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08)
2016 (282)
2017 (172)
2018 (137)
2019 (122)
2020 (121)
2021 (93)
2022 (52)
2025 (4)
看看周邊的朋友,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裏都擺著一架鋼琴, 個別的還是三角鋼琴, 這也是家長為孩子開發情致的一筆不小的投資。當然錢是一回事, 上課, 陪練, 考級這又要用去很多時間和精力。 趕上孩子愛琴如命的, 也許有點小出息, 但家長也知靠這謀生非長久之計。如碰上孩子見琴就哆嗦的, 也不論孩子願望如何, 家長定要用加倍的時間去修理孩子,逼其練琴, 你想怎麽著都要對得起這筆投資吧 -:)
家長讓孩子學琴的初衷是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長,另外也有的是讓孩子彌補一下家長年輕時失去這樣機會的遺憾, 再有就是跟風, 你家學我們也要學, 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大夥選學鋼琴, 無可厚非, 它畢竟是琴中之王, 高雅大氣, 有難度。可是問題是一台晚會, 一台節目, 能坐那裏彈琴的就區區幾個高手。我們讓孩子學了鋼琴沒有表現機會, 沒有展示, 最後學也隻剩下那點樂理和一點點技巧, 再說這麽大的琴,不能隨身攜帶, 有時想彈也難, 久而久之,成年之後就淡忘了。
以我的經驗,讓孩子學一些小型樂器更有益, 如小提琴,黑管。一是再小的樂隊, 如學校或社團, 都要十幾把小提琴, 孩子有參與感, 二是容易攜帶,自己長獨立生活, 走那帶那, 可以將這一愛好享用終身,另外可以以琴會友,這些都是學鋼琴辦不到的。
有意思的時, 現在朋友家孩子長大, 或上學或工作, 家裏的琴除了集灰, 就成了擺設。朋友們看這心痛, 於是乎有人就開始了自己的學琴生涯,這多少也能圓一下年輕時的夢想。成年人學琴不易, 五條錢上的小蝌蚪, 看著就暈, 記性也差, 兩隻手協調就更是難上難了, 但是決心熱情可比孩子們強。一段時間學下來, 也能糊弄幾首流行曲, 雖談不上表現力, 但自娛自樂夠了, 若能堅持, 也是老有所依, 為退休生活添姿加彩。這多少沒有枉費一架鋼琴的最好結局, 否則最終是讓人抬走, 賤賣 -:)
第一,上手容易。所有的音級排列在眼前,不存在彈不準音高的問題(如弦樂)。
第二,容易建立正確的音高。
第三,能學習旋律,更能學習和聲。其他的樂器能單獨演奏大量和聲的還有豎琴,但使用率跟鋼琴無法比擬。
第四,方便學習樂理。音程關係,調式一目了然。
第五,使用廣泛,獨奏伴奏皆可。
先謝謝你用心展示了你的觀點, 不過好像您有點激動 -:)
從前後的點評來看, ““真心不推薦?”你以為你是誰啊?” 到 “我理解樓主說的“孩子學琴就是為了上....", 看來您是讀了幾遍本文後,才有態度的轉變。 我理解也支持你最初的反應,因為我也愛音樂, 但這並代表孩子們也一定能接受或被虎媽狼爸強迫訓練,另外我說到不必一窩蜂地去學鋼琴,是希望孩子可另擇它途, 照樣可以有音樂方麵的修養。
至於說到 “是需要你用心靈及你的智慧的”,讚同,但我們都是普通老百姓家長,最多喝過點 “心靈雞湯”,所以有點難 -:)
這麽多人學鋼琴,是有道理的。不要以偏概全。
》小孩子生活中如果有那麽多不是開心卻必須練琴的時間還不如讓小孩做其他更有意義或想象力的事呢。
道理對, 可看看有幾個中國家長這麽開明....
》這倒和我的一個朋友的想法很一樣。
看來與俺是同路人 -:)
其實,國人喜好學鋼琴,可能是受一個說法的影響:鋼琴是樂器之王,學會了鋼琴,學其它樂器就容易了。就如同中國國內的遊泳訓練從蛙泳開始,而加拿大的從狗刨,漂浮開始。
哈哈!
很中國現象,這種事真逼不來的,但好象每人中國父母都走這麽一遭:)
》小提琴比鋼琴更難學
也難也不難 -:)
》一把琴也不能給人伴奏
那就獨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