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08)
2016 (282)
2017 (172)
2018 (137)
2019 (122)
2020 (121)
2021 (93)
2022 (52)
最近我們社區有點熱鬧或者說有點"鬧心"。起因是前幾個星期,一位年已半百的亞裔華僑朋友,回到家鄉與未曾謀麵的四十多歲女子成婚。這本來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更應該賀喜才對。問題是老兄的太太今年初經曆了幾年的癌症折磨後才去世,周邊的朋友們情緒還沒緩過來, 因而每次見麵大家都想著安慰他。
誰知老兄這麽快就翻篇了,有朋友聽到他娶親的消息都不敢相信, 有的還掉下了不解的眼淚, 大家難於接受的是這情感變化太快。倒是有些男士們反而覺得滿能理解,正壯年完全可以開始新生活嘛。 有意思的是, 他的有些朋友在其太太去世時沒與他謀麵, 現在遇上了, 都紛紛向他表示沉痛地慰問,老兄一邊深表感謝,一邊又說剛剛娶了新太太, 搞的朋友們目瞪口呆, 張口結舌,不知說什麽好。
說到這, 讓我想起前幾年發生的一個類似故事。一老外朋友也是這把年紀,太太不幸患癌. 記得當時我們還幫他回中國買過牛黃之類的補藥,但最後也是沒有挺過來。他們夫婦關係很好, 也很關照中國朋友, 所以我們常有機會見麵相聚。當時想,他肯定會開始新生活, 但是沒料到,也是在一年內, 與一年紀相當的女子結婚了。 當時琢磨雖然有點快, 但對於老外好像可以理解, 一來他們認為人去走了就上天堂,沒有那麽悲悲切切, 二來也許他們是“情感動物", 更需要伴侶。總之,他這麽短時間再婚,朋友圈裏反響不大。
這回華僑老哥的舉動,讓俺們大夥詫異主要是他跟我們一樣,會國語彼此文化相通, 大家整天在一起耍。因而我們不免就戴上我們的眼鏡來看待這樁急促的婚姻, 難免會去質詢“人的情感到底有多深",“一份情感能守多久”。想來這朋友文化與生活背景與我們不同, 所以關於情感可能跟上麵提到的老外也許是一個思路。他們這麽快成婚,並不是之前不愛他們的妻子,也並非情感之“變心”, 反而想的是從現在到未來的生活, 確實人不能總沉浸在過去。
其實這檔故事,在我們生活中也時而見到。一個朋友說, 他媽媽去世了, 下葬那天他和老爸對著牆壁哭, 多讓人心酸的一幕,結果沒過多久老人家又結婚。 搞笑的是, 以前他爸和她媽常常因為她媽打麻將吵架,現在他爸倒是天天接送新太太去麻將館。
有朋友說,一般男人都比女人無情,大部分男人都會短時間內就再娶,相反女人反而孤獨終老的多,原因是男人進化慢,是懶散的動物,生活離了伴侶就是不行。看看周邊, 單身男子真不多見, 倒是單身女子不少。對於再婚,男女也許著重點不同,男人想的是有個陪著就行了,女人則想的是重新生活,情感理念上要求更高一些, 這樣反而失去了很多機會。 再不再婚,多長時間再婚,都是個人行為, 無可指責,關鍵是人觀念上的變化。人畢竟活在現實中,至死不渝相守的情感多在文學作品裏躺著 -:)
不要把自己變成別人的重擔,兩人同行的時候互相扶持,離開了就彼此珍重好了!
》我看大家腦中多少有點封建餘毒,認為守一段時間好得多(磚頭輕拍,哈哈)
也許 -:) 需要多西化,西化...
>>男人和女人不同,特別是年紀大了以後,男人比女人更怕孤單。女人別男人更會排解孤單。
有道理 。
個人理解。
》可能就男人對女人的感情來說,“女人”更像個集體名詞。
對情感,是不是男人用左腦, 女人用右腦 -:)
》嗨,換妻如換衣,情何以依?!
您這態度更明確??
》這種事我見過、聽說過,國人中經常有。這和那男的是哪國人沒關係。
本文沒有以國別來論事,隻是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對此事的態度及接受程度可能會有差異 -:)
》我初中的數學老師病逝後,他的貌美如花的老婆兩個月後就改嫁了。
反向個案,而且來得更快 -:)
》鰥夫與寡婦在再婚這個議題上是否因為性別不同而導致截然不同的表現,
從大數據來看, 還是有一定傾向性的 -:)
》女人婚前善變,男人婚後善變,彼此彼此。
男人婚前善變,男人婚後還善變 -:)
》豈料當年11月梁實秋結識了43歲的歌星韓菁清後,立馬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忘年戀中,
也是個好個案 -:)
》比例嚴重失調,造成女生想找也沒有人選的情況。
俺身邊也有類似的情況 -:)
>>我有個朋友太太去世後幾個月他交了女朋友, 一個和他很要好的朋友跟他吵, 打電話罵他.
人是滿複雜,情感這東東就更複雜,有人出得來,有人出不來,所以站的角度不同, 態度就自然有差異,有時人想走自己的路真不容易 -:)
謝謝你的分享!
