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個人資料
正文

海峽兩岸的未來:再起樓台待月明,ZT

(2015-03-12 15:50:13) 下一個

   
   今年(2004)三月十六、十七日,龍應台在本刊發表新作「請問雅典在哪裡?──談台灣的『國際化』危機」,探索本土文化困境的現象和成因,並作了精闢的分析與建言,值得我們再三思考「台灣」所身處的位置,以及因應的方向。文章刊出後,來自各界的迴響相當熱烈,包括學界、作家與一般讀者。限於版麵,本刊酌選兩篇回應,今天先行刊出,接續還要刊登一位從事行銷企劃的讀者,所寫的素樸、但發人深省的投書。──編者

海峽兩岸若想在世界經濟和全球安全體係中求生存發展,就應尊重這些普世價值。自由、人權、寬容……這些普世價值,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樣,雖有盈虧之時,一直是存在的,可惜人們往往要在天災人禍的風雨過後,才會再驚覺地仰望之。人類世界文明重建和海峽兩岸的未來,都還在等待月明之時。

■雅典在哪裡?

雅典奧運才剛過去不久,龍應台卻問大眾說:「請問雅典在哪裡?」我們可不要急著搶答說:「雅典在歐洲、在愛琴海邊、在希臘」。這一問題的答案背後,有著更多的問題在等著我們。

     有兩位哈佛大學的研究生訪談百位知名教授,請問有那些書曾經對他們的人生或治學發生過思想開竅的作用?百位教授列出的五百多本書單被編成《哈佛書架》,其中提到最多次的是《聖經》和《莎士比亞著作》,緊接在後的是荷馬的史詩《依裏亞德》(Iliad),「木馬屠城」的故事,就是脫胎自《依裏亞德》。荷馬的史詩,人物出入於希臘神話和歷史傳說之間,呈現了歷史的壯美和命運挑戰的悲歡,可說是一部西洋的《封神榜》,對西方文化的歷史觀、英雄崇拜、宗教信仰起了重大影響。可以說,以《依裏亞德》為典型的希臘文明是歐洲文明的源頭。

    雅典因神話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而得名。今天人們到雅典,飽經滄桑的神殿、城牆、石柱……就在眼前和腳下,似乎是走進一個古希臘文明的現場。如果我們認知到「雅典」做為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一個文化符號。龍應台的一問「雅典在哪裡?」也可說是推著我們再去問:「西方文明的發源在那裡?」,「智慧、和平的女神在那裡?」,「東方文明有沒有出現過一個雅典?」

■一個字說二十一世紀: interdependence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二月底來台,以〈擁抱人類共同價值:共創二十一世紀的安定與繁榮〉為題發表演說。在明星式的迎送後,台北的人們可還記得,這位本年度訪台最重要的外賓談話裡,最重要的訊息是什麼?是反恐嗎?是南亞大海嘯的善後嗎?是兩岸關係嗎?

   柯林頓說:「二十一世紀可以隻用一個字來做最好的概括;這個字不是『全球化』,因為『全球化』對多數人而言,僅限於經濟麵的涵義。我以為更恰當的字眼是『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因為『相互依存』可以是正麵的,也可以是負麵的;甚至也可以同時具有正麵和負麵的雙重意思。簡單地說,就是我們不能脫離彼此而生存。」

   人人都說國際觀,可是什麼是我們首先應有的國際觀?柯林頓捨「全球化」不用,而強調以『相互依存』來麵對二十一世紀的重要性。簡言之,能源、食物、環境、人口諸問題和永續發展的要求,都向世人警示了宏觀視野的必要性和建立全球公民意識的迫切性。

■宇宙論有什麼用?

在一場「我們的宇宙」的演講提問中,一位學生問教授:「台灣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那麼多,我們學宇宙論有什麼用?」

這麼說吧,自古以來,人類對科學和人生的追問,都從仰望星空開始。天文學從日升日落的觀察,行星軌道的計算,宇宙膨脹的發現,再進而探索宇宙創生之謎。回顧宇宙論的發展,可以提示我們,如何由觀測現象去建立一個學問體係,如何從散亂的小拚圖去摸索、排列出宇宙全景的拚圖,天文學的研究使我們對世界有更宏觀的視野。人類可以了解宇宙,使人在地球上的存在和生命的價值有了特殊的意義。

■經典和人文教育

   這位教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錢致榕,他說,四十多年前他從台大畢業後,進入耶魯大學念物理研究所,教授建議他去修humanities的課,humanities一般是指文史哲、藝術的人文教育;狹義的說法,是指古希臘羅馬的語言、文史、哲學。他當時大表訝異。教授對他說:「我以為你是中國人,這道理你應該懂的。」他依建議去修了這門課,二十年後,他同樣要求子女,上大學一定要學古希臘羅馬史。

