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出來的"老留"在國內工作的時間都不會很長,應該說絕大部分是在體製內的單位勤勤懇懇,為什麽出來?各有各的道道,尋求自由發展享受一份不錯的生活是那時的簡單夢想。在國內,拿著不到一百的工資,能有多大的幹勁和發展餘地,天曉得!茶水幹部就是那個時代的典型縮影,能混有機會混會混都是能人,想有點作為,一定會被混世遊拉下水或被吐沫淹死。所以能早早出國,不誤青春不浪費在一地雞毛的工作環境,是幸運兒。
近日與國內的老嶽父微信聊天,說起前不久才退下來他適不適應,老人家非常感慨地說,從體製單位按歲數退休之後,被返聘到一家受恩於他的年輕人開的公司,一幹又是十幾年,這是他人生最開心的一段個人發揮最好的時光,除了受尊重,還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成就感十足。
老嶽父的經曆跟咱老爸很相似。之前的博客提過,老爸搞過科研設計,投身過深圳的早期開發,在體製內的貿易公司做過生意,豐富的經曆,到了退休年齡,離開此門走進彼門-- 一家與香港朋友開的公司,也是一幹就是二十多年,打下了一片江山......現在家頤養天年的他也是十分感慨地說,在體製內幹了近四十年,除了革命,被運動帶著跑或被牽連,無所作為,而退休後幹的這些年,才是最大餘地發揮了自己的潛能和積極性,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
看著我最親近一輩人之經曆,除了唏噓,真是難以言表,這一代人隨著新中國一起“成長”,可是有幾多人開開心心如此成長,一個沒有自我判斷和自我思考的時代,人雲亦雲,完完全全被帶偏了,還不知被誰給“賣”了。能像我兩位老父如此幸運的不多,大部份生於體製內,死於體製內,最後留下來的都是遺憾與抱怨。
新中國七十年,人切入之不同時段,會有完全不一樣的命運,少數善變善於行者,活得自在些,芸芸眾生則隨波逐流。進入改革開放,一代偉人老鄧將中國的航船撥正,有了今天的發展與繁榮。體製內外,公有私有,多種經營之經濟的出現,人有了不同於父輩的選擇,發揮的餘地寬闊,生於這個時代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