你說的有些真實性,但輕重、難易還是有分別的。 因為 “燈壞了,馬桶堵了,需要搬點重物...” 這類事情不是每天發生的。 尤其是男女更趨平等的新家庭,那麽女人對昔日視為粗活或者技術性的工作,如維修電燈,也都要接過手去了。 而且許多 多數由男人擔任的工作都可以由工人解決,正因為它們不是天天發生的。 古人說婦女 “操勞井臼”,現代的男人不一定都能 “操掌水電”。 我認識許多家庭,房屋內外修補性質的工作一概委托一個熟識的 handyman 解決,非但做得快而好,而且不需要煩惱 搜尋零件、缺乏工具的問題。 年輕的男人可能自己檢查汽車的電路,甚或爬到車底去自己換機油。 到了喪偶之年,多半年事已高,不大可能再親自做這類事,多半是把車開到可信賴的修車廠去,讓機械師去處理,所以這方麵問題的應付在男女之間幾乎沒有大的分別。 至於搬移重物,喪偶之人多半已經到了中年甚至以後,無論男女都已經不能肆無忌憚的使力逞強,否則就要擔憂是不是會造成腰椎的損傷。
在一個傳統意味的家庭裏,主婦是家中日常事務的總管,無分巨細,都由她們作決定,有些由她們去執行。 除去日日主中饋以外,生活上許多的細節都需有人看顧,這人往往是這個家庭的主婦。 有一樣是男子比婦女明顯遜色的,這便是子女的養育。 在育兒的問題上,男人往往顧及 長時間、宏觀的得失,卻不大注意生活細節上的完善。 所以,分擔養育孩子的重任 是許多男人續弦再娶的理由,是否確實達到了目的是另一回事。
--------------------
實在覺得這是一個以訛傳訛的誤解。獨身老女人的生活,絕不比獨身老男人的生活更容易,更有條理。所謂持家,雜事,也包括很多女人不大擅長的事情,比如燈壞了,馬桶堵了,比如需要搬點重物,並不隻是洗衣服和做菜。反過來,獨身男人在外麵吃餐館根本不是問題。小東西丟三落四,男女根本沒有區別。
1) 每一樁婚姻都有明明暗暗的生活脈絡,使得生前死後,回感各自不同。當事人的個別感受,在決定是否再婚上,可能超過性別之間的差異。
2)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兩個親兄弟如果都遭遇到喪偶之痛,對是否短期內再婚,都會作出不同的決定,何況是兩個毫無關係的男人與女人之間去作比較。
3) 當事人的切身環境也有極大的比重。 一個男人有可能在喪偶之前不善於持家,全靠賢妻打理一應雜事。一旦喪偶,就如房屋的支柱開始動搖,屋中住戶難免朝夕惶惶,要急切地尋求新的棟梁來支撐。 這一點上,大多數女性的確有後天的優勢,她們知道如何處理好日常生活中的細節。 但是反之,如果有些事務她們的亡夫在生前替她們處理得妥妥貼貼,那麽她們一樣會感到失落無已,要尋求新的屏蔽。
4) 科學史上著名的女科學家,法國的居裏夫人,在 1906年喪夫之後就曾經與一個已婚男子有婚外之戀。她的丈夫是在交通事故中喪生的(被馬車撞死)。五年之後,居裏夫人第二次得到諾貝爾獎,同時在巴黎也傳出她的婚外戀。有人說,她在丈夫死後,失去了工作與私生活的雙重伴侶,所以在尋求工作的新夥伴時,也同時陷入了感情的迷路。 無論這傳言是否屬實,都說明了許多人的看法; 一個在生活的其他內容上尋求新領域的人,無論男女,可能也同時會在情感上去填補空白。 作畫時刻意留白,是中國傳統的美學觀點之一。在生活中略為留白,或許也是比較中國色彩的恬淡的生活觀吧。
身邊就有幾個同樣的女生大姐們。
他很難受, 打電話和我訴苦, 我其實挺理解他的.
他說的很對, 他太太不會希望他天天痛苦憂鬱, 他愛她並不表示他不能開始人生新的篇章.
》去發展中國家給自己老年找一個醫護保姆。到最後是所有納稅人幫他善後。
說實話,老哥不是這情況.....
》男性快速再婚,說明剛剛逝去的妻子是個好女人,好妻子
同意, 像我提到的 ” 太太臨終前也希望他以後能開始一段新的生活.....“
》再婚越快,恰恰說明夫妻關係越好,
一種新的解讀 -:) 不過他們夫妻關係,根據我們過去的接觸,應該是不錯的。
》很正常,他太太已經患癌症幾年了,這幾年他的日子也很辛苦。體力心力都會很疲憊。
他確實有這種感覺, 太太臨終前也希望他以後能開始一段新的生活.....
》不知道結過幾次婚的人喪身何處?與先夫,先妻,還是後夫,後妻?
你想得很遠 -:)
》可以理解,還是寬容些吧。
說得沒錯, 按文中說的“不再婚,多長時間再婚,都是個人行為, 無可指責,關鍵是人觀念上的變化”, 多多寬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