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至三世紀(東漢時期),新疆拜城修建了我國第一個石窟:克孜爾千佛洞。從這個時候起,佛像開始從傳到河西四郡(敦煌、張掖、武威、酒泉)並繼續向東,傳播到整個中國。這時,佛像帶有明顯的雅利安人的麵貌特征。
【克孜爾千佛洞裏的佛】
漢 傳佛像的造像藝術在魏晉南北朝成熟起來。東晉有一位叫戴逵的雕塑家(他同時還是一名著名的琴師和畫家),先後完成了建康瓦官寺、山陰靈寶寺兩組著名的佛教 雕塑。從這時候開始,中國的佛像換上了東方的麵孔。他的兩個兒子戴勃、戴顒也都擅長雕塑佛像,這父子三人打造的風格被譽為“戴家樣”,開創了“秀骨清像” 的漢式佛像風格。
南北朝朝廷更迭很快,佛像也時胖時瘦,有時候長得像漢人有時候像胡人。但姿勢和背景比較固定,要麽結枷跌坐,要麽立在方形座上,背有蓮瓣形、火焰形背光。
北魏的許多代皇帝都崇尚佛教,修建寺塔不吝錢財,還賜予僧侶以各種特權。這個時期塑造了大量佛像。這個時期的佛像造型簡練,麵容清瘦,耳垂較大,背光為橢圓形火環。在愛好佛法的梁武帝統治下,出現了“麵頤豐頰”、“褒衣博帶”的“張家樣”佛像。
“張 家樣”是士大夫/畫家張僧繇(yao第二聲)首創,張僧繇負責建造了多座寺廟,是佛教造像史上一個重要人物。他也是掌握了透視畫法的一位畫家,他曾在建康 (今江蘇省南京市)一乘寺用天竺(今印度)傳入的凹凸畫創作壁畫,所繪物象,遠觀頗具立體感,因此該寺又被人稱為凹凸寺。張僧繇筆下的人和佛都比較豐腴。
【張家樣】
北齊時出現了仿岌多式佛像的“曹家樣”,以“曹衣出水”的衣紋著稱。所謂“曹衣出水”,指的是一種特定的衣褶的風格。《點石齋叢畫》將其描述為:“用尖筆,其體重疊,衣褶緊穿,如蚯蚓描。”由一位叫曹仲達的士大夫/畫家首創。
【曹家樣】
【曹衣出水】
北魏孝文帝是一位推崇漢文化的鮮卑族統治者,在他的影響下,佛像在容貌和服飾上的漢化非常明顯。
在 敦煌石窟中,北周時期(公元557-589年)所繪的《佛傳圖》中,給釋迦牟尼的父親淨飯王和母親摩耶夫人穿上了漢代—晉代的皇帝和後妃的服裝。二釋迦牟 尼回宮時所乘的蛟龍車,和晉代大畫家顧愷之畫的《洛神賦圖》中的雲車相似度極高。雲岡石窟中第二十窟中,有一座高度超過13米的坐佛,他也穿著魏晉士大夫 的禮服。
隋朝的佛像風格介於南北朝和唐朝之間。有些佛像頭大身小,體態壯碩,臉型豐滿方圓。菩薩的服飾己顯豪華之風,纓路大都粗大飽滿,束冠蹭帶低垂,被帛下垂至足。
唐 代人以豐腴為美,這種審美傾向自然也推廣到了佛像上。於是這個時期的佛像以“豐頰廣頤”為特色,更結合了其它所謂“福相”的外貌特征,比如兩耳垂肩、雙手 過膝,等等,豐滿雍容。菩薩像大多彎眉細目,高鼻小嘴,有“菩薩似宮娃”之說。盛唐時期佛像的服飾華美而飄逸灑脫,到了晚唐服飾雖無二致,氣質卻顯得生硬 拘謹。
隋唐時期佛像坐像為主,菩薩像則以站像居多,有的立丁蓮花座上,有些是赤足落地。
宋遼金時期,為了節省銅資源,金銅佛像的數量較少,木雕彩繪、泥塑等佛造像興盛。禪宗盛行,而佛像的世俗化傾向也更加明顯。佛像和菩薩像的麵型和身材趨向修長,既優美流暢又嚴密繁複。
元 明清三朝,中國佛像的主流風格由漢式轉為藏式。漢式佛像造型相對簡單,寬袍大袖,和東方人輪廓相近,莊嚴典雅,而且較少袒露身體。藏傳、南傳佛教造像。藏 式佛像更豐富奇特,更具神秘主義氣質,其中很大一部分佛像表情“凶憤”,而且女佛數量很多。而南傳佛教指流傳於東南亞一帶的佛教,包括斯裏蘭卡(錫蘭)、 緬甸、泰國、高棉等地的佛教,另當別論。元朝把藏傳佛教當做國教,從忽必烈到成宗,都接受過西藏高僧的灌頂。
明清時期,漢地塑造了大量鎏金 藏式銅佛像,其中很多還是宮廷造像,這些佛像往往被用來饋贈蒙藏地區的高層,底部和內部往往還有用藏文寫成的經咒。在很大程度上,這也是朝廷用來安撫蒙藏 的一個方法。乾隆皇帝在《喇嘛說》裏麵寫:“興黃教即所以安眾蒙古,所係非小,故不可不保護之,而非若元朝之曲庇諂敬番僧也。”
在 收藏界,最受追捧的除了早期佛像(13世紀以前)就數明代鎏金銅佛像了,特別是所謂的“永宣造像”,即明朝永樂、宣武兩朝的鎏金佛像。2006年香港蘇富 比秋拍中,一尊72.5厘米高的明永樂鎏金銅佛像以1.166億港幣被人請回家,有些拍賣行甚至推出了佛像專場。不過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要真把佛像 請回家,講究太多,如果不是篤信,在廟裏拜拜也就算了。
漢傳佛教四大菩薩是誰,長什麽樣
文殊菩薩
也叫大智菩薩,代表智慧。應化道場為山西五台山。
造像也常有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立於釋迦牟尼佛左右,稱“華嚴三聖”。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青麵獅虯首仙,即青獅。
觀音菩薩
也叫大悲菩薩,代表慈悲。應化道場為浙江普陀山。
觀音菩薩的坐騎是金毛犼,又名“朝天吼”
普賢菩薩
也叫大行菩薩。代表行踐。普賢菩薩的應化道場為四川峨眉山。
普賢菩薩的坐騎是六牙白象。
地藏菩薩
又稱大願菩薩,代表願力。他曾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應化道場為安徽九華山。
地藏菩薩的坐騎是一種叫“諦聽”的神獸,長得有點像獅。
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