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Y自然流露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說北京的好吃,與老習的【慶豐包子】

(2019-03-27 06:55:09) 下一個

從小生活在北京,本應對其吃喝玩樂的文化多有了解,不幸趕上文化大革命,傳統文化痕跡的東東都差不多“革”掉了,剩下的是文化沙漠,此外住在大院區,難有機會了解“胡同文化”,剩下在那裏僅有的北京文化之痕跡也接觸不到。咱印象中北京人以吃饅頭為主, 菜很少炒,多是熬著吃,最多的了解就是來自機關大院的食堂,下館子對那時人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有印象的是在北京西四十字路把角有一個包子鋪 (見下圖),總見人在排隊, 後來父母也去那裏打來包子, 味道好極了, 不知是不是 “慶豐包子”的前身 -:)

“四人幫”倒台之後, 生活見好,“牛鬼蛇神”紛紛出台。不久北京地壇公園,春節期間搞起了廟會,相當熱鬧,其中大排檔讓人大開眼界, 艾窩窩、褡褳火燒、驢打滾、豌豆黃、燒麥、麻豆腐、炒疙瘩,豆汁、炒肝、爆肚、鹵煮火燒, 炸糕、灌腸、焦圈、糖耳朵.... 咱這才知道北京原來有這麽多可口的小吃, 不過好像僅此而已,上桌麵的大菜,除了烤鴨就是烤鴨, 其菜係不過就這幾樣,京醬肉絲, 炒雪裏紅, 醋溜木須 , 幹炸丸子 ,酥燜帶魚......

這就是當年乃至至今對北京的吃的印象。後來有機會國內各城市走一走, 中國的的八大菜係或多或少品嚐了一遍,在看看【舌尖上的中國】, 那麽對於小時候沒有機會了解的“吃”有了更深刻的印象,相比之下,對於首都北京的的吃,  有時想來想去還是當年吃的包子的味道倒是還時不時留在嘴邊 -:),這也怪不得老習剛上台之始,微服私訪 【慶豐包子鋪】,親民的同時也解饞,隻是不知為何自此被名曰“習包子” -:(  

  

去年回國探親,與老姐騎上共享單車,重遊北海景山一帶,東看西看,都是當年熟悉的景觀,故地重遊,別有一番滋味。時至午時,接近懷舊之旅的尾聲,肚子開始咕咕叫,於是就尋思找個地方"米西米西",讓咱第一想到的就是當年西四大街把角的那家包子鋪,老姐說早沒了, 她建議不妨就去那附近靠人民醫院的【慶豐包子鋪】,主意不錯,品嚐一下老習喜歡的包子也不賴。 

我們走進這家【慶豐包子鋪】,正是午時,人挺多,給人感覺像是周邊居民的便民大食堂,普普通通,一眼望去可以看到廚房,還見到裏麵正在包包子的大媽們。我們點了不同餡的包子和餃子,本來想著嚐一嚐炒肝,沒趕上, 隻好要了特色稀飯,沒想到吃得是有滋有味,非常可口。 在海外在餐館和朋友家,也吃過不少包子,說心裏話,從品相到口味還是家鄉的地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0)
評論
Y自然流露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唐西' 的評論 : 北京木須肉,我的最愛-:)
Y自然流露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朱兔子' 的評論 : 說太對了,食堂燒茄子-:)
唐西 回複 悄悄話 “牛鬼蛇神”紛紛出台。
真的是這樣。
特別,特別懷念木須肉。
朱兔子 回複 悄悄話 我去年在清華園那個慶豐吃,一般般,可能也是湊名氣吧。還是懷念我們食堂的米粉肉和燒茄子,現在食堂做飯的手藝都趕不上老師傅了。
Y自然流露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芝蘭芝蘭' 的評論 : 鄉味難忘,尤其吃-:)
芝蘭芝蘭 回複 悄悄話 不隻包子各種食物也都真的好吃 . 去年到北京玩 , 土著朋友帶我們去西安門的慶豐包子舖吃東西 , 說那舖子是老店 . 結果以後在北京每天(直到回到加拿大前 ) 女兒都說要找包子舖吃東西, 還好那連鎖店隨處可見 .
Y自然流露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Kuku24' 的評論 : 咱也有同感,包子這玩意還是外麵做的“可口” -:)
Kuku24 回複 悄悄話 流口水了...... 我家孩子最喜歡慶豐包子鋪,每次到北京,恨不得頓頓慶豐包子,哈哈哈哈
Y自然流露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趙登禹路' 的評論 :

》西四小吃店有幾家

還有些印象,但都忘了買什麽吃的,而文中提的與丁字路口不遠的十字路口,確實曾有-個賣(西南角)包子的.....
Y自然流露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黑貝王妃' 的評論 : 也許我們住的地區不同,感受不一樣 -:)

提到的小吃也許那會是區域性的,我們住在在海澱一帶的機關大院,給閉塞了 -:) 另外或許招牌不同 (見下文 - 來自網上),總之,沒有形成一種廣泛的文化, 因而咱隻有“饅頭”的記憶 -:)

---------------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餛飩侯”在“文革”中受到衝擊。創始人之一的張世蘭老人回憶往事時親切地稱侯庭傑為“侯兒”。說侯兒因為“餛飩侯”這個字號挨過批鬥,造反派說這個字號有“封存資修”色彩,把“餛飩侯”改名叫“四新”飯館,餛飩也不是主營了,改賣麵條、蓋澆飯和窩窩頭。顧客進店除了自己買票、端飯外,還要自己去洗碗。直到1980年才恢複了這個老字號。
Y自然流露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utishuqian' 的評論 : 謝謝, 一定去品嚐 -:)
趙登禹路 回複 悄悄話 “慶豐包子鋪”原來在北京不是連鎖店。文革前,一家開在西單,位於十字路口東邊路南。門臉不講究,但不算小門,門口上麵招牌也不講究,但字夠大。我記得特清楚,因為有次站在該店對麵等公共汽車,看著招牌反著念“鋪子包豐慶”,覺得挺牛。
西四小吃店有幾家(其中在丁字口麵朝東的一家還很大很興隆),但沒有那個今日招搖的“慶豐”。
黑貝王妃 回複 悄悄話 我得為老北京正正名,才不是你說的天天吃饅頭。七十年代,早點鋪街口都有,天不亮就可以買油餅豆漿;北京名小吃店一直都在的,八大樓,烤鴨店,東四小吃等等,王府井一帶的老字號比如餛飩侯,前門大柵欄的老字號都開門,就是不招搖。慶豐包子鋪一直在西單的長安街上,小門臉,外賣為主。
putishuqian 回複 悄悄話 西什庫大街31-24號,順天府超市。避開休息日中午,否則至少得等倆鍾頭。
Y自然流露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utishuqian' 的評論 : 哪家超市,今年回去就“殺” 向那裏 -:)
putishuqian 回複 悄悄話 那是西四包子鋪,現在搬到一家超市裏了。
Y自然流露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梅華書香' 的評論 : 趕緊來一趟北京之行 -:)
Y自然流露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pot321' 的評論 : 【慶豐包子鋪】絕對保有當年的味道 -:)
梅華書香 回複 悄悄話 受不了了,太饞人啦!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上次去北京,街對麵就有個慶豐包子鋪,沒有去吃。其實,有些好吃的包子是沒有名兒的,都在街頭巷尾的小飯館裏藏著呢,得靠美食家去一一找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