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08)
2016 (282)
2017 (172)
2018 (137)
2019 (122)
2020 (121)
2021 (93)
2022 (52)
武漢疫情至今仍不知道何時能把控何時消失,人們焦慮的同時都想搞清因何而起,各種猜測都有,有說是自主創建,有說來自飛禽走獸,不一而足,想到後者,也讓咱反思了一下,這些年品嚐過的"山珍海味".......
人離不開肉食,豬肉牛肉雞肉常常是盤中餐,像咱一天無肉不行....這也許是我們成長的年代,肉類憑票限量供應,因而發現這把歲數的人對肉情有獨中。剛出國時,去吃自助餐,滿盤皆肉,有個師弟說,有次吃肉過量,居然醉了- :) 雖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的考慮,人對肉類慢慢敬而遠之,什麽紅肉少吃白肉多吃,可還是離不開肉,要不就進軍海鮮..
日常生活中,豬牛雞是主要的進食肉類,對於其它肉類的涉足,可能就因人而異了。想一想咱一路走來,品嚐的種類還真不少。小時候在家鄉農村時,有次收割水稻,舅媽抓到一隻“巨大”的青蛙,燒著吃,柔嫩口滑,真香,她還把皮拔下來,做了個鼓,讓我們敲著玩。後來吃過超市的田雞,一比,根本就沒什麽味道。還有次舅舅抓了條大水蛇,燒湯喝,一個字“鮮”。在鄉下,戶戶都有看家護院的狗和放養的貓,都是自生自養,在哪個缺肉的年代,它們自然也免不了成為人們的口福,這個不多說了,以免挨磚-:)
後來父母接我們回北京,就遠離了香香的野生美味,隻能靠著有限的豬肉過日子...。之前說過老爸不知哪搞來兩隻鴿子,在陽台上放養,小東西飛來飛去挺拉風,可家是在西釣魚台對麵的五層樓的最高層,咱家鴿子常常不請自去造訪,估計還會鳥瞰八卦,老爸一想這不是長久之計,生怕出事,有天就偷偷殺了紅燒擺到了桌麵,那會咱人小與鴿子沒建立啥情感,隻知道味道不錯。
出國後,可吃的肉類絕對受限製,過界了,動物保護協會回找上門,自於有法規等著。但也有例外,有次到老外朋友家做客,老哥是歐洲人後裔愛動槍,時不時地去打獵,常常扛著鹿回來,他就把鹿肉整出來做臘腸,那天送了我們一根,回來一品嚐, 酸酸的口感一般,也許是加調料之過,不太符合咱的口味。
去年回國,外甥駕車帶一大家子去張家口一帶,去遊草原天路和參觀2020冬運會之主場崇禮,一路沿山行走,感覺周邊村落人們的生活還是挺落後。半路我們轉到一個景點,據說當年慈禧外逃曾於此休息一晚,地方到真沒什麽好看,肚子到餓了,於是走進了一家看著有些模樣的餐館,一進門,迎麵看到一大鍋燒著肉,全是大塊頭的,咱好奇問什麽玩意,店家說是本地有名的醬燒驢肉,還拚命推薦,京城不易吃上滴,見人家如此熱情, 不好掃興,就隨店主點了一盤,果不其然,口感味道不錯,驢肉瘦亦入味,比之醬牛肉不差。
說來到去,人是肉食“動物”, 能吃的可吃的,都沒拉下,就看你有沒有口福和勇氣了-:
***************
中醫就是這麽把不相幹的東西生拉硬扯在一起。
蝙蝠屬於翼手目,老鼠是齧齒目動物,兩者差得遠了。齧齒目和人類所屬的靈長目倒還更近一些。
長得像的東西可能親緣關係很遠,貌似完全不相幹的卻可能是近親。例如海豚和梅花鹿都屬於偶蹄目,他們之間的關係比他們和馬的關係可要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