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與儒道哲學的形成
甲、伏羲氏創八卦符號
中華哲學博大精深,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曆史。但是、此哲學是如何開始呢?而因為跨時太久,並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何者是這個哲學的源頭。但是、在兩千多年前的係辭下傳中有記載為:
所以、所謂的“伏羲氏作八卦”,是有記載的(注:包犧氏=伏羲氏)。但是、此一簡單的記錄並沒有其他的佐證可以被公認為一個鉄證。而照一般的常識而論,符號愈簡單,則愈可能是此符號是具有很長久的創造時代。
筆者認為八卦的簡單八個符號,是都具有很深遠的哲理。舉例如下:
A、八卦中的乾卦是僅僅三條橫的實線而已,是代表一種陽剛之氣,此陽剛之氣正好就代表天。而此陽剛之氣又引申出來雄性、剛強、正直……等等的思維。
B、八卦中的坤卦是三條橫的虛線而形成的,是代表一種陰柔之氣,而此陰柔之氣正好就代表地。此陰柔之氣又引申出來了雌性、柔軟、……等等的思維。
C、八卦中的坎卦則是二條橫的虛線與一條橫的實線而組成,兩條虛線在外、而一條實線在內。是代表外虛而內實的水。大概經過若幹年之後,“水”字就由此內實而外虛的符號而創造出來,旋轉九十度後,就形成今日的“水”字。此外柔內剛的符號又引申出危險、災禍……等等的思維。
D、八卦中的離卦是二條橫的實線與一條橫的虛線而組成,兩條實線在外,而一條虛線在內。是代表外實而內虛的????火。同樣的、若幹年後,“火”字就由此符號而創造出來。同時、此外剛內柔的符號又引申為剛強、熱烈……。
因此、由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推斷此八卦的符號應該是在倉頡的創造文字之前的文化,也應該會有四五千的曆史。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哲學家也斷定中國哲學的起源就是由伏羲氏所創造的八卦而引申出來的。
乙、由簡單的八卦重疊後構成64卦
據係辭傳的推測與記載:包犧氏死後,神農氏、黃帝、堯與舜等人,繼續延伸伏羲氏的八卦哲理,將三爻的八卦重疊在一起,稱為“重卦”。我們在乘法表中都知道8x8=64,六十四卦就因此形成了。在構成六十四卦的同時、中國的文明與文化就從此展開了。係辭下傳就此記載:
所以很明顯的、伏羲氏作八卦的目的是“以通神明之德”,而64卦的目的就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兩者的目的是一致的。
大概是此64卦經過了長期的演變與修改,因此各地的爻辭都不一致。幸好周文王被商紂王的關押,在關押期間,周文王決定整理當時紛亂的64卦。經過他的整理,所以後人稱今日所流行的易經為“周易”,乃是紀念周文王統一了當時散亂破碎的《易經》。
丙、《易經》影響道家思想與儒家思想
在《易經》完成之後,周武王繼承了周文王的遺誌,推翻了暴虐的商紂王,與周公共同建立了周朝。當時的周公與周武王積力地剷除商朝遺留的惡習,就製禮作樂,以期改正當時的敗壞風氣。但是、數百年之久,周禮敗壞,朝廷腐敗,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而老子屬於當時的改革派,痛恨當時的政治,最先提倡“無為而治”以拯救人民的疾苦。孔子隨後,在政策上提倡恢複周禮,在個人修養上提倡君子應該篤行仁道。
照係辭傳所描述的:“仰則覌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覌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可見《易經》雖然是一部占筮的書,但是它幾乎已經擺脫了所有的宗教或神秘主義的色彩,是一本追隨自然變化而教導當時的王侯、貴族與人民安身立命的手冊。基本上、在紛亂的人間,探索萬物的基本本質,又循著自然的發展,尋求一個自然的解決途徑。因此、即使是在《易傳》(注:又稱為十翼)未完成之前的周朝末年時期,《易經》一書就對儒道兩家的哲學都有深厚的影響。
由此可見、孔子與老子兩家的文化都是和《易經》有密切關係。而《易經》則是源自於伏羲氏的八卦,和八卦的哲理是相同的。所以、也可以結論為:儒道兩家哲學的源頭就是伏羲氏的八卦。