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雲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好運與你相隨。萬瑞
正文

孫子兵法

(2014-03-25 12:45:02) 下一個
《孫子兵法》共有6000多字,分為13篇,每篇都有一個主題思想。比如:《計》篇論述的是能否進行戰爭的問題。它深刻地指出了戰爭與政治、經濟的關係,提出決定戰爭勝負的五個基本因素是政治、天時、地利、將帥、法製,而首要的是政治因素。《作戰》篇闡述了如何進行戰爭。《謀攻》篇講述如何進攻敵國。孫武主張以盡可能小的代價,去取得最大的成功,即力求不戰而勝,不靠硬攻而奪取敵城,不需久戰而滅敵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特別強調以謀略 取勝,他指出:用兵的上策首先是以政治謀略取勝,其次是以外交手段取勝,再 次是使用武力取勝,下策才是攻城。而要做到“謀攻”,不僅需要知道自己的實力,還要做到知道對方的情況。在《用間》篇裏,孫武指出,要先知敵情,就要善於使用各種間諜,獲得廣泛的情報。《孫子兵法》包含了許多有價值的哲學思想。比如:其中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已成為中國老百姓的口頭禪。

《孫子兵法》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書中探討了與戰爭有關的一係列矛盾的對立和轉化,如敵我、主客、眾寡、 強弱、攻守、勝敗、利患等。《孫子兵法》正是在研究這種種矛盾及其轉化條件的基礎上,提出其戰爭的戰略和戰術的。這當中體現的辯證思想,在中國辯證思 維發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孫子兵法》談兵論戰,集“韜略”、“詭道”之大成,被曆代軍事家廣為援用,書中不少計名、典故,在中國也是婦孺皆知。《孫子兵法》縝密的軍事、哲學思想體係,深遠的哲理、變化無窮的戰略戰術,常讀常新的探討韻味,在世界軍事思想領域也擁有廣泛的影響,享有極高的聲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萬瑞 回複 悄悄話 二,《孫子兵法》經典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故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禦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