一與諸君話別,謹撮培等近日經過之曆史以告諸君,讬於臨別贈言之義。
    (一)歡迎新大總統袁公之理由:(中略)……袁公當蒞南京就臨時大總統職,為法理上不可破之條件。蓋以立法行政之機關,與被選大總統個人較,機關為主體,個人為賓體,故以個人就機關則可,而以機關就個人則大不可。且當專製共和過渡時代,當事者苟輕違法理,有以個人淩躐機關之行動,則為專製時代朕即國家之嫌疑,而足以激起熱心共和者之反對。故袁公之就職於南京,準之理論,按之時局,實為神聖不可侵犯之條件,而培等歡迎之目的,專屬於是;與其他建都問題及臨時政府地點問題,均了無關係者也。
    (二)袁公之決心:培等廿五日(原文如此)到北京即見袁公,廿六日又為談話會,袁公始終無不能南行之語。……
    (三)京津之輿論:(中略)大抵於袁公南行就職之舉甚為輕視。……所謂袁公不可離京之理由……惟北方人心未定之一義,然袁公之威望與其舊部將士之忠義,當清攝政王解職清帝退位至危逼之時期,尚能鎮攝全京,不喪匕鬯。至於今日複何疑憂?且袁公萬能,為北方商民所認,苟袁公內斷於心,定期南下,則其所為布置者,必有足以安定京津之人心而無庸過慮。……

      蔡元培的《布告全國文》,隱約批判了袁世凱當時的私心,為當時事件轉折做了一個曆史的交代。對比蔡元培之前致吳稚暉的信,曆史見證了其遠見。

      蔡元培文中的“不喪匕鬯” ,語出語出《易經》的震卦彖辭:
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裏,不喪匕鬯。
彖曰:震驚百裏,驚遠而懼邇也,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

       匕鬯, bǐ chàng 。
匕:一種古代的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廟祭祀用物。不喪匕鬯,在此形容軍紀嚴明,所到之處,百姓不驚,宗廟祭祀,照常進行,政局安定。蔡元培用“不喪匕鬯”,推許袁世凱在清庭未退位前,有能力守宗廟社稷,安定百姓。到了南北議和成立之後,應該更沒問題了。可惜袁世凱辜負了時代給他的機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