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劇現在速度慢了許多,一是難得撞上一部養眼的,二是各類歌唱類綜藝及孟非的相親節目搞得咱不亦樂乎。由此,減少了對國劇關注,近來看到網上不斷有人點評【大江大河】, 方知有部大戲上演。上周終於停看了【正陽門下的女人】, 倆主演扮嫩不說演技多少有點作(蔣雯麗永遠嘴一裂就笑),故事更是老套....於是趕緊上【大江大河】。
此劇第一眼,就被一代偉人鄧小平1998年前後的一段實錄講話吸引,久違而又熟悉, 刻有那個讓人有奔頭時代的強音, 一掃近年一尊之文革之妖風怪聲。隨著劇情的展開, 精細刻意的畫麵,讓人穿越回改革開放初期的偏遠鄉村,感受那個年代"鳳凰男"由於家庭出身上大學之不易......
都說戲帶人也有說人帶戲,【大江大河】 印合了這兩點,男主演王凱據說為此劇瘦了八斤,哥們一反過往"帥"的派頭,前幾集顯得弱弱之倔強,以往臉部過僵的演繹舒展了許多。女主演童謠過去與張國立兒子的糾結被打,給咱留下的印象 So So, 可在這部戲一個能屈能伸的姐姐形象刻畫的層次分明,非常精彩,點讚。兩人互動的戲,尤其談到父母談到姐弟之情,眼神麵部表情非常到位,很有帶入感,讓人為之動容。
一部開篇就讓人難以割舍的好戲出自誰之手?上網一查原來是孔笙,曾執導【闖關東】,《琅琊榜》,《歡樂頌》,絕對是近年炙手可熱的高手,部部戲都被熱播,猶如當年的趙寶剛。他說這部戲是獻給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也是為紀念78級大學生 -- 一個年齡跨度相當大的一屆學生。
咱很少劇沒看幾集就下筆墨,可還是被【大江大河】的開篇架構及精彩所感染。尤其之中涉及了當時的政治,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議論中央,傳政治小道,所行所言能此時讓這戲通過政審也是奇葩。有一段插播的新聞,說到社會主義體製存在的問題,好深刻,與現在“可改,能改,不改” 針鋒相對。在戲中大學生宿舍裏,悄悄透露和議論中央關於改革的談論會,凸顯了當時會中各派別的鬥爭,一展現時黨國的領導藝術,夠狠-:)
慢慢品味【大江大河】, 其內涵是經過這四十年的人們才能悟道的, 之中的酸甜苦辣如江河,大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