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筆記:尚留遺業艱難甚(孫中山,1866~1925)
“頂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轉來。” 孫中山
1926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一周年,三月十二日北京《國民新報》的《孫中山先生逝世周年紀念特刊》,有一篇魯迅的《中山先生逝世後一周年》,魯迅說:“ 中山先生逝世後無論幾周年,本用不著什麽紀念的文章。隻要這先前未曾有的中華民國存在,就是他的豐碑,就是他的紀念。 ”
今天孫中山還是海峽兩岸共同尊崇紀念的人物,但“中華民國存在” 這個命題,卻也是海峽兩岸目前最大的政治歧義所在。
《走向共和》2003年出品,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一次後即被停止再播放。《走向共和》的編劇是盛和煜,這劇本改寫了許多歷史人物的傳統麵貌。盛和煜,國家一級編劇,得過“曹禺戲劇文學獎”。主要影視作品有《走向共和》、《漢武帝》、《夜宴》、《赤壁》、《恰同學少年》、《乾隆王朝》。
《走向共和》劇情自清朝甲午戰爭起,概括了孫中山波瀾萬丈的革命人生。劇情有一段,民國六年,張勳在北京複辟時,孫中山在上海對國會議員演說,但這一段孫中山演講詞在播出時被刪除的。不過海外版仍保留之,在youku優酷網的視頻《走向共和》第68集,也還看得到這一段演講。
劇中,孫中山在上海,穿著剛特別訂做打造的“中山裝”,對著當時集結在上海的國會議員,解說這“共和的衣服” ,為何左右袖口各有“三個扣子” ?以及四個口袋和衣服裏麵暗兜的意義。把以下的演講詞看一遍,就可以明白何以央視會將之刪除。
孫中山: “我知道諸位議員急什麽。張勳複辟了,國會又開不成了。我知道,可我急的不是這個。這些日子我想了很多。我們本來是共和國啊,可怎麽一次又一次地出現了封建主義、專製主義的東西?這個問題不解決,專製複辟就是必然的,共和國就永遠是一個泡影!
共和的觀念是平等、自由、博愛嘛,人們在法律麵前一律平等。可民國六年來我們看到的是什麽?各級行政官員都視法律為糞土,民眾,仍被奴役著,被壓迫著;民國,應該是自由之國,自由是民眾天賦的權利。可民國六年來我們看到的是什麽?是隻有當權者的自由,權力大的有大的自由,權力小的有小的自由,民眾,沒有權力、沒有自由;民國,應該是博愛之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可民國六年來我們又看到的是什麽?是隻有民眾對當權者恐懼的‘愛’,當權者對民眾口頭上的虛偽的‘愛’,那種真誠的、真摯的博愛,我們看不到啊。
民國,更應該是法製之國。可民國六年來,我們看到的卻是行政權力一次又一次肆無忌憚地幹涉立法,你不聽話,我就收買你,你不服從,我就逮捕你,甚至暗殺你。立法者成了行政官員隨意蹂躪的妓女!
那行政是什麽,行政,應該說是大總統及其一整套文官製度,應該是服務於國民,行共和之政。可民國六年來,我們看到的是什麽?是一個打著共和旗幟的‘家天下’!在這個“家天下”的行政中,我們根本看不到透明的行政程序,更看不到監督之製。那些行政官員是如何花掉民眾的血汗錢的?民眾不知道。那些行政官員把多少錢揣進了自己的腰包?你們不知道吧?我也不知道。
你們都知道司法是裁判吧。這個裁判的原則是什麽?是一部主權在民的共和國憲法!可民國六年來,我們根本沒有看到這麽一部憲法。就那部不成熟的《臨時約法》也一次又一次地被強奸!
有人說,哦,不是一個人,是有一些人說,共和國,它隻是一個稱號而已,你孫大炮說的這些太虛幻,太遙遠,不符合國情,它就象是個氣球,看著很美麗,可一飛上天,嘭,破滅了!
我想請問,我們不要共和了嗎?難道共和真錯了嗎?
如果我們不要共和,那我們有的就永遠是專製;
如果我們不要共和,那我們有的就永遠是被奴役!
