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世界各地的餃子和它們的子子孫孫

(2016-01-31 19:13:49) 下一個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在中國上千年的美食史中,餃子不一定是出現最早的,但一定是影響最廣、寓意最獨特的,是中國人對於來年平安吉祥、幸福康健、人丁興旺的美好期望的寄托。一顆顆飽滿的餃子,不僅代表著某一區域或某一國家的飲食文化,也豐富著世界美食的圖譜。

餃子的“中國發跡史”

餃子,英文名Chinese Dumpline,形態微扁,是一種以麵為皮的充餡食物,是中國北方的傳統食物。不過,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飲食的融合,餃子不再是北方人民的專屬小吃,即使在南方小城,冬至吃餃子也成為年輕群體的一種時尚。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關於餃子的淵源,民間有兩種說法可以參考。

一說源自“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張仲景讓弟子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煮成“祛寒嬌耳湯”。病人服後周身血液上湧,兩耳發熱,寒氣頓消,凍耳很快治好。

另一種說法是,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喜食丸子又怕油膩,令廚師在肉中加菜,結果炸、氽不能成型,廚師靈機一動用麵皮包住水煮,唐太宗吃時問此為何物,廚師答曰用麵皮包的丸子,這樣做牢固,叫“牢丸”。

明《明宮史·史集》記載除夕吃餃子情景:“五更起……飲椒柏酒,吃水點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銀錢一二於內,得之者以卜一歲之吉。”這頓“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年”的“更歲餃子”,寓有子時更新之意。

“出口”餃子形態各異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用各種形態的餃子,配合煎、炸、煮、蒸的料理手法製作的餃子宴

中華料理的多樣性成就了餃子宴的精美和豐富,而當中國式餃子對外傳播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時候,從外形和料理方式上都帶有鮮明的本土風格。

餃子的“出口”之路早在古代就已開始。

作為中國的鄰國,朝鮮、韓國和日本不僅從文化上被囊括在儒家文化的亞文化圈中,飲食上也受到中華飲食風格的影響。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韓國水餃的一種:“元寶餃”

韓 國的水餃,韓語發音為“饅頭”,帶湯的餃子稱為“水饅頭”,餃子餡一般分肉餡和泡菜餡兩種。肉餡裏也不全是肉,還會加入豆芽、蘑菇、豆腐及粉絲等,再用大 蔥、蒜、香油、胡椒粉、醬油、芝麻等調味,因此餃子餡會比較鬆散一些。韓國餃子的大小不一,有像中國的大肉包那樣大的,稱作平壤餃子。餃子湯一般用牛肉煮 湯作為湯底,放入醬油等調味,煮開後再加入嫩黃瓜絲、胡蘿卜絲和雞蛋絲等,最後放入餃子和年糕,吃的時候可將餃子撈出蘸醬油吃。餃子湯也是韓國人新年時食 用的傳統飲食之一。

而同在半島的朝鮮,則製作出半月形的餃子,多以牛肉為餡,特別喜歡在牛肉餡裏加上大量辣椒。

史稱第一位吃餃子的日本人是江戶時代的德川光國,是亡命來日的朱舜水所傳授的。雖然在日本,截至大正時代,都有販賣餃子的中華料理店,但餃子被一般庶民所熟悉,還是在二戰期間麵向普通民眾的中華料理店和日本拉麵店都推出餃子以後。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日本餃子以煎餃為主

日 本的餃子(gyoza),相比較而言顯得“苗條”很多。它們外皮很薄,餡裏混有豬肉、香蔥、生薑以及芝麻油等,油炸過後再加以清蒸,出爐後蘸著醬醋調製的 汁子品嚐,也是別有風味。因為皮薄,不容易有飽腹感,日本餃子通常是作為副食來吃的。在日本,餃子皮的角色是幫助人們更好地吃裏麵的餡兒,起到一種輔助作 用。日本人的“餃子+米飯”的搭配,是中國人沒有嚐試過的搭配。

第一次見的外國奇葩餃子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網絡上流傳的“戲說版”世界餃子地圖,很有意思地點出世界各國對於餃子這一“麵食大戶”的發展探索。這個圖關於非洲的描述不太對,不少國家的飯店裏也有各種各樣的餃子賣。下麵盤點一下那些從內到外都跟中國餃子千差萬別的奇葩餃子。

俄 羅斯餃子被稱為Пельмени,漢語音譯大概為“別理滅你”。俄式餃子注重餡料,做出的餃子餡大皮薄,味濃不膩。餃子餡會混合各種肉,牛肉、羊肉、豬肉 和魚肉均可;也有素餡,有時用蘑菇、洋蔥、胡蘿卜、蕪菁(東北叫卜留克)、泡菜等代替肉。有些配料裏會加黑胡椒,甚至奶酪都可以入餡。不過,俄國人很少食 用肉餡和素餡搭配的餃子。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俄羅斯餃子的製作過程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與奶酪“你儂我儂”的俄式餃子

印度人民獨創了薩摩薩三角餃,俗稱“烤著吃的餃子”。常見的餃子餡是胡蘿卜、洋蔥,土豆,青豆等蔬菜和大量的咖喱。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開掛的國度裏誕生的餃子,外形就不一般

意 大利的餃子最獨特。在和麵時隻用雞蛋,同時麵粉中加入一些玉米麵,用機器壓出來的餃子皮非常有韌性。意大利餃子的形狀多種多樣,有三角形、方形和圓形,圓 形和方形的餃子都是用專用的木模子來製作。意大利餃子的外形無可挑剔,但相對於中國餃子而言,缺少幾分手工製作的情趣與靈氣。

意大利人餃子餡的原料以海鮮、蔬菜、奶酪、牛肉、雞肉和蘑菇等為主。煮餃子的方法與中國大同小異,但煮好後,還需回鍋,加入事先煮好的番茄汁或奶油汁稍許翻炒後即可食用。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這酷似餅幹的餃子,在意大利的華人應該是“愛不起來”的

德 國餃子如德國人一樣中規中矩。德國餃子(又稱餛飩)源於曆史上的斯瓦比亞地區,傳統做法是將肉末、熏肉、菠菜、麵包渣、洋蔥、香草和香料等混合成餡。它們 外觀為正方形或矩形,通常7到10厘米寬,個大味鮮。戲說德國餃子是在大齋節時被發明出來的,因為將肉餡藏在裏麵,可以蒙蔽上帝的眼睛。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德國餃子的麵皮是這樣分出來的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最終的德國餃子長這樣

遠在南美的委內瑞拉人民,則奉上了獨一無二的黑皮餃子。餃子皮是用黑麥麵做成的,內餡是當地產的白肥鼠肉,再加入果醬及白糖等,煮熟後拌以蜜糖果汁,即可送入口中。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這獨特的黑皮水餃,不知實物是否可以吸引人品嚐

奇葩的餃子還有很多搭配,英國的芝士餃子,就像連成一片的焗麵皮;法國的餃子是蘸著奶油吃的;黎巴嫩的Shish Barak餃子是將風味牛肉和鬆仁混合包好後浸泡在羊奶中,並用大蒜、薄荷、香菜等加以調味。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英國的芝士餃子

大吃貨國的餃子和它的子子孫孫

黎巴嫩的餃子,中東風格的代表

無論餃子在世界各國的形態有多不同,餡料有多少變化,都代表著人們非凡的智慧和想象力。無論是水餃、蒸餃、鍋貼、餛飩,還是三角餃、餅幹餃,美食的意義在於人們享用時的滿足和與家人親朋共享時的喜悅。好吃不如餃子,一起吃餃子才是“好吃”的重點。編輯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