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個人資料
正文

來做登樓望月人(勞思光,1927~2012 )

(2014-11-30 10:34:56) 下一個

來做登樓望月人(勞思光,19272012 )

“靜觀世運愁如海,坐證禪心月滿山。”               勞思光

 

抗戰勝利後,在重慶,有一則燈謎流傳:“是文人又是武人,是今人又是古人,是一人又是二人,是二人仍是一人。” 射古人名一,謎底是“李白”。李宗仁、白崇禧是民國時期桂係軍閥的代表人物,人們以“李白” 合稱之。

 

從北伐、抗戰到敗走至台灣,桂係與蔣介石一直分分合合。離開大陸之後,李宗仁長期僑居美國,於1965年返回大陸,1969年去世。1947年二二八事變之後,當時的國防部長白崇禧受命來到台灣處理。未料到日後,台灣竟成為他的終老之鄉。蔣介石在台灣穩住局勢之後,白崇禧成了被監視的對象,隻能擔任名高權輕的虛職,於1966年去世。

 

2014年,白先勇發表和廖彥博合著的《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還原二二八事件之後,白崇禧在台十六天的宣慰工作。以往官方以及民間史料文件,對此都模糊帶過。白先勇以為,因蔣介石對白崇禧猜疑甚深,以致於“幾乎都看不出父親在二二八事件善後停損工作所扮演的角色。”

白先勇說:“二二八事件在台灣史上是何等重大的事情,-----隻有還原全部真相,人民才可能有全麵的了解、理解,才可能最後達到諒解,這座島嶼上的人民,不管其不同背景,隻能有一個共同命運,那就是與台灣共存亡。如果這個島上兩千三百萬人,還因為六十七年前發生的一項不幸曆史悲劇,彼此繼續猜疑仇視,那麽台灣的命運前途,將是坎坷的。寬容諒解,是唯一的選擇。”

中研院院士勞思光《思光詩選》,有《聞白崇禧病逝台灣》:

“南渡棋殘事久非,頻憐霍衛鎖征衣;

飛書又報將軍死,落葉輕霜感夕暉。

  ……

山川八桂清奇甚,卻欠雄峰上插天。”

 

勞思光在詩後注曰:”案亮齋生前常謂桂林山水清妙,獨無高峰,正如桂人不能擔當大事也。勞思光於1946年入北京大學哲學係,1952年從台灣大學哲學係畢業。勞思光居香港時,參加芳洲詩社,和昔日桂係人物有來往,聽徐梗生(徐亮之,當過李宗仁的秘書,著有《亮齋隨筆》) 如是說過,故有”山川八桂清奇甚,卻欠雄峰上插天。 之歎。

 

勞思光在《思光詩選》自序說:” 每傷時感事,輒寄意於篇章。且平生多在亂離憂患之中,苦誌孤懷,無可告語,則又不免拈韻自娛,……,予少不自量,頗留心於天下治亂,嗣治思辯義理之學,複以明道立言自勵,故書懷之作,殊多狂語。然以言誌,貴乎存真,今亦不加削改……”。以台灣”戒嚴之故,勞思光曾有三十三年未入台。殷海光被迫難開台灣大學哲學係教職時,勞思光聞訊寫了《聞殷海光解職,慨然有作》:

“……名緣曲學非阿世,筆挾真情自吐光,

      屈指妙才零落盡,西風南海夜蒼茫。”

 

勞思光曾講學於新竹清華大學,1990年中秋,作有《與清華諸生登人社院高台觀月》,末句曰:” 詎知入海屠龍手,來做登樓望月人。

    

屠龍一詞首見於《莊子、列禦寇》篇:“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殫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說傾家蕩產耗千金之財,學技功成,卻乏人賞識無從施展身手。後世文人多愛讀《莊子》,而引申其意。宋朝蘇軾有《次韻張安道讀杜詩》,以巨筆屠龍手,微官似馬曹。歎惜杜甫才高而未被世所重用,這也可說是東坡居士的夫子自道了。陸遊有《登千峰榭》詩句:“一生未售屠龍技,萬裏猶思汗馬功。” 清朝魏源有詩:半生湖海氣,百年漂泊旅。誓回屠龍技,甘作亡羊補古今名士,頗多懷才自傲者。勞思光致力於中國哲學史,或常思入風雲變幻中,思接古人,而有”詎知入海屠龍手,來做登樓望月人” 之歎。(作者:陳健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