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個人資料
正文

黑澤明的電影《青春無悔》和京都大學

(2015-01-10 17:04:38) 下一個
顏真卿的《勤禮碑》集字:京都大學



黑澤明的電影《青春無悔》和京都大學

      1968年夏天起,東京大學校內爆發紛爭,騷動持續了半年多,文部省宣布中止1969年的東大入學考試。原本要報考東京大學的森重文,隻好去報考京都大學,進入數學係就讀。1990年,森重文獲頒菲爾茲獎(Fields Prize),接受朝日新聞訪問時,笑說:「當年如果進了東大,今天也許就無緣拿到菲爾茲獎了。」

        2001年,野依良治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記者請問,到那時為止,所有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科學家,湯川秀樹、朝永振一郎、福井謙一、利根川進,加上得菲爾茲獎的數學家廣中平佑、森重文;除江崎於玲奈(京都三高畢業,再上東京大學) 之外,為何都是京都大學畢業的?野依良治說,這可歸因於京大的兩大傳統:基礎重視、反骨精神。即尊重學術研究的自主性和思想的獨立性,不隨順官僚和流俗。

  1931年,九一八沈陽事變後,日本軍國主義氣焰高漲,對外增兵,對內加強思想統一的工作,鬥爭的矛頭也指向有自由主義色彩的人士。1933年,京大法學部的瀧川幸辰教授,在著作中對於「通奸罪」隻適用於妻子一方的法律提出批評,因此受到攻擊,被指為是共產主義的學說。文部大臣要求校方將瀧川免職,校長不從;瀧川被迫停職,法學部全體教授提出辭任抗議;校長換人,接著瀧川和一些教授被免職,學生的抗議活動也隨之爆發。這就是瀧川事件,京大師生為了學問的自由和大學的自治,與官僚體係激烈抗爭,展現學風士格的一段曆史,也稱為京大事件。二十年之後,瀧川幸辰成為京大第十五任校長。

     黑澤明戰後的首部名作《青春無悔》即以此為背景。八木原教授之女幸枝與父親的學生同遊於吉田山,學生們歡唱著「自由的搖籃、學問的聖地」,幸枝與兩位學生的波折戀情於焉展開。京大事件導致教授辭職;一位學生因對自由主義的信仰,投入抗爭活動被捕入獄,獲釋後仍不改其誌;另一學生則和現實妥協,考上檢察官。幸枝幾經轉折,找到所愛;接著災禍橫來,幸枝失去愛人,仍無悔地堅持信念。全片反映,為了自由理念而與國家集權體製對抗,個人所承受的犧牲與掙紮,這是駐日聯軍最高司令總部(GHQ)獎勵的一部民主主義電影。

    長久以來,一直有京都大學的留學生向校方表示,畢業證書之外,希望還另有一具記念性的信物可帶走。為響應此請求,2008年,京都大學特別請人設計以京都特產的絹製成「學位紀念肩帶」,在畢業典禮的研究生學位授予式送給學生,上麵印有英文和漢字的京都大學字樣,漢字的字體是取自唐朝顏真卿的《勤禮碑》集字而成,以顏真卿「守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風骨,來彰顯京都大學傳統的信念和反骨精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