如果共和錯了,那自由就是錯的;
如果共和錯了,那平等就是錯的;
如果共和錯了,那博愛就是錯的;
不,我們追求的共和沒有錯。當然,它還不完善。所以我們要一點一滴地去完善它,哪怕為此要付出代價呢!
噢,對了,我今天穿的這身衣服有點古怪是吧?連裁縫都說是很奇怪的。但是我要說的是,這是為了完善共和。你們還覺得奇怪,是嗎?我要說,這就是共和,這就是共和的衣服。
(指右袖口)這邊,我設計了三個扣子:共和的理念,就是自由、平等、博愛。
(指左袖口)這邊也有三顆扣子:民族、民權、民生。
那憲法呢:哎哎哎,我說的不是“三權憲法”。我發明了個新詞,叫“五權憲法”。這裏(依次指四個口袋)裝的是立法權,這兒裝的是行政權,這兒裝的是司法權。這三權你們都熟悉,叫間接民權。我情有獨鍾的,是直接民權。要讓普通民眾都有參政議政的權力:
這一個是考試權。我們中國古代就有考試的傳統。後來把科舉廢除了,當然,這對後來大興新學有好處;可當官就不再考試了,這不好。這叫倒髒水把孩子也倒出去一樣了!民國這六年來,在行政上用的都是什麽人哪?都是他袁世凱北洋的人,至今還如此!所以,我們要把考試權還給民眾!今後,凡行政用人,一定要經過考試。不管是誰!
還有一個,是彈劾權。哦,沒地方裝了?別急……
(撩開衣服,露出裏麵暗兜)彈劾權在這裏裝著!為什麽要把彈劾權藏在裏麵呢?因為它是民眾的殺手鐧啊!它說不定什麽時候就突然‘殺’出來,彈劾你!所以,你要戰戰兢兢地當官,老老實實地為民做事!
我想這回有人更要說我是個瘋子了,吃飯穿衣都說共和,你孫大炮還會什麽?他說的對,我隻知道“共和”這兩個字。我這一輩子就認這兩個字:共和!
我們有許多誌士仁人,為了共和,連生命都獻出了。我孫文此生沒有別的希望,就一個希望,那就是:讓共和不僅是一個名詞、一句空話或一個形式,要讓它成為我們實實在在的生活方式,讓它成為我們牢不可破的信念!
共和,是普天之下民眾的選擇,是世界的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孫文相信,我們這個中華民族啊,它一定會實現共和的!
我堅信這一點”
1917年8月,孫中山在廣州,召開“非常國會”,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自任大元帥。1918年4月,南方軍閥陸榮廷、唐繼堯等又利用非常國會,改為總裁七人合議製,並選岑春煊為主席總裁。5月,孫中山憤而辭去大元帥,說:“吾國之大患,莫大於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 直到1920年,陳炯明、許崇智將桂軍、滇軍趕出廣州,孫中山才又回到廣州。1921年4月,不足人數的“非常國會” 在廣州召開,選舉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1922年,孫中山欲北伐,陳炯明卻反叛,孫中山又離開。
因護法行動一再失敗,1923年初,孫中山又引桂、滇兩軍入廣州,趕走陳炯明。之後,孫中山決定與共產國際合作,將大本營遷回廣州,蘇俄提供武器和財政援助,並派出軍事及政治顧問。列寧派了鮑羅廷Borodin為顧問,任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及蘇聯駐廣州政府全權代表。孫中山接受鮑羅廷提出的計劃改組國民黨,並力排眾議允許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日後國民黨的曆史敘述稱此為「聯俄容共」。中國共產黨則稱之為第一次國共合作。
國共合作,改寫了國民黨和中國的命運,但並不為舊國民黨所歡迎。1923年,孫中山寫信給蔣介石:“漢民與精衛皆不能以全副心情服膺此義,彼二人之性質,有調和現實之長,而不宜於徹底解決;如目前不生不死之局麵,彼二人當易維持;要展開新局麵,即非彼等所能勝任矣。”
1924年1月20日至1月30日,在廣州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出中央執行委員會。25名中央執行委員中,譚平山、李大釗、於樹德是共產黨員;擔任中央黨部重要職務的共產黨員有:組織部長譚平山、農民部長林祖涵、宣傳部代理部長毛澤東等。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為軍校黨代表。
1925年,孫中山北上,欲和北洋政府共商國事,結果病死北京。
《現代評論》1925年3月14日,刊出〈悼孫中山先生〉:
