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康熙的郎窯紅

(2016-09-26 07:46:00) 下一個

郎窯紅一直以來都是個爭論不休的題目,緣於它的藝術魅力和神秘的麵紗。事實上,能確實被認定為康熙郎窯紅的瓷器,真是寥寥無幾,市麵所見90%以上為清後期的仿品。

康 熙窯最大的藝術成就之一,就是恢複了成化以來逐漸停燒的高溫銅紅釉,包括豇豆紅,祭紅,牛血紅,郎窯紅等品種。而所謂的郎窯紅,按照嚴格的意義來講,應該 是專指康熙窯仿燒永宣寶石紅的器物。所以真正的郎窯紅,必須具備這些永宣寶石紅器的特點,以北京故宮珍藏的那件穿帶瓶為終極的樣板典範。

除此以外,又以大衛德基金會珍藏的那批郎窯紅最多,最標準,器型最豐富。

康熙的郎窯紅

康熙郎窯紅的確比較罕見,因為無款,一直沒有受到大部分收藏者的關注,也沒有一套比較明確共識的鑒定標準,所以郎窯紅一直隻是古人筆記中的尤物。

但是郎窯紅是仿燒永宣鮮紅、寶石紅這個共識是有的,依照這一個特點,仍然可以辨認出一部分特征明顯的郎窯紅。

郎窯紅是否為郎廷極監督下燒造的,目前仍然不能定論,但是郎廷極監造的的確有仿永宣的紅器,白器,藍器、青花,所以不單單是紅釉器。

牛血紅也是康熙窯燒造的高溫銅紅器,似乎牛血紅製作的年代跨度更大,品質、樣式、特點也更多樣化,相比郎窯紅,牛血紅民窯的意味更重一些。

大衛德基金會藏的康熙紅釉器很多,它們裏麵肯定有郎窯紅。

康熙的郎窯紅

康熙的郎窯紅

 

這個小券缸是個人最喜歡的康熙瓷之一,它的胎質,釉質,開片形式,以及修足的手法,都可以作為郎窯紅的典範標準。

康熙的郎窯紅

康熙的郎窯紅

康熙的郎窯紅

 

郎窯紅與霽紅,雖然都是高溫銅紅釉,但區別還是相當明顯的。施釉的手法與煆燒的手法,顯然都有不同,造成釉麵效果完全不同。

康熙的郎窯紅

康熙的郎窯紅

 

這件梅瓶是大都會的展品,也稱得上是郎窯紅的最佳示範標本。

康熙的郎窯紅

這件膽瓶可能更符合大部分人所認同的郎窯紅的標準。

此 件珍品珍品出身顯赫,最早為著名收藏家James Garland所珍藏。嘎嵐氏於1902年突然去世,留下大量陶瓷藏品寄存大都會博物館,當著名的杜銀兄弟公司要處理這批藏品時,著名的美國大財閥摩根氏 毅然斥資40萬美金之巨,買下並留存這批陶瓷珍品繼續在大都會展出。可惜在1913年摩根氏去世後,仍由杜銀兄弟將這1800件藏品悉數變賣,僅留下這件 郎紅瓶。令人唏噓。這件摩根氏僅存的中國陶瓷現在在紐約的摩根圖書館正廳展出,說明了它的不同凡響的曆史意義。

從以上的幾件作品來看,郎窯 紅,或者更明確地說是康熙仿永宣鮮紅器的製作,應該是維持了很長時間,而不單單是在郎廷極在任期間,所以出現了幾種明顯不同的作品特征,包括施釉的手法, 煆燒的手法,以及呈色的特點等,這其中又分為康熙官仿和民仿;而郎廷極督造的仿寶石紅器最為成功,並在古人鑒賞的筆記中留下了記錄。

康熙的郎窯紅

郎窯紅一直都被廣泛收藏在歐美老一代的收藏家手中,收到很高的讚譽,屬於老式收藏口味的東西。所以去各大歐美博物館看,清代的瓷器多停留在康熙而止。不像帶款的豇豆紅,無款的郎窯紅一直沒有人認真地有係統地全麵研究過。

這件看似毫不起眼的小梅瓶,高度僅有16.8厘米,在去年底巴黎蘇富比的估價僅為3000歐元,結果成交達到了10萬歐元,已經遠遠超過了帶正官窯款的康熙霽紅,郎窯紅的春天似乎快要來到。

康熙的郎窯紅

如果按照古人筆記中記載的郎窯,是仿宣德紅釉器的,那麽宣德最著名的鮮紅釉三多紋碗、高足杯,應該是郎窯的目標之物。這件康熙青花款釉裏紅三多果子紋碗,的確是仿的惟肖惟妙,應該劃入郎窯當中。

康熙的郎窯紅

 

既然是討論郎窯紅,也就是紅釉,我們就先應該厘清一些最基本的概念。

什麽是紅釉?

古人筆記上提到宣德紅器以西紅寶石屑入釉,有網友也這麽認為,但這裏有兩個問題:

1.古人的名詞概念與我們現在的名詞概念是否完全一樣?所謂的西紅寶石,真是紅寶石嗎?抑或隻是文人的想象或者形容詞?

2.紅寶石研磨成粉屑入釉,真能燒出鮮紅色嗎?呈色的化學或物理機製是什麽?國內外有任何陶瓷生產研究機構,發表過用寶石粉燒出釉色的記錄記載嗎?

