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08)
2016 (282)
2017 (172)
2018 (137)
2019 (122)
2020 (121)
2021 (93)
2022 (52)
之前說過,成長在皇城根下我們難免不享受些“特權”, 尤其在改革開放之前的年代,吃穿住尚可,最主要的是離黨中央之近,曉得的各類指示和消息也來得快,因為京官遍地,渠道自然多多。百姓戲語“從樓頂仍快石頭, 十有八九會砸到一個科長或處長”, 所以住在京城,百姓多少會認識幾個有頭臉的人物,當然對他們的有多少了解,就看造化了。
在國內生活的那些歲月,咱確實有機會直接或間接觸過一些高於“處長科長”之流的高幹及其子弟,感受過他們不一樣的生活。老爸有個堂兄文革期間是一位部長的大秘,在“四人幫”鬧的最歡的後期,他每周到我們家分享各類小道消息,後來都逐一驗證該發生的都發生了,可見其消息的渠道不一般。當時盛傳江青找人寫了“紅都女皇”一書,人們隻是聽聲不見影,咱這位親戚居然從部長那裏讀到,還斷斷續續與我們分享過一些章節。此外生活上也多予我們方便,他通過部長的渠道,搞些編外物資,讓我們享受過一些特供。
咱最早接觸高幹子弟是文革之後的改革開放初期。有次去住在北京木樨地地鐵站附近的一位大學同學家玩,談話間了解到其父的背景,才曉得為什麽他們能住在這樣一個樓房,他說大院裏有特供商店,應有盡有,住在這裏的人有特殊證件可以購買。後來發生六四時,進城部隊的大兵搞不清東南西北,在木樨地與百姓交戰時亂開槍,不少子彈飛進那棟樓的高幹之家,中央後來費了不少口舌去安撫他們...
老媽有個戰友A 升遷的很快,早早就過著非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她們偶爾來往,都是公事公辦。有年不知什麽原因,A 帶著長咱兩三歲年的兒子來到俺們的小宅,我們這才有機會相識。哥們果然不像是出自普通人家的娃,言談舉止自帶氣場,話語娓娓動聽,多少有點“目空一切”,什麽都看的透,什麽都搞得定,讓咱這小民大開眼界,些許有些“崇拜”。
認識了這哥們,咱自覺有麵。偶爾也到他家小坐。他有廣泛的人脈,每次在他家都會見識到這一階層的不同孩子,人家聊的真不是百姓的雞毛蒜皮八卦,各個似乎都是準備幹一番大事的架式。有次幾個人與港客因生意出現糾紛,他們商量如何擺平,那套路那手腕,咱在一旁聽著都驚訝不已,果然人家的江湖道道魔高一尺, 不過說來倒去,還是家庭背景造就了他們的特權及占有的資源可以橫行於普通人無法涉及的空間....後來咱覺得不是一路人夠不上人家,也就慢慢與之疏遠。若幹年後,小子玩大了,父母也罩不住,當啷入獄,咱想來有些後怕,若當年一時糊塗跟其瞎混,保不齊會被抓去頂雷 -:)
我一個堂兄大學畢業後在北京一個區委工作,最開始的頭銜好像是副科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