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博物館
與 中國國有博物館主要依賴財政支持不同,歐美國家的公私博物館或美術館基本憑借自身去尋找資金來源,用以維係正常運營。資金來源與收入主要包括三個方麵:基 金讚助、私人捐贈和博物館自身的創收。創收的渠道之一便是出售館藏藏品。雖然這是最受爭議的一種募資方式。紐約佳士得即將為大都會博物館做一個專場拍賣, 出售館藏瓷器有500件之多。大都會博物館出售館藏需要履行哪些手續?既然博物館以公益和非贏利為主,那麽維係運轉以及養活自己靠的什麽?
大都會博物館即將出售的館藏
眾 所周知,我國博物館館藏一律禁止買賣,因此,這方麵不會產生話題,更不會引來爭論。然而,歐美國家的博物館情形大不一樣,藏品能否出售一直麵臨爭議。英國 霍尼曼博物館前館藏負責人海倫稱:“館藏能不能賣?是建立博物館體係以來一直在爭議的話題。反倒是到了近兩年,爭議小了很多,或許是因為很多重要博物館都 開始出售館藏了,這樣的事實導致大家開始慢慢接受這個理念。” 她接著說:“現在問題的焦點已經不是能不能賣,而更多地出現在為什麽要賣館藏以及賣館藏之後的資金用在哪裏?”
反對出售館藏的理由主要集中在對文物藝術品的保護和對原捐贈者的尊重上。由於博物館很多藏品最初來自於私人捐贈,因此如若捐贈人在當時的捐贈協議上指明不得出售或轉讓,博物館便必須按照上述協議規定去處置藏品。那麽究竟什麽情況下才可以去賣館藏呢?
“在 英國對此事沒有明確的法律限製,但是每個博物館的基金會一般都有章程規定,什麽情況可以出售藏品。1963年新修正的大英博物館條例就有非常嚴苛的規定: 可以出售、轉讓的藏品,要麽是作品的複製品,要麽是1850年之後被大量生產的作品,要麽是基金會覺得不符合館藏標準的藏品。規定要求每次處理的物品必須 是由基金會選出的,並且回收來的資金要用於繼續購買新作品。”海倫繼續說:“這是大英的標準,幾乎所有博物館的標準相差不多,但相比大英,其他博物館相對 沒有那麽嚴苛。”
在英美國家,很多博物館在一定時間內都要對館藏作品進行係統梳理,然後決定留取精華,淘汰次要作品。“以霍 尼曼來說,如果沒有大批的捐贈突然到來,大概是十年梳理一次。因為很現實,我們的倉庫、展示區、資金都有限,所以需要定期去清理。對於大英、大都會這種重 量級的博物館來說,他們可能一個世紀才清倉梳理一次。通過這樣的梳理不僅僅可以篩掉不需要的藏品,也能更清晰地發現藏品係統中還有哪些不足,好在以後補 充。”海倫說。對於淘汰次等藏品,升級換代,前舊金山藝術博物館資深研究員張子寧也有話要說:“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某個博物館根據自身情況需要關閉某 個部門而發展另一塊業務。這就意味著被關閉部門的所有館藏都會被出售”。
英國博物館人薩利卻表示,真正的爭議並不是來自賣掉博物館的重複 品,而是去定義“不適合”的作品。他列舉一例:數年前海事博物館就賣過一批雕塑,這批雕塑是一批捐贈中的一小部分。出售的理由是這些雕塑並不符合海事博物 館的定位。為了出售與否曾經經過激烈的討論,後來還是將它們委托拍賣了。他認為,對於世界上所有博物館來說,如何將館藏更好地利用始終是一個大的課題。英 國博物館努力的目標是50%, 但在實際操作中,是遠遠達不到的。對於大多數博物館來說,利用率隻有20-30%,但據說,這個利用率在全球已經算高的了。如此想來,其實博物館80%的 東西可能是永遠躺在庫房裏,不見天日。那對於保護、傳承文化又有何好處呢?與其這樣不如讓人拿回家裏欣賞。所以這兩年來,博物館出售或者出借都比前幾年 多,因為大家都開始意識到提高館藏的利用率非常重要。
不過,出售館藏畢竟是件大事,並不一定是博物館自己就可以拍板的。“在美國,一般需要 同業的兩位博物館專家來做審鑒。”張子寧說。“在英國要視情況而定,每個博物館的屬性不同,但一般都要借助外力,都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但這些限製性條約 主要是限定考古類、藝術類、人類學類的博物館,一些其他的博物館例如小醜博物館、火車頭博物館、聽說還有開膛手傑克的博物館均不在此列。英國是一個博物館 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一個普通小鎮走上一會兒就能遇見一個博物館,所以一些特殊的博物館,對於他們的館藏處理或許自己就可以決定。”海倫補充說說。
大英博物館
出售館藏品獲得的資金一定要用於收購藏品麽?
