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個人資料
正文

東南到處有啼痕(太平天國,1851~1864)

(2014-11-17 17:36:42) 下一個

東南到處有啼痕(太平天國18511864)

 “豈知劍氣升騰後,猶是胡塵擾攘秋。”            李秀成

 

洪秀全,廣東花縣人,多次參加科舉,都落第。他與表親馮雲山、族弟洪仁玕吸取某些基督教教義,自行洗禮。開始傳播拜上帝教,信徒日增。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因其兵將多來自兩廣,清廷蔑稱其為「粵匪」。1853年,太平天國攻下金陵,號稱天京,定都於此。直到1864年,湘軍攻下天京。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之後,忠王李秀成有對聯:

馬上得之,馬上治之,造億萬年太平天國於弓刀鋒鏑之間,斯誠健者;

   東麵而征,南麵而征,救廿一省無罪良民於水火倒懸之會,是曰仁人。

可說是頗有氣魄。太平天國前期不久,洪秀全令北王韋昌輝殺了東王楊秀清,之後內訌不斷。翼王石達開(1831—1863)率兵遠走,太平天國由盛轉衰。忠王李秀成和石達開的相繼敗亡,則終結了太平天國。18648月,李秀成被伏後,曾國藩令其寫完供詞,就帶到法場上處死。

19634月,戚本禹在《曆史研究》發表《評李秀成自述》一文,據說毛澤東在刊有此文的空白處批了幾字:“白紙黑字,鐵案如山,忠王不忠,不足為訓。” 戚本禹說:

“太平天國後期的重要將領忠王李秀成,在1864年(同治三年)722日被曾國藩的軍隊俘虜了。他在敵人的囚籠裏寫了一個自述。這個自述,從它的史料價值來看,無疑是極其珍貴的;但是,從它的根本立場來看,卻是一個背叛太平天國革命事業的自白書

戚本禹批評“農民革命將領卻寫了一個阿諛奉承、卑躬屈膝的自白書討論李秀成自述,就可能涉及刪改《李秀成自述》的曾國藩。曾昭燏19091964當時任南京博物院院長。反右時,曾國藩家族的後人,曾昭掄、曾憲洛,都已被打成右派。她的表哥俞大維又在台灣當國防部長。當時的看法,曾國藩是鎮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的曆史罪人,曾昭燏有沉重的負罪感。她寫了《讀李秀成自述手跡》:

 “一火金陵萬屋墟,焚身猶欲救池魚。

百年心事分明在,試讀名王自白書。

萬家春樹感深思,蒼哭江南盡淚痕。

身後是非誰省識,欲從遺墨共招魂。” 希圖藉以舒解,但深重的憂鬱,使她1964走上自殺。

石達開是太平諸王中最有文才者,可惜碰上了克星曾國藩。石達開稱:「曾國藩雖不以善戰名,而能識拔賢將,規劃精嚴,無間可尋,大帥如此,實起事以來所未見也。」有英雄相惜之慨。在與太平天國的爭戰中,曾國藩曾對翼王石達開招降。石達開回信以:「今謹以區區之意,用陳左右:夫仆一庸材耳!漢族英雄,雲龍風虎,如仆者烏足以當大君子之過頌?然足下以一時之勝負,即為天意,則謬矣。漢高履險被危,方成大業﹔劉備艱難奔走,始定偏安。苟其初亦諉以為天意,誰與造後來之事業?……」並回了幾首詩,其中有:

況複仕途多幻境,幾多苦海少歡場,何如著作千秋業,宇宙長留一瓣香。

表明自己原來的書生誌業。後來梁啟超在《飲冰室詩話》中給了他高度評價。

石達開所作檄文有:

忍令上國衣冠,淪於夷狄?相率中原豪傑,還我河山。

梁啟超以為其氣魄,較之唐朝駱賓王聲討武則天的名句「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有過之而無不及。

     石達開曾在江西大敗曾國藩所率湘軍水師,擊潰清軍江南大營。後來石達開轉戰四方,最後在四川兵敗,被淩遲至死。湘軍雖平了太平天國之亂,也種下了民國後軍閥割據之因,這些內亂在清末所造成之傷害,也恰可用石達開答曾國藩的詩句來描述:

我誌未酬人猶苦,東南到處有啼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