   為何在西方的人文教育中,古希臘羅馬史的學習被認為是必要的,連念物理的博士生也建議要選修?這對思惟的發展有何助益?台灣大學劉廣定教授曾指出,民國十七年,陳寅恪在北京圖書館看了清宮舊藏的滿文版《幾何原本》後,再比較其他譯本,發現其內容都比西方的原本為簡略,有所刪節,而指出「夫歐幾裏得之書,條理統係,精密絕倫,非僅論數論象之書,實為希臘民族精神之所表現。此滿文譯本及數理精蘊本皆經刪改,意在取便實施,而不知轉以失其精意。」

   陳寅恪研究文史之餘,也注意到西方科學精神源出有本,有其邏輯係統,不能隻學其枝節表象。《幾何原本》的條理係統,來自希臘民族精神的思惟,應追其本源。可以說,近世歐洲的數學、物理科學能建立發展成一完備的係統,更進而發展出工業文明,是有其哲學文化基礎的,凡欲追求學術自立者,對此宜有深刻認知。一個民族和個人的思想特徵,都是由文化環境所鑄造的。科學、藝術、宗教、法律……一切人類社會進步的成就,都有人類精神奮鬥的血淚在裡麵,對這些精神、思想的探索,才是人文教育的精要所在。

■傾斜的文明榜樣?

   九一一事件可說是人類文明發展和文化衝突的警訊,科技發展的方便性,反使人類自我毀滅的能力日益增大。以往的世界經濟成長,很大的一部分是靠一個「過度消費」的美國在帶動,當美國的經濟成長漸露疲態時,人們轉而期盼中國、印度的市場崛起,能再帶動全球經濟的榮景,這是一種合理的打算嗎?其他國家有條件去重複美國的發展模式嗎?

一位香港詩人旅遊義大利後作成短詩〈比薩斜塔〉說:

迢迢千裏,

自東而西,

隻見一個,

斜的榜樣。

   據說,伽利略從比薩斜塔上,將重物往下一丟,證明了不同重量的自由落體有相同之加速度,提供了牛頓力學的發展基礎,西方科技於斯大進。伽利略被判了絞刑,比薩斜塔做為一個科學史象徵留存,成了觀光景點。法顯、唐三藏西行求法,帶回了佛教經典,使佛法大興於中土。百年的歐風美雨,驅使了更多人向西方去尋找進步的道路,到頭來,是否找到什麼真經寶典?或竟隻是看到一個傾斜的榜樣?

■再起樓台待月明

鴉片戰爭後,道光皇帝歸咎林則徐,將他革職發配新疆。林則徐在邊疆興修水利、開闢屯田,在伊犁時寫了「偶然風雨驚花落,再起樓台待月明。」送給友人,他痛心整個民族麵臨驚世變局,災難臨頭,預感將來風雨過後,唯有發展出新的文化思維,中華民族才有再起之望。

經過近半世紀的對峙,兩岸之間有交流合作,也有漠視、對抗和打壓。一位企業家長期關注台灣企業的全球化布局,若有所悟的指出:台灣廠商在許多國外市場的經營和品牌開發都做得很辛苦,吃過許多苦頭。大陸反而成了許多台商還能「遊刃有餘」的地方,主要並非技術優越或策略高明,而是相當成分上,佔了「語言文化」的便利和一點民族情感的因素。無論兩岸關係如何發展,台灣人對此應有一點謙卑的認知。

要朝現代化發展,海峽兩岸必須認知到世界是一體多元、和而不同的事實。做為全球注視的可能衝突點之一,海峽兩岸的交往,是否能從情感糾結的反應進入到理性智慧的處理,貢獻一個寬容和解的典範給世人?也許我們可以從愛因斯坦這一位和平主義者學到一點啟示,他在〈反對製造氫彈〉一文說:「歸根究柢,人類的和平共處,首先是靠相互信任,……而信任的基礎是一種互讓關係。」兩岸之間如果多發揮「善解方便」的精神,互動言行上多一點善意的解釋,做一些互讓一步的措施,達成「海峽不再戰,兩岸共繁榮」,才是安定發展的保障。

柯林頓強調的「相互依存」能夠成為二十一世紀人類的共同價值嗎?十年前,東協各國集會於吉隆坡,設立「人文奮鬥獎」,馬來西亞副總理安華致詞說:「當亞洲對世界經濟及全球安全秩序做出貢獻時,它們必須積極參與全球文明重建工作。」文明重建是一個「再起樓台」的過程,全球文明重建必須合乎某種普世價值觀。海峽兩岸若想在世界經濟和全球安全體係中求生存發展,就應尊重這些普世價值。自由、人權、寬容……,這些普世價值,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樣,雖有盈虧之時,一直是存在的,可惜人們往往要在天災人禍的風雨過後,才會再驚覺地仰望之。人類世界的文明重建和海峽兩岸的未來,都還在等待月明之時。(原刊:中國時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