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個人資料
正文

立牌有記莫枝梧(吳大澄,1835~1902 )

(2014-11-17 17:48:28) 下一個

立牌有記莫枝梧(吳大澄,18351902 )

豈有文章裨國計,未忘麵目是書生。”              吳大澄

 

吳大澄(1835-1902),字清卿,號愙齋,江蘇吳縣人,曾於蘇州紫陽書院求學俞曲園門下,同治七年(1868)進士。1870年,人李鴻章幕。後授翰林院編修、陝甘學政,並參與直隸地區賑災。       吳大澄敢於直諫,曾奏請裁減同治皇帝大婚費用,建言時勢艱難,請停止重修圓明園,聲震朝野。

 

1864年,朝鮮國王李升去世,因無子嗣,以其弟之子李熙入承大統。李熙年方十二,其生父以大院君的身份攝政。十年後,李熙親政,其妻閔妃(明成皇後)逐漸掌控大權。大院君集團和閔妃集團之間發生矛盾,兵變一觸即發。1882(光緒八年),日本借口使館被焚、僑民遇害,趁機出兵朝鮮,閔妃請求清廷出兵援助。清廷命淮軍將領吳長慶為朝鮮事務大臣,當年23歲的袁世凱跟隨吳長慶的部隊東渡朝鮮,鎮壓此一壬午兵變,清朝將大院君押送天津,監禁於保定。閔妃集團重新掌控政權。

  吳長慶的慶軍就此駐在朝鮮。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中國南方形勢危急。5月,吳長慶奉調率領三營慶軍回國協防,清廷在朝鮮的兵力減半。188412月,日本扶助的開化黨人趁清政府無暇北顧,發動甲申政變,開化黨挾持國王組成新政府。袁世凱在未得清政府命令的狀況下,發兵救出閔妃和國王,平息政變。之後應國王之邀,居於偏殿樓下,朝夕會晤,袁代韓內籌撫治,外輯邦交 ,有如朝鮮的太上皇。 

時清政府正困於中法戰爭的節節失利;深恐再得罪日本,派出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吳大澄前往朝鮮追查挑起事端之責袁世凱一戰成名,卻也被各方猜忌,成了被追查的待罪之人。吳大澄在朝鮮的訪查,肯定了袁世凱的才幹,向李鴻章推崇袁之功勞。李鴻章奏舉,袁世凱任駐漢城清軍總理營務處,會辦朝鮮防務日後,袁之長子袁克定娶了吳大澄之女。袁世凱臨事的勇於擔當,打下日後崛起的基礎。 

1880年春,吳大澄隨吉林將軍銘安幫辦東北防務,訓練營兵,召募屯墾,並於省城設立機器製造局。琿春舊界,多為俄人侵占,1885年,吳大澄赴吉林與俄使會勘邊界,據理爭回被沙俄侵占的琿春黑頂子地區,簽訂了《中俄重堪琿春東界約記》,並立界碑五座,建銅柱。又援用鹹豐十一年的舊界圖,圖們江走廊地方歸中國,中國船隻得以通航無阻於圖門江入海口,對之後東北地區的發展有曆史的意義。

 

吳大澄善寫篆書。吳大澄在琿春黑頂子中俄交界處立界柱。銅柱上刻上他自篆銘文:“光緒十二年四月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吳大澄琿春副都統依克唐阿奉命會勘中俄邊界既竣事立此銅柱銘曰:疆域有誌國有維,此柱可立不可移。”後人有跋語曰 “山河尺寸須愛惜------要使文字留邊陲。”1900年,俄軍入侵東北時,將可立不可移的銅柱碎為兩段。

1894年,朝鮮東學黨亂起,中日戰事爆發,吳本是湖南巡撫,恰好購得一枚漢印〈渡遼將軍〉,以為是吉兆,自請率師出關應敵,會諸師收複海城。日本軍以主力在營口登陸進占牛莊,襲擊清軍後路,諸軍盡覆。吳大澄素負清望,至此卻為輿論所共棄,被下旨革職。黃遵憲作《遼將軍歌》嘲諷之:”毀家報國臣所願。燕雲北望憂憤多,時出漢印三摩挲。忽憶遼東浪死歌,印兮印兮奈爾何。

吳大澄喜收藏金石,精於鑒別考證。吳昌碩早年投入吳大澄幕僚,並隨吳大澄出師關外,雖功名無成,但得以過眼無數書畫真跡,日後成為海上畫派一代巨匠。《馬關條約》約定中國要賠款二億兩白銀,舉國嘩然。吳大澄致電湖廣總督張之洞:倭索償款太巨,國用不足,臣子當毀家紓難。大澄廉俸所入,悉以購買古器,別無積蓄,擬以古銅器百種、古玉器百種、--------共三千二百種,抵與日本,請減去賠款二十分之一。請公轉電合肥相國,與日本使臣議明,-----張之洞對此書生之見未加理會。

清史稿曰:“大澄治河有名,而好言兵,才氣自喜,卒以虛驕敗,惜哉!印曉峰重編《愙齋詩存》作序曰:” 勘界俄邊,營治河工,生平名績事功,昭昭在人耳目,晚年猶自奮勵,請纓出三韓,不幸而折戟倭奴,時論刻責,然當天下糜沸,國力積弱,事有非書生將兵可獨任其咎者,深為先生嗟惜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