答案是顯然的。

其實用所謂的寶石粉末(應該是瑪瑙、玉石類)入釉的方法,古代就有,如宋代汝窯;現在的景德鎮窯師也在用,其目的隻是為了增強和改善釉質,而並非用它來當呈色劑。

唐秉鈞在《文房肆考圖說》中描述的宣德紅魚碗,用西紅寶石入釉,燒出寶光四射的鮮紅,魚身凸出來。這其實是用了填紅的手法,淺挖魚形輪廓,內填注銅紅釉,故燒成能微凸起來,有立體感。

康熙的郎窯紅

另有網友提出了更新穎的看法:

1.郎窯紅是高溫紅釉但不是銅紅釉。

2.康熙郎窯紅製造工藝有別於其他紅釉類瓷器,瓷胚拉好製作好後,先在胎體上上一層護胎粉,然後上一層紅粉,而不是銅紅釉,最後上一層琉璃釉,高溫一次燒成。琉璃釉為映亮透明釉,在紅粉做底釉的情況下,更顯出明亮高貴,表釉絕非紅釉。

這的確是很獨特的看法,但是問題又來了:

1.如果郎窯紅的紅色是來自那層紅粉的話,那麽紅粉到底是什麽材料什麽物質?它在被琉璃釉覆蓋後,與空氣絕緣,在煆燒過程中會發生什麽化學或物理變化?

2.為什麽要在瓷胎上先塗一層白色的護胎粉?是為了讓已經非常細膩潔白的高嶺土白瓷胎更白更細膩嗎?還是為了做膩子掛紅粉?

3.煆燒中的琉璃釉產生流動,帶動紅粉,那麽底下的**就不動?

要推翻郎窯紅不是高溫銅紅釉,是一個突破國際常識的課題,並不是僅僅依靠肉眼的觀察就能推翻的,這背後必須有嚴謹的化學與物理實驗。過去窯師們是靠無數次的調試、試燒、總結,才得出釉料的配方與煆燒手法。

其實,中國古代陶瓷的釉色和釉色,都是使用了不同的金屬氧化物作為呈色劑,在不同溫度,不同窯燒室氣氛(氧化或還原)的條件下,燒結出不同顏色的。

以燒造難度最大、最難掌握控製、化學性質最不穩定、最活潑的氧化銅來說,隻有氧化物二氧化銅在高溫(1200攝氏度 以上)的還原窯燒室氣氛中,才能燒出紅色。

它的呈色機製,應該是二氧化銅被還原成銅元素,氧氣逃逸,紅棕色的銅元素聚集懸浮在釉層裏,聚集越多,呈色就越深濃;聚集疏散的地方,就會呈現不同深淺的棕色到紅色。

這就是為什麽很難燒出釉層很厚而發色非常均勻幹淨色調一致的紅色的原因,因為銅元素太活潑太不穩定了。

然而不穩定的銅元素又很容易又被氧化成一氧化銅,而這個一氧化銅確是綠色的!於是,豇豆紅上的綠斑,綠痣,綠苔點,乃至郎窯綠,就會出現了。

氧化銅在高溫環境中的呈色原理,就是這樣。

康熙的郎窯紅

麻倉土與高嶺土

從 元代開始,景德鎮使用的是來自浮梁新正都麻倉山,就是今天景德鎮市瑤裏鎮瑤裏村所出產的麻倉土瑤裏村。 明王宗沐《江西省大誌》記載:“陶土出新正都麻倉山,曰千戶坑、龍坑塢、高路坡、低路坡,為官土。土埴壚勻,有青黑縫、糖點、白玉、金星色。……麻倉官土 一百斤值銀七分,淘淨泥五十斤,曝得幹土四十斤。”這就說明麻倉土的卻產自浮梁新正都。這個地裏位置, 與康熙版、乾隆版等《浮梁縣誌》內“ 縣境之圖” 標位相符。

這種專供官窯瓷器燒造之用的麻倉土,在萬曆年間就宣告枯竭。根據朱淡《陶說》中的記載:“饒窯陶土初采於浮梁新正都麻倉山, 萬曆時麻倉土竭, 複采於縣境昊門托至祁門, 而三易其地矣” ......!”,另外在 乾隆《浮梁縣誌》中也說到:“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管廠同知張化美見麻坑(倉)老坑土膏已竭,掘挖甚難,每百觔加銀三分”。可見元代至萬曆,景德鎮 官窯燒造的主要原料是麻倉土,萬曆中土竭,此後文獻未見麻倉土開采的記載,取而代就是“高嶺土”。有文獻記載,明嘉靖三十五年(1566)時,麻倉官土每 百斤值銀七分,淘淨泥五十斤,可曝得幹土四十斤。

在乾隆的 《浮梁縣誌》中說道:“ 萬曆三十二年鎮土牙戴良等赴內監, 稱高嶺土為官業, 欲漸以抬他土也。檄采取。地方民衣食於土者甚恐。守道葉雲仍、知縣周起元爭之, 還其檄......”。藍浦《景德鎮陶錄》卷四陶務方略:”高嶺,本邑東山名,其處取土做不。”可見,高嶺土作為官土,是從萬曆32年開始的。新正都(轄 麻倉),與仁壽(高嶺山所在地)比鄰, 而兩處所產的麻倉土、高嶺土的土性相異,根據窯工的經驗,他們的淘洗率迥異, 所以麻倉土、高嶺土為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質地不同的瓷土。

康熙的郎窯紅

由於郎窯綠形成的機製非常複雜,也特別脆弱,所以真正整體反成綠色的郎綠,真是萬中無一,可遇不可求,甚至是郎窯紅價的十倍。其難得可想而知。

連北京故宮博物院也僅僅隻發表了一件郎窯綠,那是個水呈。

紅的也是故宮的,據稱,也是郎窯紅。

康熙的郎窯紅

康熙的郎窯紅

康熙的郎窯紅





 

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yinny自拍 回複 悄悄話 把那件小卷缸說成是郎窯紅的標準器,沒有展開說明,其說服力不夠啊。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大頂!
回頭過來在認真學習,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