“中山先生這次遠道北上,本想乘著北方政局稍有轉機的時會,親來促起各實力派的覺悟,共依國民的意誌,改造政局。不幸他因身體的故障,未能實地活動,未能憑著他的人格和魄力,去感動實力派,轉移政局。這當是他臨終時的隱痛,--------但是我們要知道凡站在時代前頭的人,多半是不能及身親見其事業完全成功的。-----“
孫文臨終前口授,由汪精衛筆錄下遺囑。《現代評論》1925年,3月21日,刊出汪精衛寫的〈和平、奮鬥、救中國〉,其中說孫中山在病床上的最後聲音:
”不知是呻吟,還是呼聽。和平、奮鬥、救中國,一聲複一聲的,約莫至少也有四十餘聲,漸漸的連聲息也發不出來了。------
和平、奮鬥、救中國,孫先生說時,是不連屬的。這三句話,各自的意味,和連屬起來的意味,應該讓各人自己去尋繹,------”
各地追悼會所收到的挽聯數以萬計,相當地呈現了世人對孫中山先生的評價。
靈堂中掛著:『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
秦邦憲: 『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是先生奮鬥素誌』
『追悼革命領袖,追悼國父,使民眾痛哭失聲』
唐紹儀: 約法壞,民國危,革命未成功,誰複能支大廈?
議和終,致位去,補天太無術,自愧有負使君。
當時既是中共黨員,也是國民黨中央委員的李大釗作了一長聯,部分內容如下:
“揚民族大義,決將再造乾坤;四十餘年,殫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喚起自由獨立之精神,要為人間留正氣。
問繼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億兆有眾,惟工與農,須本三民五權,群策群力,遵依犧牲奮鬥諸遺訓,成厥大業慰英靈。”
辛亥革命的不徹底,使追隨者和初生的民國飽受災難。孫中山覺悟必須要有自己的軍隊來掃除軍閥,寄望蔣介石在廣州練兵。廣州黃埔陸軍軍官學校門口原有對聯:
“升官發財,,請走別路;
貪生怕死,莫入此門。”
在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改將”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
刻於校門口,做為對軍校師生的訓勉。
1921年,陳毅和其他留法勤工儉學學生因參加革命活動被法國政府驅逐回國。1923年,陳毅輾轉進入北京中法大學文學院,領導學生運動,並且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李大釗的領導下工作。陳毅在西山參加了孫中山的葬禮,作了詩:
,
“你是一個淚盡了的鮫人!
你是一隻血幹了的夜鶯!
你是光明的戰士!你是民族的母親!
……
試看國門,已被外寇擁進!試看國土,已被外寇並吞!
你如今歸休了,能安否,你的亡靈?
誰是你的後身,能秉著你的精神?
誰是你的後身,能守著你的遺命?
又誰能如你一樣,完畢了革命的工程?
……”
(陳健邦/歷史筆記/昔年詩卷/文學城)
看來魯迅在偷看女人洗澡,沒有功夫紀念孫中山
看來魯迅在偷看女人洗澡,沒有功夫紀念孫中山
古羅馬有共和國時期,而通常不稱為民主。古希臘雅典的政治製度才稱為民主。
貴族政治、寡頭政治以及人人政治權力平等的民主政治,都可以稱為共和。
中國適合共和還是民主?反正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民主,現在的一黨專政實質是寡頭政治,也算是共和,不過不是孫中山提倡的平等的民主共和。
==============================================================
不推翻中共獨裁暴政這鬧劇便永遠持續著讓世人觀賞
“我越來越常重讀曆史。我發現,就理解時事而言,
曆史往往比每天的報紙更具啟發性。”
“ More and more, I tend to read history. I often find it more up to date than the daily newspapers. ”Joe Murray, "History updates current events,"
要誠實麵對曆史,不任意曲解之。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9626/201110/8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