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看到央視四台的一期經典回顧--達式常,一個久違而又熟悉的名字。在我們成長的年代,電影稀缺, 如此之火的他,沒人不曉,從【年輕的一代】到【春苗】,【人到中年】到【難忘的戰鬥】, 文革前後至改革開放的影片中,常有他的身影,角色從稚嫩到成熟,在經典回顧片段中看的清清楚楚。
現在重新審視這些片子,尤其主演,確實有那個時代的烙印及不同的審美視角,故事就不說了,演員演繹的方式很“話劇”, 對白鏗鏘有力,也許符合革命者的激情和需要, 按現在的話說是不接地氣,這在達式常身上十分明顯。不過人是真帥氣,幾部片子都是正氣的主演,總的來說他應是上影廠最輝煌時期的幾個難得的好演員。也許文革之中過於活躍,還是什麽其他原因,之後多年,確不如與他在【人到中年】的搭檔潘虹那樣,始終活躍於影視界,差不多都被人淡忘了,有報道說他都沒有入圍建國來的百名影星的評選。
達式常無論如何都應是一個時代的符號, 提到他應該讓與其電影成長的一代人有不少的回憶,更主要的是會讓人們穿越回那個年代,思念懷舊,尋找自己的芳華。他主演的【人到中年】 當時有很大的反響,尤其之中故事突出了文革至文革之後, 知識分子的“慘象" --- 一代人的悲哀,他們身上已經完全沒有了“五四”時期學者的鐵骨錚錚, 漸漸成為了唯唯諾諾的真正“臭老九”, 人到中年,生活窘迫,看了讓人心酸。
現如今中國知識分子的狀態又如何那?對比【人到中年】, 現在好像都找不出那些人的身影,人們個個都在掙錢,創業,開網店開公司..... 少見有報道誰在搞研究,類似陳景潤的人物已成了天方夜談,誰人還能靜下心搞基礎研究。技術能從那裏順過來,用了再說,彎道超車...... 個別玩筆杆子的知識分子也成了“偽學者”,不是上電視噴“心靈雞湯”就是為現政佐證“新思想“......
看了這期有關達式常的經典回顧,特別想到【人到中年】帶出的有關中國知識分子現狀,百年來人格之..... 無語。一個社會的發展,帶給個人們不單是物質生活的改變,人的精神麵貌,思想狀態,道德修為,似乎走的是逆向之道。最後倒是想借達式常拍過的影片之名, 希望中國知識分子【人到中年】應【難忘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