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收枰勝屬誰?(日本投降,1945 )
“江淮河漢今屬誰?紅旗十月滿天飛。” 陳毅
1945年4月至6月,中共在延安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由毛澤東作七大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製定了政治路線。劉少奇作《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在延安整風之後,”黨章的總綱上確定以毛澤東思想作為我黨一切工作的指針。”這期間,陳毅作詩〈七大開幕〉:
“試問九州島島誰作主?萬眾矚目清涼山。” 清涼山,在延安。
毛澤東以《愚公移山》為題作了七大閉幕致詞:”決定了黨的路線,這就是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要使全國人民有這樣的信心:中國是中國人民的,不是反動派的。現在也有兩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國主義,一座叫做封建主義。中國共產黨早就下了決心,要挖掉這兩座山。------
我們堅決相信,中國人民將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大會的路線的領導之下,得到完全的勝利,而國民黨的反革命路線必然要失敗。”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9日,蘇聯對日宣戰,開始進擊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8月14日,日本正式照會中、美、英、蘇四國,接受《波茨坦宣言》。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廣播《終戰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當戰爭結束的消息傳出時,冰心正在四川的山裏, 山下燈光正同中國民眾激動著,冰心「聽到這盼望八年的消息…..我一直沉默著。」
8月13日,蔣介石在日記寫下:”未來艱巨,十倍於抗戰。”
8月15日,吳宓作《日本投降抗戰結束感賦》:
“及茲宜戒慎,舉世尚貪功;歸去吾何往,悲歡匹匪眾同。”
他們沒有欣喜若狂,因為都預感又有災難將臨。
為促成國共的和平談判,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親赴延安,保證毛澤東的安全。1945年8月28日,在赫爾利的陪同下,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抵達重慶。從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1日,雙方進行談判。會議召開前,兩黨公開表示在談判期間實行停火,可是從未真正停止過。雙方代表於10月10日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議》。主要內容有:承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同意以對話方式解決一切爭端。迅速結束訓政,實施憲政。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
在一次會麵,柳亞子請毛澤東贈詩索句,毛澤東親手書寫1936年的舊作《沁園春?雪》贈送柳亞子。其中有:
“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柳亞子將之與他的唱和之作在報刊發表,傳誦一時。當時,毛澤東的氣魄頗令各界為之動容。人在美國的胡適,聽說毛澤東到了重慶,也致電毛澤東。《大公報》以標題〈望為一個不靠武裝的大黨,和平發展前途無量〉刊出胡適的電文。
1945年,8月30日,吳宓“聞某君談時局內情”之後作《傷時》詩:
“楚貪軍竟覆,秦暴焰方張。”楚貪軍竟覆,指貪汙腐敗的一方,盡失人心,終至全軍覆敗。秦,指共產黨。焰方張,氣勢正要大爆發。又說:“兩姑難作婦,異夢強同床。” 指和談無望。
陳寅恪也作了詩:《九月三日日本簽訂降約於江陵感賦》
“來日更憂新世局,眾生誰懺舊因緣。
石頭城上降幡出,回首春帆一慨然。”
(作者:陳健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