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文-古來客

長於知而短於智,多於癡而少於世;不迷於資,不喜於仕;文理古今閱中外,墨白是非論興衰。【沁文體】: 舊時平水韻律 + 通篇正格平仄 + 通篇奇偶逐字對仗 + 虛筆傳意 + 簡約流暢 + 力求聯間詞性交錯 + 力避同音。。。封筆於2016.06.22。
個人資料
正文

五絕仄起:《往夕今心》 --- 何人對燭綠庭芳 --- 2014.04.12

(2014-04-18 21:09:47) 下一個



《往夕今心》
何人對燭綠庭芳

(平平仄仄仄平平)

沁文(古來客)
2014.04.12


往夕曾何歲?同憐絳燭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下平七陽韻)。

今心猶彼處,自語綠庭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下平七陽韻)。
======================

: 大紅之色,與句四之 “綠” 對應 (因中間跨越一句,故似不可徑曰 “對仗”)。山西古有即錢鍾書夫人 。。。 沁文積習兀自發作,憑思緒跳躍一番 。。。

:依平水韻皆為仄聲(古今音調相異之 "叛逆者" 兩枚 ),故於此二處仍持通篇正格平仄。

: 取其動詞 “和 。。。說話” 之意而與句一之 “憐” 對應。亦可替之以 “望”、 “對” 等(皆仄聲); 然皆好於 “歎” (因句一已有近意之 “憐”)。



昨日沁文偶爾訪問一QQ空間,觀Q主向一眾Q友留言如下兩句:“今夕為何夕?共此紅燭光”。其意可感,彼詞為綿;意境堪稱善,情致亦曰佳。沁文略改原句且續兩句如上,持原意而依平仄。因原始之奇偶兩句已非語義對仗,故沁文所續之句三、句四亦求奇偶對仗(沁文自少時即已傾心駢、賦而極其拘匠,一直是喜 [文] 遠勝於 [詩] 及 [詞]寧無半點詩詞意 [平平仄仄平平仄],必守全篇對仗規 [仄仄平平仄仄平];故在此不欲句三、句四獨自對仗而置句一、句二於不顧);乃求其次而取句三對應句一句四對應句二。遂成奇奇對應、偶偶對應之勢。

        往夕會聚,同剪
        今宵回顧,獨憐綠蕪

注】 此四句  四言短語  依循平水韻而成駢句,卻是沁文隨意堆砌之對句(甚至不曰對句 --- 因為對句一般亦要求於平仄方麵符合對仗)。思緒不由跳躍至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卻話巴山夜雨時” 。。。亦想起沁文參加八八年高考時其中語文試卷曾令考生觀讀、分析唐之許渾《鹹陽城東樓》: “一上高樓萬裏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 故國東來渭水流” 。。。


【後記】後來發現Q主之原始兩句乃源於杜工部《贈衛八處士》http://baike.baidu.com/view/155666.htm)一詩:隻怪沁文孤陋寡聞、心有慚愧(竟致 “杜門” 弄句而貽笑大方);然既非Q主所寫之原創句子,Q主何不加引號以示呢?概科學精神之不備、引用規則之罔顧^_^。可以理解某些文青  和/或  詩友心向 “自由” 、隻顧一時情感之抒發,且文學終究屬於 liberal arts,但基本之嚴謹求實或亦頗 expected and appreciated 。。。貫穿於沁文博客所有文字,但凡非沁文之語,必加引號標明;但凡未以引號標注者,則必出自沁文。


【下平七陽韻】
陽楊揚香鄉昌堂章張王房長塘妝常涼霜藏場央泱鴦秧嬙床方漿觴梁娘莊黃倉皇裝殤襄驤相湘箱緗創忘芒望嚐償檣槍坊囊郎唐狂強腸康岡蒼匡荒遑行妨棠翔良航倡倀羌慶薑僵韁疆糧穰將牆桑剛祥詳洋徉佯粱量羊傷湯魴樟彰漳璋猖商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