一 家博物館要繼續發展,豐富館藏是一個重要的方麵。所以博物館大多有自己的收藏基金用於收購更多、更重要的作品。“對於大多數博物館來說,收購基金主要來自 博物館本身的基金、私人捐贈。出售館藏不是最大的資金來源,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塊。出售館藏的資金一般都注入到了購買資金中,當然也可以作為他用,但往往 會引起爭議。”薩利而說道。
美國博物館協會在其道德準則中就明確要求: 出售藏品的目的不能用於解決經濟困難——例如,發放員工工資。出售館藏隻能用於購買新的藝術品、保護和修繕其它藏品。而對於藝術類博物館的要求更為嚴格: 出售藏品的資金必須用於購買新的藝術品。本次大都會也表示,出售500多件瓷器是為了充裕其購買資金。
2009年的時候,紐約國家學術博物 館(National Academy Museum)因其經濟困難要出售兩張哈德遜河畫派名作,故而飽受爭議。Donn Zaretsky是紐約知名藝術類案件的律師,他對此表示:“為什麽我們總自動地認為處理館藏是為了購買新的作品就一定是合理的?就不能用於其他更緊急的 事物,例如教育或是支付其他成本?”芝加哥大學的法律教授Even Patty Gerstenblith也表示:“在多年的實踐中我的立場已經軟化了很多,對於正常情形來說,我當然認為出售藏品最好是用於購買新的藏品,但如果真是生 死相關,你說賣了一張勞森伯格就能讓這家博物館繼續開著門,我倒也認為這是合理的。”
在西方,除了籌集資金來豐富館藏,國家也有各種激勵政 策去鼓勵廣大民眾捐贈。海倫告訴記者:“最直接的就是能獲得稅收上的減免,包括個人或者公司稅收。對美國的政策我並不十分清楚,但英國的稅收折扣是非常大 的。如果捐贈非常重要還可以商談具體的協議。例如你可以要求具體在哪裏展,也可以要求能賣或者不能賣。甚至還可以要求,即便是捐給博物館了,捐贈者及其後 人遇到特殊的經濟困難狀況,博物館可以將其捐贈品歸還,如果已經賣了的捐贈品,則將所得資金做相應的歸還。這些具體的協議,都可以和受捐的博物館或者機構 具體商談。但是捐贈的時候一旦確定了協議,後期一般不會再改變。”
博物館的其他贏利渠道還有哪些?
“博物館不是通過買賣藝術 品來收益的,但是博物館確實需要經濟上的資助。”大都會博物館Tina Colayco說道。對於歐美各大博物館來說,現在最主要的經濟來源還是私人讚助或尋找基金申請專向資助。“但是來自基金的幫助往往是不夠的。尤其是中小 型的博物館。”海倫表示,“如果要保證博物館每天開門,博物館還是需要有一些贏利的渠道。”
因為不是每家博物館都有門票收入,所以最大的收 入源便是來自博物館商店,這裏的各類文創產品一直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無論是大型博物館,如大英、大都會或者盧浮宮,商店和餐飲的收入應該都是非常可 觀的。中小博物館就要差很多,但是總起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收入渠道。”海倫道。
雖然現在英國的博物館都不收門票了,但是稍微大型的博物館 一般都會去策劃特展,特展往往是有門票收入的。但是這樣的項目並不能保證都有贏利,一些計劃不好的展覽項目,門票及其他收入遠遠抵消不了成本,也是時有發 生的事情。“還有一種展覽,是銷售性展覽,幫助機構做銷售性展覽,要麽是收場地的租金,要麽是賣了作品之後有分成。但是這種展覽,不是所有的博物館都能 做。大英好像就沒做過,但是大都會有做過類似的展覽。做商業性的展覽爭議是很大的,因為一般來說,博物館不宜更多去涉足商業。但是如果是品質還不錯的展 覽,其資金又可以用於支持其他的教育項目等,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海倫總結道“其實經營一家博物館是非常燒錢的,經營狀況還可以的中小博物館,一般博物 館的營收加上資金讚助勉強開門運轉或許是可以的,但是一個博物館若想有長遠發展,必然要不斷豐富館藏,這便對資金上有了更好的要求。而博物館看似是一個非 贏利性的機構,而其經營者卻無時不刻不再為如何找錢而傷透腦筋。”
作者:王歌
一定好好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