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雲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好運與你相隨。萬瑞
正文

 十五、電報,分裂

(2014-03-25 14:01:26) 下一個
 十五、電報,分裂
部隊到了噶曲河,分裂終於發生了。
這時,張國燾給中央發電,電文說:河水很深,不能徒涉(大意)。中央回電說:要想一切辦法過河。必要時可搭浮橋。張又去電:浮橋搭不成,草地上沒有木料,要找木料還得跑回阿壩,並提出南下的分裂主張。中央又回電:無論如何要過河,不要南下。可以找找其他的徒涉點,如有困難,我們可到上遊策應。張這時也找了找其它徒涉點,實際上張是不願跟隨中央北上,所以堅持不能過河。中央主張北上,張國燾堅持南下,形成了僵局,部隊在葛曲河邊停了下來。
不久,張又發一封電報給徐、陳,上寫“指人譯”(有時也寫“親譯”),即讓我譯。此電大意如下:不要北上,要堅決南下,不僅河不能過,而且北上不利。胡宗南已到了甘南,臘子口一帶被堵,敵情於我不利,希望你們力爭中央和你們一起南下。徐、陳當即回電(此電也是我譯的):南下已不可能,是否還是北上為好,不要為此事內部發生分裂。接到徐、陳這封電報後,張又給他們發去一封電報,(注1)大意是:望你們勸說中央南下,如中央執意北上,,你們必須把四方麵軍的隊伍帶回南下,不要隨同他們一起行動。電文語氣十分堅決,由我親自譯好發出,十分機密(注2)。此電報是否就是後來所說葉帥拿給主席看的那封,我不清楚。但可以肯定此電文中沒有“如他們不聽勸告,應立即監視其行動,如執迷不悟,堅持北上,則以武力解決之。”等字樣(注3),王子綱同誌也不記得有此內容(注4)。此電是經我手發出,別人是不清楚的。
但為什麽又出現了武力解決的傳聞呢?事後聽說,當毛主席率領一方麵軍的隊伍走了之後,四方麵軍有人主張要追,當時也有人主張打(許世友同誌就是其中之一),徐帥當即說:“不能打,世界上哪有紅軍打紅軍的!”(注5)
另外,當時紅四方麵軍參謀長李特(兼任紅大教育長)已跟隨中央紅軍走了,這時有人追了上來,告訴李不要走,並且又追到毛主席那裏,毛主席對他們說:“你們回去可以,我們先走一步,你們以後再來。”李特當即指著李德(注6)大罵:“赤色帝國主義!”後來,李特還是把已經跟中央走的原四方麵軍一些部隊、學員帶了回來,跟張國燾南下了。
順便提一下話劇《北上》的問題。左路軍第一次過草地時,朱總司令經常是過幾天就到我們這裏來看看,他知道張國燾對電台控製很嚴,但仍想了解點情況。他並沒有想把我們拉過去,但總是從正麵給我們講道理,講原則,講共產黨的道理,講馬列主義的原則,所以朱總給我們留下一個非常和善又講原則的正麵形象。而不是象戲上寫的那樣,與張國燾對罵。他也從來沒有為一個戰士和張國燾爭吵過。朱總司令生活非常艱苦,四方麵軍的同誌條件好,到處可以抓到東西,藏民的酥油我們也可以搞到,一方麵軍的同誌則搞不到什麽東西,因而我們比朱總司令住的房子還好。總之,《北上》的毛病較多。(注7)
(注1)在錄音稿中,侃夫同誌的原話是這樣的(即在這封電報前,還發過一封電報,電文如下):“現在是上中下三策:上策南下,建立康甘根據地,特別是以川西為根據地最好,在西康也可以進行活動;中策不北上,南下以後往西,向青海方麵活動,建立川陝甘青根據地;下策是北上,把胡宗南部隊吸引過來,敵情予我十分不利,而甘肅、陝北土地貧瘠,局麵不易打開,等等。現在看來,張的原意是中策。此電發出後,徐、陳是否請示過中央,不得而知。但他們回電仍表示不同意南下,希望北上。看來,他們也在猶疑。事後我曾聽說,他們見到毛主席,主席說:還是不分開為好 。張接到徐、陳這封電報後又去電給他們,大意是……”(接上稿)
(注2)有一天,我正在譯電,張國燾突然跑來,把稿子急忙抽了回去,說:不發了,朱總來了。果然,不大工夫朱總來了。等朱總走後,他又把那份電稿遞給我(是否就是這一封電報,我已記不清了),張還對我說:此後有電報直接交給他,不要交給劉參謀長,也不要交給朱總。還十分嚴厲地說:否則你宋侃夫要負全責。當時,我感到事態已十分嚴重。
(注3)引自李濟照同誌所寫的《張國燾其人》。據侃夫同誌講:軍博搞了一個軍史展覽,也正式引用了李書中的這封電文。
(注4)這裏,原錄音稿中有這樣一句話:“徐帥也不記得有。”
(注5)這裏,錄音稿中有這樣幾句話:“去年我在京西賓館見到許世友,問起此事,他卻避而不談。”
(注6)李德,德國人,共產國際派駐中國工農紅軍的軍事顧問。
(注7)曾經有過謠傳,說朱總的門衛被黃超下令撤掉了,是黃要謀害朱總。此事是在新疆和延安時有人揭發出來的,我在新疆曾問過黃,黃說絕對沒有此事。記得當時我和朱老總住的很近,我並沒有聽說有此事。後來黃超和李特沒有回延安,據聞黃、李在新疆是被康生殺掉,也可能是把他們搞到蘇聯殺掉的。黃、李有錯誤,但肯定不是反革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